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浙江嘉興黃家。青磚圍砌院落,庭前花草芳菲。年約七八歲的一對小兒郎,正嬉戲玩耍著。小女孩面若桃花聰明伶俐,小男孩面如朗月清靈秀美。
一樹青梅,探向窗前,碧綠的青梅果躲閃在枝葉叢里。小男孩登高摘下青梅果遞給女孩,女孩輕輕咬了一口,呀,真酸呀。怎能不酸呢?青梅尚末成熟,亦如此刻的一對小兒郎,青梅竹馬,在庭院里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
小女孩名叫黃媛介,出生在世代詩書之家,因天賦極高且敏而好學,其父刻意培養。長到十多歲時,就已在當地才名遠播。“黃家有女,冰雪聰明。”
如此才貌俱佳的女子,將會花落誰家呢?與她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男孩名叫楊世功,雖不是文采斐然但也知書達禮,兩家是世交便訂下娃娃親,只待良辰吉日,紅燭高照花好月圓。
黃媛介詩詞俱佳,筆墨丹青更是妙筆傳神。一對小兒郎,扎著沖天辮,騎在一根竹竿上,繞著青梅樹玩耍著。一幅《青梅竹馬》畫得栩栩如生,天真爛漫溢于言表,世間最美之情莫過于兩小無猜。
一場戰亂,燃遍大江南北;一場婚緣,則被水阻山隔。黃家漸漸沒落,楊家更是凄慘,甚至一日三餐也無法維持。
四月芳菲,花紅柳綠。倚在窗前的青梅果,已是成熟待摘。綠紗窗下,黃媛介悄然獨立,望著檐下雙飛燕,憶起童年,楊家兒郎騎著竹竿,在庭院里歡笑嬉戲。美妙時光,皆入流年。
而此刻,黃媛介對著青梅喃喃自語:我已長發及腰,少年娶我可好?我已青絲綰起,只需十里紅妝鋪就。奈何?卻遲遲不見你的身影?
日也思夜也想,盼來的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楊家無力娶親,且楊公子迫于壓力已遠走他鄉。
淚落如雨,滴滴入心,是苦還是澀,早已不知其味。而如花美夢驟然驚醒,徒留滿腹傷悲。
曾經的愛戀已成空,所有的誓言隨風散。從此,青梅倚窗待竹馬,卻不知竹馬流落在何方?
黃家有女待字閨中,恰似一棵梧桐樹,迅速引來鳳凰棲。風流倜儻的太倉才子張溥,慕其美貌與才情,攜禮登門前來求婚。張家家境殷實且口碑極好,黃父也很中意。
怎奈初戀如青梅,縱是酸酸澀澀,亦也是人生最值得眷戀的。
“青梅且待竹馬來,竹馬未來空等待。初心不改情依舊,誓守三生石上約。”黃媛介對父表明心跡,黃父本是讀書人,且也懂得“良駒不配雙鞍”的道理,只得辭掉張家聘娶。
遠走他鄉的楊公子,于亂世之中謀生,卻也不曾忘記留在家鄉的未婚妻,輾轉之中得到黃媛介拒絕豪門提親,楊世功羞愧得無地自容。
夕陽西下,落日余輝中走回落魄的楊公子,顧不得滿面塵埃,急匆匆踏入黃家求娶。那一刻,黃媛介淚落衣衫,情知所起,終有所歸,怎不喜極而泣?曾對彎月憂思,此刻月滿天心;曾對落花流淚,此刻落英繽紛。
沒有紅轎迎娶,沒有鞭炮齊鳴。一襲粗布衣衫的黃媛介,青絲高高綰起,輕描眉淡抹妝,依然光彩照人,而楊世功雖是舊衣衫,卻俊秀儒雅不掩才子風流。
洞房紅燭夜,花好月圓時,黃媛介滿懷欣喜,縱然塵世紛亂,清貧如洗,得一人心且長相廝守,便已足矣!
婚后的生活困頓不堪,沒有花前月下吟詩聯賦,沒有窗前廓下撫琴吹簫,楊世功日日奔波在外,僅靠販賣手編竹簍為生,且只夠勉強度日。而纖弱如柳的黃媛介,親自操持家務,雖然辛苦但夫妻恩愛有加,苦澀之中卻也溢著滿滿的甜蜜。
然而亂世求生存,畢竟難于上青天。楊世功乃一介書生,靠做生意難以養家糊口,黃媛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那一日,黃媛介鋪開宣紙,揮毫畫下一枝梅,梅花落雪分外妖嬈,踏入家門的楊世功頻頻稱贊:不遜于街頭所賣字畫。
黃媛介靈機一動,何不也畫些字畫拿去售賣,即可慰藉自己癡迷字畫的夢想,也可解家中燃眉之急。
楊世功起初不同意,生活雖潦倒不堪,但怎忍心讓妻子拋頭露面售賣字畫,但黃媛介決心一試。
于是,嘉興街頭,出現賣畫女子,有顧客要求便當場作畫,平時出售自己創作的畫作,賣畫女子便是黃媛介。為了生活,水靈清秀的女子摒棄矜持,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艱辛困苦。然而嘉興畢竟不是繁華之地,于是黃媛介夫婦搬到杭州,在風景如畫的西子湖畔安頓下來。
黃媛介身背畫夾步行至西湖邊,在依依垂柳下擺好書畫攤。
三月西湖輕煙籠罩,猶如遮著面紗的少女,岸邊花紅柳綠,湖中游船往來穿梭,繁華且繁榮,置身于此,蒼涼的塵世也透著絲絲溫暖。每天作畫售畫,日子雖忙碌卻很充實,為著生計卻也兼顧自己的喜好,黃媛介并不抱怨,反而滋生著些許滿足。
天生麗質難自棄,縱是混跡于市井之中,布衣荊釵的黃媛介依然是清新脫俗氣質絕佳。
西湖雖美,才貌俱佳的黃媛介更美,三名浪蕩子晃晃悠悠湊過來。“三位客官,是否要些字畫?”此情此景黃媛介并不慌張。其中一人湊上來說道:“小娘子如此美貌,在此賣畫豈不可惜了,不如與我回府享受好生活。”
黃媛介淡淡地說:“我憑本事吃飯,有何可惜?寄情于湖光山色之間,其樂無窮,勝過游戲人生。”
三人惱羞成怒,正待發作,黃媛介提筆寫下“著書不費居山事,沽酒恒消賣畫錢;貧況不堪門外見,依依槐柳綠遮天。”三人仔細品讀,詩中透著甘貧樂道之意,于是灰溜溜離去。
不忍妻子受人冷眼,楊世功不肯再讓妻子拋頭露面。而遠在家鄉的親人,也以黃媛介的行為所不恥,女子有才有德只能居家,怎能學市井之人養家糊口。
“我與你自幼本相愛,青梅竹馬兩無猜。紅塵有愛,心亦坦然,何懼世間,風吹雨襲。”黃媛介軟語勸慰,終于感動夫君。
生活中的貧困,并沒有消磨掉黃媛介對詩畫的熱愛,籬字賣畫的日子久了,黃媛介漸漸有些名氣。
西子湖畔,以名妓柳如是為首的才女們,常常舉辦文藝沙龍,遍邀杭州城內名媛佳麗,黃媛介也時時成為座上賓。群芳艷麗衣著華美,涂脂抹粉香氣襲人,而黃媛介則清新淡雅,如一朵綺麗的小花,不嬌艷,卻美麗動人;不炫目,卻恬淡芬芳。
柳如是憐其貧寒,悄悄開導黃媛介,不妨也去達官貴人的酒桌之上,吟詩唱和往來應酬,也能多得些銀兩貼補家用。潔身自愛的黃媛介拒絕了,縱然生活清苦,也不作賣笑生涯。蘭生幽谷有人識,不是花開繽紛,而是品質高雅才令人傾慕。
而流言風語如冷箭,一支支射向柔弱的黃媛介,彼時楊世功以男人寬廣之胸懷,支持并鼓勵妻子。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而我們卻患難與共從不曾分離。任他人說長道短,我與你恩愛不相疑。黃媛介終于放下顧慮,坦蕩蕩揮毫作畫。
“媛介雖窮,清詩麗畫,點染秀山媚水之間,也是人生一大樂事!”時人如此評價黃媛介。也有人贊其才華如東晉才女謝道韞,并贈予“林下風者”的綽號。黃媛介感慨不已,提筆寫下一首詩以表明心意:“懶登高閣望青山,愧我年來學閉關;淡墨遙傳縹緲意,孤峰只在有無間。”
顛沛流離的生活里,黃媛介不僅沒有被壓垮,反而如雨后春筍透著勃勃生機,藝術上的追求,已達爐火純青,詩詞造詣更非常人所及。閑暇時的黃媛介,曾將所著詩文編輯出來,有《南華館古文詩集》《湖上草》《離隱詞》等等,雖然都在流離之中丟失,但才華如蒙塵之珠熠熠生輝。
才華學識不遜須眉,傲世風骨不懼坎坷,悠然神態蔑視權貴,高雅氣質脫離凡俗。世間奇女子如黃媛介,紅塵漫漫,卻守護著青梅竹馬的愛情;亂世之中,卻用字畫將生活點綴得活色生香。
此生此世,無憾亦無求。若有來生,依然青梅待竹馬,攜手入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