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朋友的氣質慢慢有所不同,行業有時就像女人的土壤,會滋養出你我不同的模樣,但我的確我有時候會怕人與人長時間的交談,因為時間久了會進入無效的重復循環。
有種場的力量在朋友之間游走,我喜歡身邊某些如大地母親式的女人,她向內修煉的堅決和向外的逐漸成長,都讓我感覺這一場生命式如此豐盛。我們都在那么努力生長,拒絕貧瘠和干癟的內心。
我還想起了,那夜的交談,這個初識的人帶我去見他的朋友們,朋友間交談的話語也讓我感到驚訝,由于內容的珍貴,那些彼此對于意義的探討,所以那些稍終即逝的靈感和彼此的心領神會而覺被上帝眷戀。也為某夜,他不經意吐露的赤誠話語而被擊中,那是我未曾想到的柔軟和強大,也許那些話語來自于他毫無偽裝的欲望,所以也覺幸運。畢竟,人世間這樣的赤誠相待的時刻或許并不會太多。
曾經,我遇到過一個寫詩唱歌的男人,我為他一語中的準確性、浪子的天性和如大海般寬廣深邃的感情而著迷,這樣的男人會用文字來分析歸納對人的感情也如文字這樣條縷清楚,他帶著類似于植物般不發出聲音的感情來表達愛意,這樣的男人比我更沉靜更克制。我和他亦步亦趨,保持著一致的強和尊嚴,沒有誰承認誰的心有被誰馴服過,所以注定無法有牽絆,更別說相愛。
我現在寫下這些話,是為了人生中那些難得的類似于彰顯神性的時刻。我會到反復回味那個時刻給我觸動。
最近在學習的課題是,如何把心騰空,又如何讓別人進來。有時候覺得義無反顧,不是去疼惜自己,而是去榨干自己。說不上兩種方式誰最重要。不會歸屬于任何人,只是吸引能夠明白和辨認的人,這條路上,孤獨地散發自己的香氣。因為,和欲望的多次糾纏之后,才終究知道對于心的修煉,最終無法寄托于任何可以依附的外物。你的工作,收入,情侶,父母最終都不能代表你自己。也只有打破這個幻想再依托于它們時,才能真正收獲自由。
還記得在高中的時候,初戀推薦過一本書“恩寵與勇氣”,他無意間推薦的愛情故事,卻是我心中靈性讀物的一個巨大開啟,書中講到“活在世間,卻不屬于它”。
出現在生命中某些男人,一定意義上都帶給了我一種思想對于自由的啟發。即使最后大家都相忘于江湖,但我已經深深感受到對方的某些特質,無論好壞,都已永恒改變了我體內的某些元素。它們發酵生長,組成了新的自己。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