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著八百塊人民幣去新西蘭尋找詩和遠(yuǎn)方,打三份工交學(xué)費,在出租屋寫下人生的第一本書,用看書與寫作對抗孤獨,用努力與堅持陪伴夢想。
最初打動我的,便是這樣的楊熹文。
看熹文姐的書時,流下過很多次感動的眼淚,但印象最深的是那個片段——在她終于出書時,有人問她的感受,她答:當(dāng)時,我只是覺得,你終于來了。
這句印在紙上的鉛字,直直地印到我心里,也讓我期待著,某一天,拍著夢想的肩膀,對它說,嘿,你終于實現(xiàn)了。
這次見面,熹文姐特意穿著睡衣,坐在床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五個夢:
初到新西蘭時,即使為一雙盛滿溫暖的靴子花掉大部分的錢,依然對新生活滿懷期待。進(jìn)入學(xué)校,三份工作占據(jù)生活的每一點罅隙,也要擠出時間寫作。出第一本書時,任由孤獨爬滿堆滿雜物的車庫墻壁,心里也有希望涌動。開著房車旅行時,讓夢想棲息在海邊,與錯過的風(fēng)景逐一相識。創(chuàng)業(yè)路上,散發(fā)出溫暖和光亮,嘗試點燃更多人的夢想。
我相信世間所有能量都是傳遞,在充滿正能量的故事里,總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每個人心里都有小小的一團(tuán)火,時間是氧氣,遇到同路人,便熊熊燃起。
臺下?lián)P起的那一張張臉,好像一盞盞亮起的燈。
遵循父母意愿安然長大的姑娘,過著如同人行道般平直且安穩(wěn)的生活,卻在三十歲時重新回到起點,為想要的人生努力,為夢想尋找地方安放,為人生尋找自己喜歡的航向。
想開素食店的姐姐,四十歲來到北京,一腔孤勇和一顆堅實的心是她所有的行李。生完孩子兩個月便投入工作,不斷看書學(xué)習(xí),考取證書,用努力和堅持為自己拼一個未來。
想做外交官的工科姑娘,在所有人的不看好下,大量閱讀英語相關(guān)書籍,了解國內(nèi)外動態(tài),為自己的外交官夢想積攢可能性,提起偶像時,頭微微揚起。露出羞澀笑容的哈爾濱姑娘,專接本和考研路上的艱辛和孤獨,只有她一人知曉。熬幾個通宵寫論文的姑娘,面容憔悴,眼圈發(fā)黑,眸里卻有不服輸?shù)墓饬痢?/p>
追夢路上,每個人都走得很艱難,但未曾有人丟下肩上的夢想。
演講時,只要想到所有人都是因夢想相聚,心里就會有一種堅實的安定,所有的沮喪和難過,所有的野心和希望,都流暢地傾瀉出來。我知道,不是我感動了你,而是我恰巧勾起你某些值得你感動的碎片,你也要知道,所有你對我的祝愿,都包含對自己夢想的期待。
北京是被夢想點綴的城市,何其幸運,在這里遇見那么多擁有夢想,并為之努力的人。愿所有今晚說出的夢想,都能在今后狹長的時光里,暗自萌發(fā),漸次明朗。
冬日的北京很美,不知名的藤蔓從深黑色的鐵質(zhì)欄桿垂下,殘存的綠色和鮮明的黃色依偎在一起,讓人不舍離去。
感謝遇見,帶給彼此更多擁抱夢想的力量,帶給彼此更多期待明天的感動。
北島說,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幸運的是,此時我們白日說夢,眼里噙著淚光,那是夢想綻放的光亮。
未來路還長,我們一起慢慢走。
#無戒365極限訓(xùn)練營#第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