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幫助孩子面對感受的技巧
(1)全神貫注地傾聽。(2)用“哦......” “嗯......" "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3)說出他們的感受。(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愿望。
2 面對某些必須受到限制的行為。
如:“我看得出你很生氣,但用嘴巴告訴別人怎么做,而不是用拳頭。
3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的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問題。(2)提示。(3)用簡單的詞語表達。(4)說出你的感受。(5)寫便條。
4 代替懲罰的方法
(1)請孩子幫忙。(2)明確表達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人格。(3)表明你的期望。(4)提供選擇。(5)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6)采取行動。(7)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后果。
5 解決問題的步驟
(1)討論孩子的感受和需求。(2)說出你的感受和需求。(3)一起討論找到都同意的解決方法。(4)把想法寫下來。(5)挑出接受和不接受的,哪些要付諸行動。
6 鼓勵孩子自立的技巧
(1)讓孩子自己做選擇。(2)尊重孩子的努力。(3)不問太多問題。(4)別急著告訴答案。(5)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6)別毀掉孩子的希望。
7 學會贊賞孩子
(1)描述你所看見的,用描述代替評論。(2)描述你的感受(3)把孩子值得贊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8 不隨便貼標簽
了解“自我實現預言”的危害。不隨便給孩子貼“反應慢”、“淘氣”、“太笨”......等這樣的預設性標簽。
9 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
(1)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全新的自己。(2)創造機會讓孩子另眼看自己(3)讓孩子無意中聽到你對他們的正面評價。(4)以身作則.(5)記住孩子那些特別時刻(6)當孩子又按原來的方式行事時,表達你的感覺和期望。
10 融會貫通
不忘記學習這些技巧的目的:彼此相愛,自己快樂,讓我們所愛的人也快樂;生活中不再互相指責和抱怨;體諒他人的感受;用正面的語言表達憤怒和煩躁;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自己需要;讓孩子成為有愛心、負責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