我給大家講一下今天我去面試、等車過程中的一個反思。
最近一個月我正在找工作,簡歷主要都是在網上投的。上個星期五我收到了一份面試邀請,讓我周一去面試。
上海最近的雨水很多,已經斷斷續續地下了一個星期了。有大雨也有中雨,還有小雨。而且我看天氣預報,至少還得這樣再下一個星期。
早晨九點鐘的時候,我估摸著比預計提前二十分鐘出發,這樣就不會遲到了。出了門,買了一個煎餅還沒來得及吃,就往公交車站走。剛開始走,雨就開始下大了,我尋摸著運氣真不好,邊走邊吃我的煎餅。吃完雨下得更大了,我鞋里面都開始進水了。路過一出路口,看見一個女士在一個崗檐下避雨,為了不讓鞋子那么早就濕透,我也走到這個崗檐下避雨。心里期盼著雨能馬上變小,等了一會兒也不見雨小,可公交車卻開過去了,我有點急。看著不太遠的公交車站,我想著冒雨走過去,走到公交車站我就可以邊避雨邊等車了。我開始走,雨好像下得更大了,我盡量小心地走著,三分鐘后我到了,可雨也在這一刻突然開始變小了,撐傘完全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我的鞋子徹底濕透了,車也沒來,我撐著雨傘在稀拉的小雨中等著車。
這趟路程要轉一次公交車,剛才那是等第一輛公交車。我在等第二輛公交車的過程中車很長時間都沒來,而且第一輛也沒少等,遲到是肯定的了。我就在那想這要是以后上班了可怎么辦啊?買自行車騎的話,路程有點遠,冬天天冷下雨下雪什么的也不方便。買電瓶車的話太貴了,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掙回來呢,況且我要是干不久這車該怎么處理?而且冬天騎電動車,早晨晚上四十多分鐘還不凍死。在洞涇這里重新租個房子怎么樣?這個貌似還可以考慮考慮。打的呢?偶爾一次還行,每天來回的話得百十來塊,我一個月辛辛苦苦掙錢就夠上班下班的交通費了!這不太現實。
可要是我每個月可以掙一萬塊呢?打的貌似也承擔得起,畢竟我也還能掙點。問題來了,原來不是因為打的費貴,是我能掙得太少了。做生意有時怕發錢,可怕發錢你怎么能賺錢呢?你發的多就要賺得更多。你不發錢,整個業務或資金鏈何時才能運轉起來呢?不怕發錢,但你做的又是多大價值的事呢?你有什么資本或資源嗎?你憑什么?
有的人一畢業就想創業、做生意,“做大事”。可你家里就是很一般,也沒什么關系,自己對市場、業務什么的也不是太懂,自己也沒有什么資源或資本,一個好的技能也沒有,也不是什么聰明絕頂的人。而且自己本身還有很多問題,甚至是非常懶的一個人。你憑什么?像這樣盲目地創業,失敗只是大概率事件。可笑的事,你還迷茫、痛苦,說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
還是慢慢積累吧,你不是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而是你沒有去做。如果真得認真去做的話,每一件事對于我們來說都是有意義的,最起碼我們可以不斷地去改變自身的一些不足,讓自己不斷地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不斷地訓練自己的一些技能,積累資源和資本。過了多長時間我也不知道。等你有了一定的資源或資本,對某個行業有了自己的認識或經驗,你看到了某個好的切入點,你想做生意、創業或做資源整合什么的,我是不反對你去合理地用錢的。
或許成功真的只是努力做事、奮斗這件事水到渠成順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