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觀察自己?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記錄,從各個方面觀察你自己,從而了解自己,掌握生活的方式。
觀察包括了生理和心理狀態,生活和工作等等各個方面。
其實不只是「記錄」這一個行為,就我而言,這更像是一種心理狀態,在記錄以外的時刻,也要時刻觀察自己。
2、為什么要觀察自己?
因為這是幫助你做出一切決策、解決大部分問題的源頭。
「大多數人都是不了解自己的」,你一定聽過這句話,但是你真的想過自己有多不了解自己么?
你吃多少是七分飽,什么時候會吃撐?
什么情況下會爆痘?吃辣還是吃甜?
每天睡多少個小時就足夠了?
什么時候會心情好?喜歡怎樣的天氣?
什么行為可以幫助你排解壓力?
什么氣味是你喜歡的?
有哪些不好的習慣,需要在做事情前先提醒自己一下?
為什么討厭那個人?
每天的時間都花在哪里了?
這些問題看似很小,但是延伸出去,就是影響你生活和工作、社交的關系。
比如,你每天從早學到晚,覺得腦子都要爆炸了,但是卻越來越焦慮。
你把這件事歸咎于自己太笨,但是如果你有進行每天時間軸的監測,就會知道自己的效率到底有多少,是杞人憂天還是真的要再專注一些。
再比如,如果你知道自己遇到陰雨天就會焦慮,同時又知道聞橘子味香氛會讓你有安全感,那你就可以在陰雨天提前給自己準備好橘子味的東西。
這樣,如果在這一天有重要的會議、約會,就不會因為心情的波動而產生影。
這些都是很簡單的事情。
就我自己而言,自我觀察的大半年,讓我摸索到了適合自己的體重管理方式,從而可以在發胖的時候不難焦慮,在需要減重的時候不會手足無措;
讓我了解到自己吃什么、吃多少會爆痘,會長閉口,從而可以在嘴饞的時候給自己一點余地,在想要放肆的時候有個警戒線,在第二天有重要活動的時候懂得要克制什么;
讓我知道自己每天只需要6個小時左右的睡眠,睡覺超過9點就會一整天狀態不好。
倒不是這樣以后就不會賴床,而是賴床的時候心里知道,我不是缺覺,我只是賴床。
也不會睡覺超過9點,除非我想好了這一天要當個肥宅;
讓我知道了自己大致的工作效率,從而在想要玩耍的時候心里有個譜,也方便安排工作內容,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給自己想得太多了。
而「觀察自己」能帶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它能幫助你形成自己的判斷標準。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別人成功的經驗,哪怕有99個人復制后都同樣成功了,用在你身上也不一定可行。
而如果你不夠了解自己的話,會很容易把這個過錯歸咎于自己。
而不是方法選錯了,從而產生對自己的負面評價,這就很可怕了。
了解自己,是一切的根源。
而我寫這些是想告訴你,重要的不是我通過觀察自己之后變得更自律了(雖然也的確更自律了一點),而是通過做這件事,我的心里有了尺度,可以對自己的生活產生清晰的把握。
我依舊會放肆會頹廢,會有事情完成不了,但是我會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更從容,不會因此而責備自己,也不會因為別人的話而輕易否定自己。
因為我很清楚,我是怎樣的我,哪怕慢一點,也在慢慢向自己更想要的方向改
從容,堅定,不害怕。
另一方面,了解自己,才能幫你想清楚那個重要的問題:「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
這個問題向前推一步,是你真正擅長的是什么,做什么會讓你產生成就感,做什么會讓你開心。
如果不弄清楚這些事,就永遠找不到你的熱情所在。
我不敢說找不到這些事會讓你無法過好這一生,但是如果說人活著一定要為了點什么的話,那「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應該是最沒有錯的答案。
對我而言,人生只有一條路,就是去做你想做的事。
找到了,就努力去做,做不做得到是另一件事;如果沒有找到,那就去找,哪怕要找一輩子也無妨。
而最好的尋找辦法就是通過觀察,幫助自己了解這件事。
如果你認同上面的任意一點,下面的干貨一定會對你有用。
3、怎樣觀察自己?
兩件事。
第一,用本子記錄;
第二,養成留心觀察自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