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已經到了平時睡覺的點,但李達還在琢磨,沒有絲毫睡意。
事情是這樣的:
上午的時候,李達接了一個電話,是兒時的兄弟——大熊打過來的。他挺興奮的,想起小時候他倆好的能穿一條褲子,這么多年沒見,不知道大熊現在怎樣了?就約著今晚喝上一杯。
李達喝了兩口小酒,就問起來大熊這幾年的生活狀況。他是帶點小得意的:自己前段時間剛升職加薪,年薪已經有了三四十萬,比以前的同學之類的優秀多了。他也想在這位許久未見的兄弟面前吹噓一下。
大熊摸了摸自己的腦門,笑著說:“也是要和老哥分享一下喜事兒,這不,公司上市的審批一通過,公司身價就漲了,高興啊。想著剛好來這邊辦事兒,怎么也要和老哥見一面!老哥,我敬你一杯,我先干!”
李達覺得自己嘴里地酒有點酸,還有點苦。但轉念一想,兄弟發達了是好事兒,哪能還用以前的眼光看人?
中午這場酒大熊喝得很滿意,就約著明天辦完事再聚一次。
但躺在了床上,李達怎么也閉不上眼睛。一閉上吧,腦海里就冒出:“干脆也去創業吧”的念頭。
他干脆推了推身邊的老婆,興奮地說:“老婆,要不我們也去創業吧。你是不知道今天中午我遇見的那位兒時兄弟,現在身價已經上億了,那……”
話沒說完就被他老婆打斷:“我說你今晚怎么愁眉不展的,原來是被人比下去了,我就問你一句:以后會后悔今天的選擇么?別急著回答我,今晚早點睡,想好了再說!”
李達太糾結,到底是繼續工作還是創業呢?
02
晚上和大熊見面時,他就說了:“老弟,看著你這么成功,老哥也想創業,但又舍不得這份工作,你說老哥應該怎么選?”
大熊將兩個的杯子都倒滿酒,說道:“老哥,如果是放在以前的我真不好怎么回答你,但或是選擇決斷多了,也有了一點小心得,你先聽聽看。
年輕的時候不知斤兩,覺得要么工作,要么就創業,總以為每個十字路口不是‘是’ 就是‘否’,非黑即白。再加上周邊信息都說‘創業好,創業賺錢’,這不,一沖動就辭職創業了。 ”
大熊停頓了一下,和李達碰了一下杯。
李達有點臉紅,他雖然經歷了不少,但還是會因為因一時沖動做出錯誤的決策。
“但是,我很快失敗了。不過,幸運地是,我遇到以為前輩,他指出了我犯的四個錯誤:
第一,思維狹隘。我只在‘是否辭職’里糾結,縮小了選擇范圍,其實我可以想想:若是拋開辭職和創業兩種選擇,能怎么辦;有沒有不辭職也能創業的機會;如果創業,有沒有選好團體,身邊有沒有可以請教的前輩……將選擇范圍進一步擴大。
第二、證實傾向。創業剛開頭還不錯 ,周圍的人都是夸獎的語言,而那些勸告的話都被我自動過濾了,我習慣收集和傾聽符合自己判斷的信息,忽略了全局。但事實上,我應該接納并證實與自己相反的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同一個信息有人同意而有人反對’,或者還可以在小范圍內試錯,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第三、短期情緒。那些憤怒的、激動的、焦躁的短期情緒會深深影響自己的決策。其實問自己一個問題就好:一時、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甚至一輩子,我會為自己這時候所做的決策后悔嗎?
第四、過度自信。老哥,你知道我的以前的性格,取得一點成就后就特驕傲,自信心爆棚,覺得凡是自己的決策都是對的。第一次創業失敗后我才明白自信是好事,過于自信就成壞事了。
當對未來走勢沒有把握時,不如多做幾手準備:如果失敗,能從什么方面將損失降到最低;如果成功,怎么能繼續保持這個勢頭;如果中途出現意外,如何保證事情依舊按正常軌道運行!
來,老哥,再喝一杯!”
李達也干掉一杯:“老弟,佩服,句句在理啊,這我要回去好好學習學習。人生除了努力還要有正確的選擇,想要活的更好,決斷力少不了啊!”
……
你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