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學習力授權導師」便簽輸出第2期第2天
小貼士,以下摘自書中的一些觀念,幫助理解今天的學習任務
P89
一個人可以不管外界發生什么事,只靠改變意識的內涵,使自己快樂或悲傷;意識的力量也可以把無助的境況,轉變為反敗為勝的挑戰。
P91
意識的內涵
要控制意識,必須先了解它的運作方式,,這也是本章的目的。
首先要強調的是,意識并無神秘之處,它跟人類其他行為一樣都屬于生理作用,憑借著構造復雜的神經系統運作,而神經系統乃是由染色體中的蛋白質分子指揮主導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意識的運作并不完全受制于生物規律,下面將會談到,它在很多時候能夠自主。換言之,意識已超越了基因控制,發展出獨立行動的能力。
意識的功能是搜集組織內外的一切資訊,加以評估后,由身體做出適當的反應。它可謂各種知覺、感覺、觀念轉換的中樞,并且就各種資訊排定先后次序。少了意識,我們還是可以“知道”周遭的事,但只能做直覺的反應。憑借意識,我們才能衡量事件的輕重緩急,并據此做出適當反應;甚至我們還能創造出從未有過的資訊,如做白日夢、說謊、譜寫美麗的辭章或導出科學理論。
「拆頁二」
來自第二章《控制意識,改善體驗的品質》P99
資訊進入意識是因為我們企圖注意它,或是生理或社會指示我們該注意。例如,在公路上開車,我們與上百輛汽車擦身而過,都沒有特別注意,它們的顏色與形狀一閃而逝,隨即被遺忘。但偶爾我們會注意到一輛特殊的車,或許因為它在公路上蛇行,或開得特別慢,或者它有與眾不同的外觀。只有這輛不尋常的汽車的意象進入意識的焦點,我們才察覺到它的存在。這輛汽車的視覺資訊(像它在蛇行)在腦子里跟其他儲存在記憶中的有關汽車的資訊連接起來,決定了目前的情況屬于何種性質。駕駛人是經驗豐富、藝高膽大、喝醉酒,還只是一時分心?當此事件與既定的資訊相契合,就有了定位。現在要加以評估的是:是否值得擔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就必須決定采取某種行動:加速、減速、變換車道,或是停車通知交通警察。
這套繁復的心理運作,必須在幾秒鐘,甚至幾分之一秒內完成,用“電光石火”形容這種決斷的速度一點兒也不夸張。它并非自動發生,而是經過一套明確的程序,我們稱之為“注意力”。注意力負責從數以百萬計位的資訊中挑出相關的資訊,以及從記憶中抽取相關的參考數據,然后評估事件,采取正確的對策。
注意力再怎么強大,也無法超越前面談到的限制。它在一定時間內只能處理一定數量的資訊。從記憶庫中取出資訊,理解、比較、評估,然后做決定──無一不用到心靈有限的資訊處理能力。
以看見蛇行駕車的司機為例,他若想避免意外,可能就必須暫時中止邊開車邊打電話。
有些人學會了有效運用注意力這筆無價的資源,也有人棄置不用。控制意識最明顯的指標就是能隨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若能做到這一點,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樂趣。
「I,重述知識」
請仿照拆頁中的例子,選擇一個例子來說明當人們接受到資訊時,注意力如何幫助控制意識的。比如工作中參加會議投入到激烈的討論,聚會中加入到一個深度談話,傻坐時被某件事情吸引。
拆頁三
來自第二章《控制意識,改善體驗的品質》P110
我們接收的每一條資訊,都要經過自我的評判。它對我們的目標是威脅、支持,還是完全中立?股市下跌的消息往往令銀行家擔憂,但對政治異議分子卻可能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一條新資訊可能會使我們付出所有心力應付威脅,造成意識的失序;但它也可能強化我們的目標,激發出更多的精神能量。
意識井然有序
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優體驗。當發覺收到的資訊與目標親和,精神能量就會源源不斷,沒有擔心的必要,也無須猜疑自己的能力。我們不再懷疑自己,只因為我們得到了明確的鼓勵:“你做得很好!”積極的反饋強化了自我,使我們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照顧內心與外在環境的平衡。
里柯?麥德林在工作時常有這樣美好的感覺。他跟胡里歐是同事,在另一條裝配線上工作。他每完成一個單元,規定的時間是43秒,每個工作日約需重復600次。大多數人很快就對這樣的工作感到厭倦,但里柯做同樣的工作已經5年多了,還是覺得很愉快,因為他對待工作的態度跟一名奧運選手差不多,常常思索如何打破紀錄;就像一個苦練多年、只為了刷新紀錄的賽跑選手,里柯也訓練自己創造裝配線上的新紀錄。他像外科醫生一般,一絲不茍地設計工具的安放順序和每一步動作。經過5年的努力,他最好的成績是28秒就裝配完一個單元。
他力求表現得更好,一方面固然是為了爭取獎金和領班的賞識,但他往往并不張揚已遙遙領先的事實;另一方面知道自己行已經夠了,更何況,以最高速度工作時會產生一種快感,這時要他放慢速度簡直是“強人所難”。里柯說;“這比什么都好,比看電視有意思多了。”里柯知道,他很快就會達到不能在同樣工作上求進步的極限,所以他每周固定抽兩個晚上去進修電子學的課程。拿到文憑后,他打算找一份更復雜的工作。我相信他會用同樣的熱忱,努力做好任何一份工作。
「A1,激活經驗」
請回顧一件看起來單調或者乏味,你的內心也如此認為的事情,后來,這些事情從最初的單調變成了你樂此不彼的事情,請說說,你是怎么做到的,這件事情你將TA和你的什么目標關聯了。比如打掃衛生,洗碗,或者機械的打印文件等等。
eg:兒子小時候總玩電腦中的掃雷游戲,我覺得那好枯燥,沒意思,后來有一天,兒子在玩掃雷的高級模塊時,拼命喊我去幫他看看這個地方是不是有一個雷,突然發現這個游戲可以幫助我梳理邏輯推理,。。。。(我沒寫完哈,各位親要是參照我這個內容,要續寫很多很多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