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然真的完成了時間管理一百天的踐行了。這一百天里,堅持每天早起打卡,堅持把葉武濱老師在喜馬拉雅的時間管理一百講分享到朋友圈。這一百天經歷了孩子的周末、寒假、春節、孩子重新開學、家里遇到一些問題,天氣陰晴不定寒冷,可居然都沒有間斷過一天,居然真的做到了一百天沒有間斷,簡直好玩兒得要死,神奇得要命。
然而我收獲的,又何止是這些呢,今天迫不及待地想把這些寫下來,就像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上,輕輕挽起絲帶,打一個動人優雅的蝴蝶結,裝點成命途中最美的遇見。
伸懶腰,上廁所,喝水,拿一個抱枕墊在座椅背后,坐成最舒服的姿態,擰上番茄鐘,開始打字。二十五分鐘敲字,五分鐘休息。我知道三到四個番茄鐘之后,我想要寫到文字,將如約而來。
兩個多月以來,我的很多文章都是這樣的開始。
昨天本來想得瑟一下一百天完勝,于是滿懷期待地問老公:我開始學習時間管理這大半年以來,尤其是參加一百天踐行以來,有沒有發現我有什么變化。他假裝很認真地思考了一下,很鄭重地說:我看見你大半夜爬起來不知道折騰啥,到八點鐘又倒頭睡。。。。。
我報以神秘一笑:子非魚,女人的心思,你不懂。
我決定不跟他玩兒了,很多事情,還是當事人自己說比較真實可信。
他只看到了冰山的一角,卻看不到水面下還潛藏著巨巨大的大冰山。這一百天,我何止是大半夜爬起來折騰那么膚淺呢。
我習慣了寫晨間日記,幾乎沒有間斷,反思前一天做了什么,今天需要做什么,做事情明顯多了很多條理。外人看不出來也沒關系,總有一天,你們會知道我的厲害,吼吼。
我做了第一個年度夢想版,第一次像放電影一樣,讓未來一年的情景具體而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我做了三個月度計劃和閱讀檢視,做了十四個周計劃和周檢視,而不再像以前,每天只能看到頂多一天的風景。
我還開始了一件夢想了很多年,卻一直沒有做成,以至于每次想起都成了錐心之痛的事情,那就是開始寫文章,開始有規律地更新我的公眾號。我曾以為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此前我用了各種方法,激勵、激將、狠狠自責、狠狠告訴自己,你很有天賦,你很喜歡,你很迷戀,也多次嘗試過,可是每一次都毫無懸念地落荒而逃。可是這次,我成功了。
以前念叨理想,純粹是情緒的沖動,如今再說起理想,我看見種子已經在土里生根發芽。不論它以后能否長成參天大樹,還是不起眼的一棵草,可終究已經落地,不論是大樹還是小草,我都堅信它
每年暑假,我都會帶著女兒和兒子回我的老家大涼山玩大概一個月的時間。爸媽很快樂,孩子很快樂,我也很快樂。每一次在家的時光都玩得特別盡興。我把這當成是常年在外定期回家充電的大事情。就像玉石,沾染了太多世俗濁氣之后,需要放回玉礦里消磁,放空,重新積蓄滿滿的能量。
去年也是如此。在家每一天都很快樂。過著優美小山村里慢悠悠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吃到自然飽,刷刷微信,做做家務,帶著小娃遨游山水之間。可去年跟之前都不太一樣,快樂之余,我總覺得缺點什么,心里總有那么一點淡淡的失落。
我原以為是人大了,童心不再,很難再享受到那些純粹的快樂。于是,在芬芳撲鼻馥郁的金銀花架下洗衣服,我開始聽喜馬拉雅。漫無目的地撥弄著手機屏幕,看到喜馬拉雅首頁有一個經典必聽,就點了進去。看到當時排行第二的時間管理,眼前一亮:咿,好像我要的就是時間管理哎。不知道內容怎么樣,試著聽聽看吧。
一個月以后,覺得很有意思,有過沖動要分享給朋友圈的小伙伴,但因為看多了各種培訓,潛意識里比較反感,心想,我這沒頭沒尾地往朋友圈里發,會不會嚇到小盆友,以為我進了傳銷?
聽聽看,再聽聽看,不分享沒弄清楚的東西,這是對自己,也是對身邊的人負責的態度。但沒過多久,就情不自禁地悄悄分享給兩個最好的朋友,并說清楚:我覺得還可以,你聽聽看,看有幫助沒有。結果其中的一個小伙伴特別生猛,聽了沒多久,直接告訴我,我把那個葉老師提到的時間管理方面的書籍,都買了,看了個七七八八,很有幫助。
繼續聽一百講,接觸了各種工具,想進一步學習,就開始嘗試使用各種時間管理的工具。仗著自己有蘋果手機和Mac電腦,為了表明我學習時間管理的決心和勇氣,我把omnifocus的手機版和電腦版全買了。因為據說電腦版的om的透視功能里能出來青蛙的圖案。
看專業人士們的工具里標著青蛙的清單帥帥的,特想模仿。腦子冷卻下來才有點后悔,本來就是電腦白癡工具瞎子,那么精妙的軟件,你以為你花錢買來,就天生會使用了么,錯~~。然后直到現在,我也沒研究透omnifocus,不知道那個青蛙怎么弄出來的。(大概是緣分還沒到,緣分到了,就知道怎么用了。)
第一次群主說,把易效能的時間管理分享到朋友圈,贈葉老師的《善用時間》一書,我沒有分享。我很直接地跟群主說,我不會為得到那一本書而分享我自己不確定的東西。我有責任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過濾我接收到的信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朋友圈的人負責。
這年頭,做點事情不容易,我能在我的朋友中間立足,靠的就是人品值得信賴。我要是為了貪一本書的小便宜把自己人品給毀了,那得不償失。假如以后我認為這本書值得購買,您不送給我,我也會花錢去買的。我想,我才不管高興不高興呢,反正也沒交情,怎么想,怎么說。群主的反應倒小小出乎我的意料:感謝你知行合一,就沖這個,我也要送一本給你。嗯,看來群主人還不賴。
隨著深入學習,我終于發自內心第一次分享了時間管理。(不知道其他的時間管理理論是什么樣的,我只能說我自己接觸過的。)
我從這里知道了晨間日記,從這里開始享受到早起的美妙。我自以為是個很能寫的人,有過很多年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但那些日記,都是抒情和自我剖析性質的,往往在晚上寫,不開心的幾年寫著寫著眼淚就下來了,滴得日記本皺皺巴巴的。
寫晨間日記的那個日本人說,人的思維,夜晚想問題容易走向消極和負向,看著一天已然結束,所有的于事無補,無能為力。于是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半夜吵架會越吵越絕望,為什么寂寞的人會說長夜漫漫,卻沒聽人說過早晨漫漫。清晨萬物復蘇,人經過一夜的休息,經歷充沛,一切皆有希望。所以,我們要寫晨間日記。
我非要說一些:“一日之計在于晨”之外的話,那就是早起,享受屬于我自己一個人的安靜時光。對于一個倆娃的媽,要帶娃,要做全部的家務,還要打理一個淘寶皇冠店,對時間的需求,隨時處于饑渴狀態。睜開眼睛就是孩子、家務、網店,忙得天昏地暗,也只能勉強應付局面,哪天一不小心松懈了一環,至少要一個星期的時間,才能讓所有事情重新歸于有序。
自己的時間,是稀缺的奢侈品。所以,當我漸漸能夠偶爾做到五點半起床,聽著被窩里父子三人甜蜜酣暢的呼吸聲,躡手躡腳走到客廳,推開陽臺看到仍舊沉睡的城市,第一次發現城市的天空也有滿天的星斗,鼻子甚至聞到了大地的香味,我開心得一蹦三尺高,像欣喜若狂的孩童,又像入室盜竊得逞的賊,我居然偷來了至少兩個小時完完全無岸屬于自己的時光。
開始的那幾天,我開心得不知所措,像鬼怪附體一樣,屋里屋外瞎蹦跶好幾圈才能安靜下來。這個場景很邪惡的,假如要是被人撞見了,多半會說,這女人不是有精神病就是有夢游癥,太可怕了。可是我很清楚,我啥病沒有,是高興瘋了。
以前晚上11點睡覺算很早的,弄得孩子也跟著睡得很晚,一到晚上十點以后兩眼放光,早上起來上學,抱到幼兒園還沒醒來;天天如此,日復一日,深感愧對孩子,又總覺得一天忙忙碌碌,有干不完的活,時間壓根不夠用。每天都暗下決心改變,可是一年又一年,天天如此。去年九月份女兒開始上小學,不能再像上幼兒園那樣繼續混,每天都跟在時間后面跑,跟女兒念叨得最多的一句是:趕時間。女兒很好奇時間是誰,為什么要趕它。于是我每次一跟她念叨趕時間,女兒就會把小手攏成喇叭狀罩在嘴上大喊:時間等等我~~~,然后問我,媽媽,我們就不能超過時間嗎?
說得沒錯,反正都要花時間去做的時候,與其被時間趕著狼狽不堪,不如主動走到時間之前,搶占主動。
自從學習時間管理以后,發現整個人的心態也更加寬廣,想問題的角度更豁達。一切歸于有序,就是優美。
昨天,我看到朋友圈里有小伙伴說因為我的分享,她也開始聽時間管理一百講,在她最落寞悲傷的時候。那種感覺真奇妙,是從未有過的奇妙,有驕傲,有欣慰,有快樂,更有感動。原來,我的分享也可以陪伴別人的落寞時光,就像當初我在喜馬拉雅無意中遇到易效能一樣。這樣的喜悅,讓我情不自禁想跟所有的人分享。
清泉說:妖,有你真好。
我要做我能做的事情,讓認識我的人們都會發自內心感到有我真好。
動圖
在接觸易效能的這大半年里,我先是聽到學員分享他們的改變,在微信群里,我看到小伙伴們自發地分享自己的心得。各行各業的學員,不論是善于經營生活的家庭主婦,還是身價上億的企業家,或者是留學海外的高學歷人群,都對時間管理概念懷著由衷的尊敬和認可。并不厭其煩地反復聽喜馬拉雅一百講,購買十堂精品課,積極參加每一次線上課。時間管理,或許真的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而我也見到外一些人,為了讓別人認可自己的想法,不惜威逼利誘,倒行逆施,最后卻眾叛親離。負責給員工發工資的老板,能指揮員工做事,并用最實際的利益讓員工不得不認可他,表面敬重他,可多少人在背后其實并不心服。
這二者的區別究竟在哪里呢。
笛卡爾認為,”良知是世界上分配得最公平的東西,至少在辨別真偽的能力上,天生就是平等的“。也就是在判斷是非和真偽這個問題上,每個人不論健康殘疾,也不論學歷高低,見識多寡,貧窮還是富裕,人們心里的那桿”秤“是公平的,即使因為各種原因暫時表現出屈從,心里的天平是不會變的。一種真正能優化人們生活的方式和方法,傳播者與接受者的理念趨于一致,所以不用威逼,也不用利誘,人們也會發自內心接納,因為你認可的,也是我認可的,這才是得到人心最長久可靠的方式。
這也是我在今天上午最終決定在這個一百天踐行以后,邀約一群小伙伴開始另一個一百天最根本的原因。當然,我的私心就是,想進一步學好時間管理,真正做到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一個人走,寂寞,就多拽上同路的人墊背。
最后告訴小伙伴們,道理人人懂,可管理時間管理自己的人生,最關鍵的是要落實到生活中。許多人,飲盡天下的雞湯也過不好自己的日子,未必是雞湯的錯,而是你只顧著不停地喝雞湯,卻忘記了生活。同樣的內容,你每聽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未必是內容變了,而往往是你對生活的感悟變了。
如果你想,上帝會為你開路。
我在需要管理時間的時候,邂逅了易效能,剛剛好,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
我在誠心要做公眾號的時候,竟然發現幫助我的人早已經等在身邊,像我伸出了貴人的手。
我在需要小伙伴一起走的時候,遇見了該遇見的人。
那么,我們攜手吧,為了讓需要我們的人,在需要我們的時候,剛好遇見我們,來吧,做一件事,影響一群人,用生命,影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