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a!我是小游仙,留學期間走過了20座歐洲城市,歡迎與我一起探索古老美麗的歐洲大陸!今天我們來聊聊海外中文教師的事。
我念語言時,有一年來了位新外教María,上課無非是放放電影,做做閱讀,布置一下寫作。
她剛來中國,對本國的教育制度和學生思維都不熟。幾節課下來,學生們除了學了她一口X國口音外,并無明顯進展,就有人開始對她的課懈怠起來。
放現在看,可能本國某些幼兒園的課程難度都能把她秒成渣。但像她這樣輕輕松松做外教的,在中國不在少數,羨煞了一群小語種學生。這幾年,隨著漢語熱度持續高漲,中國留學生們終于也有機會向老外輸出母語了。
也對,這種活兒輕輕松松名利雙收,放哪兒都是美差呢。我與一位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朋友聊及此事,他神秘地笑說:“中國人對外教與對自己的要求不同,對外教比較寬松,對自己相對嚴厲。”
這種區別對待,給初出茅廬的海外中文教師帶來三大困難:教育方式差異、邊際成本大、市場定價混亂。
初出茅廬的中文教師常按照中國傳統的學習模式來設計課程:背誦、默寫、測試。用我們小時候受過的罪,一遍遍刷新板鴨學生的三觀。如果超長姓名的板鴨人被罰抄名字,可能要抄到天瞎
好啦,沒人會真的被罰抄名字啦~事實上,天天說漢語的我們常忽略了一個事實:漢語很難。當我們糾結西語1個動詞的36個基本變位時,老外也在糾結1個漢字的多重語義。
基于漢語的學習難度,很多中教把上課目的建立在教授知識點,幫助學生通過考試的角度。一位從業四五年的教師評論:“這種模式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短期效果很好。”但學生會慢慢流失,因為他們產生了心理上的抵觸。
而語言的啟蒙,交流欲望遠比技巧重要。因此,有經驗的中教開始轉變教育方式,用自制的新教具,新游戲,在課堂上與板鴨學生打成一片。?“如果我們能讓他們打心里喜歡漢語,期待上課,過幾年他們學習條件更成熟的時候,就會一直對中文、對中國人保持交流的欲望和能力。”
但這也增加了中教的邊際成本。在馬德里,請中文教師的中產家庭一般住在郊區,很多負責家庭課程的中教,通勤時間至少需要1小時。如果是留學生兼職,每天早上7點出門,晚上9點回家就是常態。
那么辛苦,薪水如何呢??與國內一樣,海外中文教師的薪水按課時計算。以西班牙為例,中文課程的收費標準保持在20-30歐/小時左右。假設每周上15課時,每月扣除保險費,到手能有900-1000歐左右的收入,在馬德里維持基本開銷是妥妥的。
但許多西班牙的老中教們正在擔心一件事:這幾年,一些新入行的留學生盲目開低價,把整個中文教育市場搞壞了。中教必須綜合考慮課時、學生規模、年齡、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經濟條件等情況,給課程合理定價。
好消息是,一些西班牙私立學校正陸續把漢語設為必修課。越來越多西班牙校方與語言學校簽約,招聘專職中文教師,在薪水與管理方面日漸趨于規范。
好的,總結一下成為海外中教的幾種渠道,可能不僅適用于在西班牙留學的朋友們:
孔子學院
中國國家漢辦在世界各地設立的孔子學院,主要負責漢語課程以及國學文化的傳播活動。全國高校的小語種專業學生可以在大四時獲得一些公派任教的機會。這是官方渠道,教師的物質條件有保障,生源較好。
語言學校
華人開設在海外的語言培訓機構,相當于對外漢語教育的民營渠道,自由度高。以西班牙來說,目前留學生想從這個渠道從事中文教學大致有以下3種模式:
-?由語言學校委派老師去西班牙學校教授中文課
- 由語言學校委派老師去西班牙家庭中做家庭教師
- 西班牙校方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語言學校上課
自由中教
教師不與語言學校簽約,直接前往西班牙家庭授課。這種合作基本靠人脈推薦,也比較考驗人品。需要注意的是,自由中教可能會遇到要求進駐當地家庭的情況,也就是去做住家老師。其主要職責是照料兒童的保姆,順便教中文。這類中教除了包吃住以外,可支配收入低,家庭地位低,作息也不自由。同學們在與家庭商談的時候務必明確自己的工作性質,避免糾紛。
現在看來,當年輕松上課卻被學生們怠慢的María,也是吃了文化差異的虧,你們要吸取教訓啊。
?
- 圖片來源:BBC紀錄片《我們的學生夠堅強嗎》
如需轉載請訪問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JADE&type=0獲得合法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