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說:我喜歡對一個故事顛三倒四地寫。我不知道有多少故事值得我們去寫,但知道一個好故事值得我們反復寫。
這是我第一次讀麥家的作品,也是第一次讀諜戰類的小說,準確來說這是一本紀實回憶錄。
書中作者分了三部分,而這三部分其實都是在講同一個故事,就像作者說的一個故事值得反復寫,顛三倒四地寫。
上小學的時候我記得老師說過,寫作文不要把一件事情翻來翻去地寫,寫的沒什么亮點。
看完這本書之后,我才明白不是一件事情翻來覆去地寫就會沒亮點,而是我們根本不會在同一件事情中找出不同的亮點。
那么我們再通過我筆下的文字來看看麥家是如何敘事的。
首先第一部分講到“西風”。開始就進入了故事情節中,故事本身屬于懸疑風,所以會本能的跟著作者的思路去猜測“老鬼”到底是誰?
那老鬼是什么人呢,Ta是共產黨方面的地下黨。老鬼能直接看到汪偽政府收發的密電,所以他們就將最直接有關系的五個人“抓”了起來。
分別是,剿匪大隊長吳志國,軍事機要處處長金生火,軍機處譯電科長李寧玉,張一挺司令的秘書白小年,最后一個是李寧玉的科員顧小夢,總共三男兩女。
那么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老鬼,日本特務員希望他們互相指證,或者來自首,這樣就會從輕處理,話雖這樣說,可是真正的老鬼能做到這個位置的,已經講共產黨的信仰根植于骨髓,怎么可能輕易服軟。
所以在指認的過程中,吳志國和李寧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有了不同的解釋,所以老鬼肯定是這兩個之中的一個。
吳志國被最先懷疑,因為他的字體跟老鬼發出去的密電字體是一樣的。
可是經過了一番嚴刑拷問他還是不承認自己是老鬼,這也正常嘛,畢竟他不是老鬼,讓他怎么認。
最后在幾個人中經過了一系列審問,李寧玉自殺后,老鬼終于現身,就是李寧玉。
李寧玉最后通過一幅畫把情報傳遞了出去。
到這里,我們以為故事就該結束了,或者我本以為故事不可能這么快結束,因為一個懸疑小說來說,應該用整本書的節奏來向我們揭示誰才是老鬼。
這不是按常理出牌的小說,所以它真的很快就告訴我們誰是老鬼。剛開始我以為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可是接近西風的尾聲才知道,這個故事是有真人講述的。而講述者是李寧玉的哥哥潘老,原來這些人物這些故事是真真切切存在的,這就比虛構小說有趣味多了。
然后正如作者寫的,西風引起了東風,來了一場跨越海峽兩岸的對話。
在作者完成西風寫作部分之后,當事人顧小夢讀到了這個版本,嗯,據她所說這個故事不是正確的版本。
而唯一知道事實的只有她一個人。她推翻了潘老的說法,李寧玉是老鬼,可是最后傳遞出來情報的不是李寧玉的那幅畫,而是她顧小夢。
通過顧老的講述我們知道原來顧小夢也是地下黨,不過她是屬于國民黨方面的。
李寧玉最后猜到了這點,軟磨硬泡略施伎倆讓顧小夢想辦法把情報傳了出去。
潘老和顧老兩個人所講的故事有點出入,但總體的細節都是沒問題的。李寧玉是老鬼,情報也安全的傳了出去。
在最后“靜風”一部分,作者將不同人物通過多種細節來詳細描述。結合西風、東風、靜風三個方面,一個完整的故事,以及人物特征展現在人們眼前。
不同的寫作風格,更能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也更全面有條理地敘述故事的發展。是值得一讀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