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淺夏的五月,風懶人困。滴答了一夜的雨,洗凈了飛揚的塵土,空氣清新了許多。清晨起床,陽光普照,使勁地吮吸著這柔輕而不單調,秀麗而不濃馥的五月花草香,頓覺精神為之一振。
? ? ? 真是個出游的好日子!
汽車迂回在半山腰上那玉帶般泛著青光的瀝青路上,曼妙的風掠過車窗,長發便悠然飄飛,有種迎風憑欄之感……歡快的車,歡快的人,一派歡快的氣氛!
? ? ? ——白桑,我們來了!
? ? ? 不到半個小時,“雷峰埡隧道”幾個大字就赫然呈現于眼前,白桑便真的到了。穿過隧道,涼氣撲面而來。兩邊的樹木隨心所欲的生長著,沒有約束,那種率性而為的生長讓人感覺仿佛走進了原始森林;它們又像被誰統一指揮著,干干脆脆地后退,毫無一絲的羞澀、扭捏和拖泥帶水!
? ? ? 今天出游的目的地是白桑高源的茶園。白桑扼鄖陽區江北之咽喉,自古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故也有“白桑關“之稱。也因是母親的娘家鄉鎮,便對白桑格外的上心。打小就聽母親說過,白桑關分上街(gai)頭和下街(gai)頭,往往雞叫頭遍從上街頭動身,走到下接頭天已大亮。那時就很好奇,總想著啥時候親自去走一趟,可一直沒有實現這個愿望。后來,在我的印象中,一直以為白桑的街道應該是很長很長的。
? ? ? ? 到高源是不必走到白桑街上的。大約離街道還有一里路,汽車便向左拐進一條鄉道。為體會山間的民風民俗,我們下車步行。五月是繁忙的季節,各家各戶的道場上鋪滿了已經脫好的麥粒,黃燦燦的,微風徐徐,送來談談的麥香。放眼望去,大片的田地里,有的已經割空,只留下矮矮的麥茬兒;有的仍是麥浪滾滾,風過處,一層一層的疊起。收獲的季節到了,農人們個個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戴著草帽正揚麥粒的大哥還幽默地同我們打著招呼。大家紛紛舉起相機,記下這溫馨的時刻。
? ? ? “茶園呢?”同行的文友可能是著急了,“慕名來看茶園的,為何還不到?”
? ? ? ? “在山里頭呢,過了高源水庫就到了?!鞭r民大哥笑著告訴我們?!嬗蟹N“養在深閨人未知”的感覺!
? ? ? 說話間,高源水庫便蜿蜒而至。那是一彎不大的水域,清清亮亮的,是青山的倒影還是它原本就水清?抑或是二者互相輝映?無從考證。但那潭靜如處子的水庫,溫柔、賢淑!“也只有這樣的水庫才能配上高源的清茶!”我暗暗地想。
? ? ? 循著高源水庫向里走,一畦畦碧如毛毯的茶地終于肯露面了。她們鑲嵌在高高的山坳里,沐浴著五月的朝陽,閃著七彩的光,直晃人眼。霎時間,“凝脂”、“青翠欲滴”之類的詞語便涌上心頭。正欲抬腳上去一睹芳容,卻被當地的老鄉拉?。骸敖銉?,喝口茶?!币晃淮┯杏≈嗷ù梢路拇笊┙凶∥摇τ哪橗嫞p手遞過來一杯香氣撲鼻的清茶。都說高源民風淳樸,百姓好客,可真不假!拗不過她的熱情,我連忙雙手接過這杯清茶,緩緩送至鼻前,使勁地嗅著。頓時,一股清香便不由分說地直鉆進鼻孔,竄入心脾,所謂“沁人心脾”也就如此吧,我想。干凈透明的茶杯里,青絲絲的茶水微微蕩漾著。有些茶葉樹了起來,直著身子,隨著茶水的微漾,仿佛開始了它們的舞蹈!啜上一口,那個滋潤??!——心頭如初春原野上的嫩綠,清爽嬌柔;又如微風拂過麥浪,滌蕩起伏;更像夏雨,酣暢淋漓……輕輕把玩,細細品味,真不敢相信,這自然的造就,人為的加工竟能醞釀出如此甘美的尤物!是集天地之精華,日月之光輝嗎?
? ? ? ? 正欲上山一探究竟,《高山流水》的古箏曲就傳入耳際——那邊正在表演茶藝。一張古香古色的長桌,一把青花瓷茶壺,一套青花瓷茶具……美麗的茶藝師姑娘,一襲青花瓷旗袍,一雙纖纖素手,略帶微笑的文靜溫婉的面容。“白鶴沐浴”、“烏龍入宮”、“高山流水”、“春風拂面”、“關公巡茶”、“韓信點兵”、“賞色聞香”、“品啜甘霖”,六道工序,道道嫻熟。柔美的力道,圓潤的動作,伴著裊裊的古箏琴音,酣暢流利的茶藝表演贏得了眾人的熱烈掌聲!游覽者紛紛拍照合影,為著這茶鄉的美麗姑娘,為著這香氣四溢的清茶!
? ? ? ? “上山嘍——”不知誰的一聲吆喝,舉著花傘、戴著太陽帽、太陽鏡的游客們,順著茶地兩邊已修好的棧道魚貫而上。遠遠望去,仿佛給這綠色的茶園鑲上了兩道滾動的花邊兒,扭動著、游曳著,灑了一路的歡聲笑語。
? ? ? “溪水清清溪水長,溪水兩岸好呀么好風光……”老遠就聽到李玲玉那甜甜的《采茶舞曲》,細心地主人在山頂放置了一個大的音響,又為茶園增添了不少的韻味。
? ? ? 尋著歌聲,上了山頂。放眼望去,整個竹篩形的茶園盡收眼底:一畦畦、一壟壟、一行行,整齊劃一;綠、厚、密,仿佛給大地鋪上了一床床綠色的毛毯;中間呈縱行,四周呈橫行,真有點竹篩的味道。茶園里零星地點綴著幾朵移動的花兒——那是來回穿梭著采茶的姑娘。她們一律身著藍底白花兒的采茶服,與整個茶園融為一體,乍一看,疑心自己入了仙境。不是嗎?這景象不就是藍天白云的倒影嗎?便想起了了老家云彩山上的伏山茶園,每每晴初霜旦,霧靄沉沉,置身其間,猶如騰云駕霧,飄飄欲仙。可惜來得太晚,若太陽還未過山頭上來,那一定也是“云霧漫山飄”,再加上這茶園的采茶人……是否有種仙女駕霧下凡之美感?
? ? ? 走進茶園,幾位熟練的采茶姑娘格外引人注目。她們個個面帶微笑,一臂挎竹簍,一臂不停地在茶樹上來回游動??此麄儾刹?,不像是在勞作,倒像是在精心編織一件可心的工藝品。隨著手臂的不斷屈伸,那一芽一葉的鮮嫩茶葉便乖乖地跑進她們的竹簍。不大一會兒,便鋪滿籃底。那一個個的精靈,被采茶女子馴服,像一群調皮的娃娃,擠擠挨挨的簇擁著。我忍不住伸手去摸它們——好柔、好潤、好嫩!
? ? ? “茶葉是嬌嫩的東西,不能太粗魯!”采茶姑娘告訴我,“采的時候要凈手,要用食指和大拇指的指斗去捏……炒茶的工序也很復雜。揉茶必須是人工的,力道要輕柔,要均勻,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天啊,以前只曉得茶葉賣得貴,還不知道這里面浸潤了采茶人、制茶人多少的智慧和心血!忽然間就對這毫不起眼的芽芽兒肅然起敬了。
? ? ? ? 同行的人們也紛紛摘下帽子,像模像樣地采摘起來,不一會兒便是一帽窩兒。我也閑不住了,遵照采茶姑娘的囑咐,采了起來??赡切┎枞~兒像在跟我捉迷藏,東躲西藏的,半天才夠一小把。一株株茶樹,由根部到頂端,一律是:老綠,蒼勁;淡綠,有力;嫩綠,蓬勃……老的、壯的、幼的!生命的呈遞,新陳代謝的延續,使茶園有了整體的漸變色。那芽尖呢?它們總是站在頂端,飽飲日月之精華,匯聚風雨之靈氣,集自然造化于一身。它們身上承載著整株茶樹的精神氣兒,怪不得喝起來那么的舒心潤肺!
? ? ? 走著、看著,說著、笑著……不覺已是中午。陽光暖暖的、柔柔的,照的每一片葉子都仿佛要滴下水來。該下山了,我們收起相機,拾級而下,四周的棕樹高大挺拔,也隱隱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高源茶香味的獨特秘密也許就在這里了。
? ? ? 下了山便是農家風味的酒店。熱情好客的高源人早已備好酒席等著了。老天也來湊熱鬧,竟下起雨來。噼里啪啦,好個干脆利落!匆忙躲進臨時搭建的帳篷才發現,酒店門前竟靜靜地流淌著一條窄窄的小河,橫跨河面的是相隔不遠的兩座小拱橋,小拱橋兩頭連著幾戶人家?!靶蛄魉思摇蔽覒岩勺约鹤哌M了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舉著傘,站在拱橋上,又想起白娘子與許仙的初次幽會——他們是否也是慕這高源的茶而來?……太美了!
? ? ? ? 該返程了,大家都有些戀戀不舍。舉相機、端茶杯、話茶園……讓記憶永遠定格在這一刻。詩意白桑,茶香高源,我愿長醉不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