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自己設限
我老公經常想讓我學一些理財方面的知識,參與下家庭的經濟安排。他有時會把每月支出情況整理給我看,我以前總覺得有他操心這些事情就好了,本能的不想考慮這些,覺得這個“太麻煩了”。于是老公就覺得,我總是不考慮他的經濟壓力。
作為一個媽媽,我有時也會像很多其他媽媽一樣,覺得老公在育兒方面付出的少一些。
其實,理財、育兒等事情,都是屬于一個家庭的事情,需要兩個人一起承擔,不能覺得自己是“全職媽媽”就覺得經濟方面理所當然的讓老公一個人承擔,作為爸爸也要參與到育兒中來,畢竟“爸爸”的教育也是對孩子有很大好處的。
2.敵人來自外部
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問題,而看不到自己的問題。遇到問題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原因歸咎在對方身上。
讓自己變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3.對時間缺乏耐心
從今年年初,深切意識到自己需要學習、改變后,我通過看文章、報課程等形式學習,但總是沒有耐心深入去思考、坐下來寫一寫。
后來發現這樣做除了增加自己的焦慮,收獲其實是不多的。
我們目前的思維模式、學習能力,都是過去很多年形成的,要想真正消化吸收,轉換成自己的東西,再應用到生活中,是需要時間的。
加入小灶群后,開始時覺得那些晨讀文章和大家的感悟讓自己的思維拓寬了,但是很快就覺得自己跟不上大家的學習進度,于是就給自己暫停了,每天只是看看晨讀文章。但只有輸入沒有輸出,吸收運用的是很少的,進步很慢。
看大家每天輸出,奕晴每天的推薦語也越來越讓我明白到,要想快速進步,必須要堅持輸出。
雖然剛剛起步,雖然現在寫的不夠好,但相信“任何時候,只要開始都不算晚”。堅持下去,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