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聽了一個有關“原生家庭療愈”的微課,主講人是著名薩提亞家庭治療導師周美言老師。在好幾年前,我買過一本名叫《薩提亞冥想》的小書,這本書強調內在和諧,每一篇文字都在溫暖的氛圍中,引導人進入冥想狀態,通過冥想,達到治療身心的效果。
家庭其實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我們每一個人,不論多么強大,都曾經是一個弱小的嬰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需要來自家庭的照料,需要父母親無條件的接納和愛。然而大部分的家庭都存在缺憾,我們很難在十全十美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所以,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帶有原生家庭留下的創傷。
我們將在未來的人生路上不斷重復童年時未能滿足的需求,它影響著我們看待外在世界的態度。
“你的恐懼來自于哪里?”
“你的憤怒來自于哪里?”
“你的孤獨感來自于哪里?”
所有這些情緒產生于原生家庭,并在以后的人生經歷中不斷強化,變成一個自我局限的信念。
如果我們是一粒種子,從一個小嬰兒的狀態開始成長,最健康的狀態應該是探索自我、欣然接納自己,順應天性,長成自己最本真的樣子。是太陽花的種子,就開出太陽花,是蘭花的種子,就開出蘭花。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認知都出現了偏差,自卑自己為什么是一朵蘭花,開不出太陽花來。如果自己是一朵蘭花,還有人會愛我嗎?
面對這些刻進潛意識的舊日傷痛,如何破呢?
周美言老師給出的答案是兩個字:面對。面對意味著你要全心全意臣服于當下所經歷的感受,誠實的面對自己的舊日傷痛,認識到自己其實是有另一條路可以選的。
此外,當自己有不太愉快的感受時,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或者身體的某些部位,進入片刻的冥想狀態,也是很好的方法。
我們都是散落在人間的一粒粒種子,完美而自足,你的一切需求在你的內部都可以得到滿足。
回頭看看我們的來時路,它幽深卻意味深長,舊日隱痛帶給我們一個機會,去治療我們自身,并在這個過程中真正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