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冷的夜,獨坐書房,茶香慢溢,手握《禪與教育》,細細品起來,很快就被書中的禪意所吸引,一宗宗禪門公案,一句句禪意偈語,作者都能和當前的教育聯系起來,足以使人頓悟,醍醐灌頂;對于當前教育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作者沒有驟風暴雨的疾聲大喊,而是用禪意娓娓道來,但足以振聾發聵。不知不覺的已是深夜,讀到教師應該修煉一顆“柔軟心”時,我特別有感觸,不由得想起下午的一件事:有位姓孫的年輕班主任在我辦公室內大倒苦水,原來他班里的有個“惹事精”學生。這個學生幾乎天天犯錯,極大的影響了班級成績。雖然各種管理辦法用盡,效果卻不明顯。他深受其苦,郁悶的不得了。說道痛處,更是發恨說:“這樣的學生我是沒有辦法了,愛去哪兒去哪兒吧”。我知道他說的是氣話。看到那憤憤的表情,我十分理解這位年輕班主任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我遞上一杯茶,讓他坐下慢慢聊。我問“你現在十分恨這個學生吧”,孫老師點點頭;我又說:“如果過了十年,你再見到他,你還會這么恨他嗎”?也許問的有點突然。孫老師遲疑了一會說:“可能恨不起來了”;“如果你退休以后,他攜妻帶子去看望你,你還會記得他上學時犯的錯嗎”,他搖搖頭。我說:“那時你肯定不會記得他上學時是多么的頑劣,身上有哪些缺點和錯誤,也許你只會激動的流淚”。他點了點頭,然后如釋重負的走了。相信我的這些話會帶給他一些思索,會給他的工作帶來些許變化。<br>看到孫老師離去的背影,我想起了自己剛參加工作時的情境 。那時候年輕氣盛,往往是借著“愛”的名義,對孩子的錯誤報以驟風暴雨般的批評,目的就是為了樹立自己所謂的“威信”,能管住學生,取得一個好的成績。結果弄得是孩子累,自己更累。直到有一次帶著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外出參加文藝匯演,使我改變了許多。那個參加匯演的節目我們苦練了很久,但在臺上,可能由于緊張,結果學生發揮失常,影響了成績。從比賽現場出來,心里堵得慌,我陰沉著臉,沒有理學生們。幾個學生也是面面相覷,不知所措。一會一個孩子拿著串糖葫蘆到我面前怯生生的說:“老師你吃串糖葫蘆吧,媽媽就給了我買一串的錢,你吃了不要生氣了”??匆娔莾龅猛t的小臉,我的心里一下子就軟了,不由得淚流滿面,多可愛的孩子啊,這點失誤算什么呢?他們也盡力了。本來他們已經很傷心難過了,我不但沒有安慰他們,還要去傷害他們。和他們安慰我的行為比起來我的所作所為簡直可以用殘忍來形容了。<br>從那時起,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修煉一顆“柔軟心”。柔軟心是什么,我也說不清楚,但我覺得應該包括謙卑、善良、同情、悲憫,能包容、善妥協、能退讓。有了一顆“柔軟心”,一副“寬容懷”,就會經常被孩子的點點滴滴所感動,就會理智的對待孩子的缺點和錯誤。這也是我們教師獲得幸福的前提。我們笑、我們哭、我們快樂、我們悲傷、我們幸福,我們痛苦,都是以為我們有一顆柔軟心。? ? ? <br>有人說,教育是中年人的事業,我也認同這個說法,現在的我得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對孩子“嚴”起來了。人到中年,都已為人父母,都感受到生命的艱辛和不易,在從事教育的時候,他們自然會融入自己養兒育女的經驗和情懷,用父母般的悲憫和憐愛去理解學生、體諒學生。這種理解和體諒,會讓他們更加寬懷,更加慈愛。<br>剛開始教學的時候,對成績糟糕的學生,少不了批評、指責、甚至惡語相向、拳打腳踢。我們似乎更容易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其實他們也不容易。上課他們又聽不明白,但是仍然做出一副積極向上的樣子,他們還得堅持,還得忍耐,你說,他們容易嗎?我們應該懂得,鵝卵石的光潤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br>修煉一顆“柔軟心”,我們就不會偏見、不會暴怒、狂躁。不會莫名的大光其火,我們或許就能更接近學生的心靈,感覺到他們的心跳和溫暖,最終與他們心心相印。真正的教育應該是溫潤的、柔軟的。有了“柔軟心”,你就有了獲得幸福的前提。大家處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讓大家修煉一顆柔軟心,確實很難,我說這些也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之嫌,我也做不到,但我們至少應該知道。
2018-04-03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