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了古典的得到超級個體,終于看了古典老師的書。
拆掉思維里的墻: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古典
第29本書
有兩個感受:
- 我要早看幾年就好了
- 里面的實例很有用值得借鑒。
以下是我覺得文章中還不錯的地方的摘錄:
筆記本導出
拆掉思維里的墻: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古典
第一章 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隸
標注(粉色) - 買房,賣夢想的房奴 > 第 4 頁·位置 232
特一輩子就廢了 。因為即使是股神這樣的天才 ,也需要給個十年的發展時間啊 。從職業發展來看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巴菲特 。
標注(粉色) -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 第 5 頁·位置 235
你是否意識到 ,在你年輕的時候 ,買一套房子是在賣你的夢想 ?
標注(粉色) -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 第 7 頁·位置 249
頭上 。他的人脈圈子每年是小強的 1 2倍之多 ,這讓他總是有一些各行各業的朋友 ,他成為公司資源的中心 ,甚至有時候上頭需要什么渠道 ,都會問他一下 。他還在準備讀 M B A ,為自己再上一級作準備 。當然小強也不差 ,為了自己的房貸 ,他也很努力地工作 。只是他慢慢意識到學習真的很重要 ,往往自己一個多月時間工作的心得 ,小明課堂上一句話就聽到了 。但是囊中羞澀 ,他沒有能力投入 。而且自己精力也不足 ,因為房子離公司太遠 ,每天回到家就已經九點多鐘 ,稍微休息一下就該睡覺了 。這樣一個購房的選
標注(粉色) -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 第 7 頁·位置 262
小明與小強的另一個重大差距是 ,在這個期間小明作了兩次重要的跳槽選擇 。小明很清楚地知道 ,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社會 ,期待一個公司或者行業連續 1 0年都有最快的發展 ,怎么可能呢 ?自我的快速發展 ,也許需要通過調整職業方向的方式來實現
標注(粉色) -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 第 8 頁·位置 271
這些過早的購房者幾乎與創業 、轉換
標注(粉色) -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 第 8 頁·位置 272
行業和快速升職無關 。
標注(粉色) -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 第 8 頁·位置 272
從職業發展來看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
標注(粉色) -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 第 8 頁·位置 280
有人問音樂人高曉松 ,為什么結了婚還租房住 ,不買房 ?高曉松回答 : “我不買房 ,全天下都是我的 ,想住哪兒就住哪兒 ,買了房就只剩一個角落是我的 。我妹也沒買房 ,但我倆都走遍了全世界 。 ”與他們持類似觀點的還有國內房
標注(粉色) -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 第 10 頁·位置 299
什么 ?
標注(粉色) -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 第 10 頁·位置 301
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來自于一套房子嗎 ?這正是我們要拆掉的 “思維之墻 ” 。在這個房價 、股票日益動蕩的社會 ,在這個跌跌碰碰加速進入信息時代的社會 ,我們的安全感真的可以安全地來自于一件物品嗎 ?即使說房子真的可以換回來安全感 ,那么出賣夢想來換 ,真的值嗎 ?
標注(粉色) - 6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 第 20 頁·位置 480
遠離那些讓你容易獲得安全感的事情 !包括一對過于關心你的父母 、一張可以任意刷的卡 、一個不會犯錯的任務和一個養老般的工作
標注(粉色) - 6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 第 24 頁·位置 553
恐懼就是這樣一個懦夫 ,當你觸及它的底線 ,接受事情最壞的結果 ,然后開始準備和它大干一場的時候 ,它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
標注(粉色) - 安全感不是拿回來的,而是給回來的 > 第 28 頁·位置 642
。支持別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 ,它永遠不會失敗 。
第二章 讓有趣的生命撲面而來
標注(粉色) - 投入的快樂是無條件的 > 第 34 頁·位置 725
所以樂趣來源于全情投入 ,而不是投入后的結果 ,正是因為這樣 ,樂趣可以是無條件的 。
標注(粉色) - 投入的快樂是無條件的 > 第 34 頁·位置 729
因為快樂就是快樂 ,投入的快樂是無條件的 。現在我們對投入有了下面的理解 : 1 .嘗試是有可能成功 ,有可能失敗的 。 2 .成功的嘗試能收獲到成果 。 3 .不成功的嘗試能收獲到智慧 。 4 .不管成不成功 ,投入都能帶來快樂 。既然這樣 ,為什么不停止你內心對后果的擔憂 ,投入一些呢 ?
標注(粉色) - 有趣之人,生命開始對你感興趣 > 第 36 頁·位置 761
。因為不計較錢多錢少肯認真工作的人 ,往往覺得只要是能從事這份工作 ,本身就是對他的最大報酬 。事實上 ,當一個人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后的工資來做事情的時候 ,他往往能夠把工作做到最好 ,也一定會收到
標注(粉色) - 無趣之人,往往是無膽之人 > 第 38 頁·位置 792
“無趣之人 ” ,往往不是無能之人 ,而是無膽之人 。所以每天問問自己 ,你到底是沒有興趣 ,還是不敢有興趣 ?生命就好像鏡子一樣 , “有趣之人 ”對生活保持著極高的投入度 ,全力擁抱 ,生活也全力擁抱他 。 “無趣之人 ”用 “沒興趣 ”把自己和生命隔絕 ,所以
標注(粉色) - 初戀的激情都會消退,興趣會嗎 > 第 42 頁·位置 826
尋找那些不能夠被滿足的深層興趣 ,比如愛 、成長 、超越自己 、快樂 、助人 、寧靜 … …它們會讓你幸福一輩子 。
第三章 心智模式決定我們的命運
標注(粉色) - 心智模式: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 第 47 頁·位置 919
《周易 ·系辭上 》說 : “仁者見之謂之仁 ,智者見之謂之智 ,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鮮矣 。 ”簡單地說 ,你永遠只能看到真實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
標注(藍色) - 心智模式: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 第 47 頁·位置 922
在一條狹窄的山路上 ,一個貨車司機正在爬坡 ,已經開了 3個小時 ,他有點昏昏欲睡 。就要到坡頂的時候 ,迎面來了一輛車 ,車上的司機伸出頭來 ,伸手指了一指 ,對他大喊了一聲 : “豬 ! ” “嗚 ”的一聲 ,兩車擦肩而過 。他的瞌睡一下
標注(粉色) - 心智模式: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 第 47 頁·位置 924
子醒了 ,他馬上伸出頭 ,沖著車的背影大聲罵道 : “你他媽的才是豬 !你們全家才是豬 ! ”他得意地回過頭來 ,看看前面的下坡路 ,天啊 ,一群豬 !他剎車不及掉溝里去了 。
標注(粉色) - 心智模式: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 第 47 頁·位置 931
我們按照自己過去的經驗和記憶 ,處理我們看到的部分世界 ,然后在我們腦子里面構建一個自己的世界 。
標注(粉色) - 思維里的墻如何限制我們 > 第 52 頁·位置 1007
:愿上帝賜我一個平靜的心 ,去接納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 ;賜我無限勇氣 ,去改變那有可能改變的東西 ;并且賜我智慧 ,去辨別這兩者的差異 。這說的就是心智模式的智慧 :找到那些我們內心世界中可以突破的地方去突破 ,找到那些不能突破的地方去接納 。所以這句話可以簡述成 :愿上帝賜我一個好的心智模式 ,阿門 。
標注(粉色) - 為什么很多有錢人一點也不快樂 > 第 56 頁·位置 1092
《第五項修煉 》的作者彼得 ·圣吉說 : “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們心靈之中 ,關于我們自己 、別人 、組織以及世界每個層面的形象 、假設和故事 。就好像一塊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們的視野一樣 ,心智模式也決定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 ”
標注(粉色) - 如何超越我們的心智模式 > 第 66 頁·位置 1279
最后你終于可以在事情發生之前 ,提前替換自己的固有模式 ,而挑選更好的模式來應對 ,這個時候你先知先覺 ,開始自我超越 。
第四章 成功學不能學
標注(粉色) - 努力就能成功?看看李嘉誠的創業奇跡 > 第 82 頁·位置 1536
最后引用馬云老師的話 :很多時候少聽成功專家講的話 。所有的創業者多花點時間學習別人是怎么失敗的 ,因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萬萬 ,失敗的原因就一兩個點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少聽成功學講座 ,真正的成功學是用心感受的 ,有一天你就是成功者 ,你講任何話都是對的 。
標注(粉色) - 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 第 84 頁·位置 1562
成功的真正本義應該是 :越走越近 。
標注(粉色) - 你現在就很成功 > 第 86 頁·位置 1598
。你的
標注(粉色) - 你現在就很成功 > 第 86 頁·位置 1601
回顧你的生命 ,那些讓你最幸福 、最快樂的時刻 ,是不是都是來自于生命深深的底部 ?那
標注(藍色) - 你現在就很成功 > 第 86 頁·位置 1607
Y o u g o t a d r e a m , y o u g o t t a p r o t e c t i t . P e o p l e c a n ' t d o s o m e t h i n g t h e m s e l v e s , t h e y w a n n a t e l l y o u y o u c a n ' t d o i t . I f y o u w a n t s o m e t h i n g , g o g e t i t . P e r i o d .如果你有夢想的話 ,就要去捍衛它 。
標注(粉色) - 你現在就很成功 > 第 87 頁·位置 1611
如果你有一個夢想 ,那就去捍衛它 ;如果你有一個目標 ,那就去爭取它 。走起來 !當你走在人生之路上 ,沒有必要去羨慕那些走在高處的人 ,也沒有必要輕視那些走在你后面的人 ,因為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 ,成功是生命的速度 。成功在你此刻的腳下 ,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
第五章 如何找到熱衷一生的事業
標注(粉色) - 不要只和要結婚的人談戀愛 > 第 92 頁·位置 1680
嘗試總是冒險的 ,而不嘗試是最大的冒險 。
標注(粉色) - 如何找到最適合的工作——這樣選擇職業不后悔 > 第 96 頁·位置 1748
陷入 “后來 ”模式 ,在未來為自己的決策后悔 。打破這種模式的最好方式就是拿出一段時間尋找到內心的基準線 ,然后等到目標出現 ,馬上出手 。后來 ,終于在錯過中明白 ,我
標注(粉色) - 千萬別做太完美的職業規劃 > 第 105 頁·位置 1927
陳勝是個農民 ,年輕時卻有 “鴻鵠之志 ” 。劉邦是個小吏 ,當他看見秦始皇的威嚴時 ,就有了一個 “瘋狂 ”的想法 : “大丈夫當如是也 ! ”劉備是個小販 ,年輕時就立志 “上報國家 ,下安黎庶 ” 。法國皇帝拿破侖是個調皮學生 ,成績一塌糊涂 ,他卻說 : “我具有出色的軍事家的素質 ,權力就是我要得到的東西 !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是個學生尖子 , 1 7歲因成績優異而榮獲去白宮見肯尼迪總統的機會 。回來后 ,他買了兩張畫像 ,貼在自己的房間 ,還寫下一段
標注(粉色) - 千萬別做太完美的職業規劃 > 第 105 頁·位置 1931
話 : “我今年 1 7歲 。我發誓這一生一定要成為美國總統 ,服務美國民眾 。 ”這些人并非個個天賦優異 ,他們的背景 、學歷和運氣也不一定比普通人好 ,他們的人生起飛 ,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夢想的翅膀 。
標注(粉色) - 千萬別做太完美的職業規劃 > 第 106 頁·位置 1948
,職業是自身天賦和現在世界局勢的結合 ,我們能規劃的 ,只是我們目前視線能看到的部分 。職業規劃師會比你看得遠一些 ,他也比你更了解你的天賦和未來的趨勢 。亞里士多德說 : “你的天賦與社會需求的結合點 ,就是你的職業所在 。 ”天賦在慢慢增長 ,社會需求在不斷變化 ,你的最佳職業也在不斷地變化 。第二 ,一個
標注(粉色) - 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還是別做計劃吧 > 第 108 頁·位置 1982
道 ”是不會改變的 ,而 “法 ”會簡單地改變 ,至于做事情的方式 “術 ” ,就會經常地改變 。
標注(粉色) - 不要為一個水杯約束你的生命 > 第 112 頁·位置 2064
平臺 、資源 、眼界 、機會 、好老板 、失敗的經驗 ,這都是未來會升值的潛力生命股票 ,年輕的時候 ,即使犧牲點別的什么立即可得的利益 ,也要購買這些東西 ,它們會在未來的時間里面 ,增值百倍
標注(粉色) - 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失去群星 > 第 115 頁·位置 2129
人對損失的感受比獲得的感受強烈約 4倍 。 (嘗試在內心體會一下 ,如果我借你 1 0 0塊 ,還你 1 0 2元的快樂 ;和我借你 1 0 0塊 ,只還你 9 8塊的惡心感 。 )在同樣的刺激下 ,人們總對失去有過高的判斷
標注(粉色) - 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失去群星 > 第 116 頁·位置 2135
有效的做法 ,就是在失去太陽的時候 ,主動地去擁抱星星 ,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 I M P O
第六章 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標注(粉色) - 是誰在讓你不開心 > 第 125 頁·位置 2235
他們的心智模式是 :不管外界怎么樣 ,我都有能力對自己的狀況負責 。這種人總能找到當下更好的方法 ,因為他明白 ,不管外界怎么樣 ,下一步的生活 ,都是他們自己的 !
標注(粉色) - 是誰在讓你不開心 > 第 125 頁·位置 2241
。所以他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和金錢 ,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 ,從一個人換到另一個人 ,卻從沒有更加幸福過 。他們真正需要的 ,是拆除自己內心的痛苦按鈕 ,成為一個自我掌控的人 。
第七章 幸福是一種轉換力
書簽 - 第 152 頁·位置 2682
標注(粉色) - 父母爽-我不爽的雙輸游戲 > 第 157 頁·位置 2760
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 。因為你的不堅持 ,卻讓別人進來布置 。但是你不要忘了 ,在里面住一輩子的還是你啊
標注(粉色) - 我爽-父母不爽的雙贏游戲 > 第 158 頁·位置 2776
所以讓你的父母停止質疑的最好方式 ,就是盡快開始你的行動 ,然后用事實證明給他們看 !而等到那一天 ,這個模式就變成了我很爽他們也爽的狀態 。最有諷刺意味的是 ,你發現唯一能讓他們爽的方式往往是 :先讓他們不爽
標注(粉色) - 在人生的董事會上,你永遠是最大的股東 > 第 161 頁·位置 2824
你不妨把自己的夢想想象成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會 ,你和你的父母對于 “你 ”這個公司都有一定的發言權 。他們占有一定的股份 。他們有權利發言 ,有權利表達觀點 ,而你也有義務認真傾聽 、考慮 。但記住在關于你人生的董事會上 ,你永遠是最大的股東 。
標注(粉色) - 做自己,還是演自己 > 第 162 頁·位置 2846
每個人身上都有兩套系統 ,社會系統 (男人 )負責滿足外界要求 ,換回生活需要 。而自我系統 (女人 )負責滿足內心需求 ,把這些東西轉換為我們心靈需要的價值 ,讓我們快樂 。社會系統總去做更有用的事情 ,自我系統總去做更有趣的事情
標注(粉色) - 做自己,還是演自己 > 第 163 頁·位置 2852
如果你覺得你的生活出了問題 ,也許并不是因為你賺得不夠多 ,名聲不夠大 ,而恰恰是因為你缺乏一種把物質轉化為幸福的能力 。幸福是一種轉換力
標注(粉色) - 我們的幸福感是怎樣流失的 > 第 164 頁·位置 2879
社會的你其實不喜歡成功 ,你喜歡的其實是比別人成功 。而自我的你其實也不喜歡成功 ,你喜歡的是成功的過程與希望 。對幸福來說 ,成功就是越來越近
第八章 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嘗試
標注(藍色) - 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eath > 第 171 頁·位置 2962
花時間來郁悶 ,是等待成本 。花時間來嘗試 ,是穿越成本 。
標注(粉色) - 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eath > 第 172 頁·位置 2970
當一個人等待與拖延的成本 ,遠遠高
標注(粉色) - 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eath > 第 172 頁·位置 2971
于他真正開始行動所需要的成本 ,他就會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動的怪圈 。我把這個模式稱為 “等死模式 ” 。
標注(粉色) - 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eath > 第 173 頁·位置 2981
: W a i t i n g f o r l i f e i s w a i t i n g t o d i e 。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 。生命不是用來等待 ,而是用來穿越的 。
標注(粉色) - 與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動中綻放 > 第 174 頁·位置 2993
穿越也許會有短期痛苦 ,但是等死往往會帶來更大的永久損失 。 《戰勝拖拉 》的作者尼爾 ·菲奧里在書中寫道 : “我們真正的痛苦 ,來自于因耽誤而產生的持續的焦慮 ,來自于因最后時刻所完成項目質量之低劣而產生的負罪感 ,還來自于因為失去人生中許多機會而產生的深深的悔恨 。 ”
標注(粉色) - 花費你的一部分過去,去購買一個未來 > 第 176 頁·位置 3029
如果你在一兩個行業做過 1 0年 ,那你是精英 ;如果你在三四個行業做過 1 0年 ,
標注(粉色) - 花費你的一部分過去,去購買一個未來 > 第 176 頁·位置 3030
你是精華 ;如果你在不同的五六個行業做過 1 0年 ,那你是精神病 ——企業討厭不斷開始的人 ,滾石不生苔 ,轉行不聚財
標注(粉色) - 花費你的一部分過去,去購買一個未來 > 第 177 頁·位置 3045
想開始的開始 ,才是有結果的開始 ;而那種能夠等幾次就沒有了的開始 ,基本上屬于沖動 。如果你要
標注(粉色) - 壞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 > 第 178 頁·位置 3068
,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開始 ,不妨試試看一個壞的開始吧 。因為一個壞的開始 ,總比沒有開始強 。而完美的開始 ,則永遠都不會來到 。
第九章 成長為自己的樣子——給殘酷世界的溫暖規劃
標注(粉色) - 因為貴,所以好嗎——價格與價值這筆賬 > 第 182 頁·位置 3106
聰明人根據價值選擇合適的價格 ,蠢人則通過價值選擇不合理的價格
標注(粉色) - 因為貴,所以好嗎——價格與價值這筆賬 > 第 182 頁·位置 3112
王小波對此有精彩論述 :我認為 ,在人類的一切智能活動里 ,沒有比做價值判斷更簡單的事了 。假如你是只公兔子 ,就有做出價值判斷的能力 ——大灰狼壞 ,母兔子好 ;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 。此種事實說明 ,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 ,為什么特別熱愛價值的領域 。倘若對自己作價值判斷 ,還要付出一些代價 ;對別人作價值判斷 ,那就太簡單 、太舒服了 。講出
標注(粉色) - 工作是不能用鈔票算的 > 第 186 頁·位置 3174
,有一些人不用社會意義上的成功 ,也能很好地走完職業的所有階段 ,在普通的職位上面活出自己生命的意義 。錢會讓你幸福 ,錢也會讓你失落 。但是記住 ,工作不是用錢來算的 。
標注(粉色) - 幸福不是用來講的——口是心非原則 > 第 187 頁·位置 3208
—這個法則我把它命名為口是心非法則 。此法則看人非常有用 :你看一個人覺得自己缺什么 ,你就看他不斷強調什么就好了 。像我見過的一位著名
標注(粉色) - 別用生命點燃別人眼中的光環 > 第 193 頁·位置 3328
什么是成長 ?那是你內心的一個尺度 。你能夠感覺到你的成長 ,你內心知道你會成長為什么樣子 ,就好像一棵橡樹
標注(粉色) - 給殘酷世界的溫暖規劃 > 第 198 頁·位置 3418
陪他們下下棋 ,聽聽他們抱怨保姆呢 ?在對你重要的人 8 0歲以后 ,每年抽出時間來陪陪他們 !即使每年 5天 ,也只需要花你一生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你會有一輩子的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