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初識都是美好的因緣際會,相知一生是緣,相愛一世是情,相守一生是福,在錯綜復雜的感情世界里,唯有友情能夠橫亙在物欲橫流的現實世界中歷久而彌新。我們總是偏執的希望時間永恒停留在美好瞬間,但日子依然會絕塵而去,悄然無痕。不管時間怎樣流逝,生活就在那里,不遠不近;不管生活多么艱難,人生就在那里,不離不棄。我想除了快樂,我們別無選擇。
曾幾何時,我們背負著理想的行囊踽踽獨行人生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用理想的執著抵御現實的無奈,然而過了而立之年的你是否還在用年輕冠冕堂皇的轉移自己對事業和理想的輕率承諾,是否已然接受了理想照進現實的落差和無奈。的確我們走了很遠,以至于忘了自己為什么出發,常常辨別不清自己是在夢中生活,還是生活本身就是在不停編織一個五彩斑斕的夢。初心不改,莫忘初衷,是對執著人生的最好詮釋,然而我們卻早已習慣在生活的重壓下不斷完成反轉,忘記了聆聽自己內心最原始、最空靈、最真實的聲音。不得不學會帶上各種面具,前篇一律的笑容和程式化的交流,當你摘下面具,是否依然淚流滿面。其實你永遠都是精彩的自己,只是太在意成功和失敗,太在意別人的贊同和認可,以至于自己總是在別人都背影籠罩下尋找模糊的影子。“我們學著只爭朝夕,人生苦短,道路漫長,我們走向并珍惜每一處風光。”那么做真實的自己,快樂的自己無疑是美滿人生的唯一捷徑。幸福是多元的,關鍵在于參照物的選擇,尺度決定高度,有時自己想一想沒有痛苦的消極感覺其實就是幸福。只要你尊重自己內心的選擇,心中有愛,眼里便會有彩虹。只要你選擇快樂,堅守幸福,痛苦就會離你很遠,所以快樂就是幸福。
愛情是世間美好的情愫,不管你怎樣回避,人生永遠無法繞開這個纏綿了華夏民族5000年的亙古永恒話題。愛情無關風月,無關風雅,無關多少,無關早晚,只關乎有無。愛情沒有明確界限,沒有固定模式,當白娘子和許仙尚且能夠攜手共結連理,人妖在愛情上尚能殊途同歸,便鐵證了人們對真摯的愛情是包容的,充滿期許的。所以不管你身處何方,芳齡多少,愛情永遠不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只要你敢于去愛,敢于接受愛,心扉敞開了,愛情還會遠嗎?當孤獨高傲的張愛玲在“惟愿歲月靜好,現實安穩”祝福中近乎偏執的愛上了胡蘭成,也為此背負了很多隱忍和罵名的時候,我明白了愛情是可以忘乎所以的,選擇即意味著放棄,他選擇了愛情,便放棄了自由,也隱忍了背叛,愛來了,她傾情付出,愛走了她絕塵而去,這就是愛的全景展現。然而,對于大多數人愛情都沒有那樣的波瀾壯闊,卻在點滴平凡中詮釋真意,生活其實更多的是波瀾不驚,愛情亦然,能夠走到一起的兩個人是社會關系的再造整合,你接受了一個人,也就接受了他的整個社會關系,所以人們本能的選擇慎重和排斥,但是不選擇接納又怎么知道誰會是真正適合的呢,因此選擇的過程是不斷發現和否定的過程,也是接近發現愛情擁抱幸福的過程。我始終堅信愛情與感動結伴而行,真正的愛情能夠讓你每天維系感動,在這個意義上講感動是愛情保質期的有效防腐劑,所以對你好才永遠是選擇愛情的最高準則,隨著社會呈現的紛雜和價值取向的多元,人們賦予了愛情太多的道德綁架標準,其實愛的真意不外乎就是兩情相悅,相敬如賓嗎?如果非要把愛里面夾雜太多的東西,那么婚姻終究會將愛情埋葬。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所以唯有感情是永恒的。何況世間就沒有絕對的完美,真正的完美是雙方彼此接納對方的確定,用自己的完美包容對方的不完美,生活就會呈現絢爛。我覺得生活是公平的,能量守恒定律是客觀存在的,你失去多少,你就會得到多少,除非你自己選擇塵封,如果一味的活在過去,那么未來的美好又怎么能夠抬眼相望呢。從現在起,如果你身邊愛人在,請牽起她的手,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信念駐守幸福;如果你還在等待或追尋,請你張開雙手,敞開心扉,去勇敢面對即將到來的幸福,我堅信只要我們執念愛情,幸福就不遙遠,所以堅守是幸福。
社會是人的集合體,也是矛盾的集合體,所以與人相處是門藝術。作為80后的一代,我們在近乎溺愛的成長環境中被賦予了自私、狹隘的人性特質,或許與當前環境下殘酷的競爭現實有關,我們更多的選擇冷漠和自私,社會就在這樣的無序中上演著道德淪喪。誠然,這個社會除了父母,沒有誰對你的好是理所當然的,因此當一份真誠和友善不期而至時,我們除了感激接納別無選擇。然而我們往往是把寬容給了陌生人,卻唯獨把不滿表達給了身邊親近的人,我覺得這至少是人性的陰暗。其實微笑往往有著很強的生命力,沒有誰會本能的拒絕善意,所以要想生活在真誠中,除了真心以對我們別無選擇。每個個體都會有生命的劣根性,我們不能苛求每個人的行為模式都能符合自己的思想預期,因為期望與失望往往是一體的,當你的預期沒有滿足時,失望就會不期而至,索性我們就以包容的態度去選擇原諒,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他的不易和困境,我們就會明白,世界上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必須如此,這些無非是自己強加對方的苛求,友誼和愛情永遠是無需考驗和無法考驗的。當然一味妥協和隱忍換來的和諧終究不會長久,自己要始終保持自己獨立,對好的人真情相待,對不喜歡的人保持距離,做快樂開心的自己,所以寬容就是幸福。
最近看了一篇博文,他告訴我們體制內的最好狀態是:“永遠保持隨時可以離開而且離開之后能比現在過得更好的能力。”我一直深諳這個道理,他告訴我們要始終葆有危機感,回顧自己也經歷了央企和銀行的歷練,如今成為了一名公務員,我所追求的不是不安分,我是想通過不斷地職業歷練尋找到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什么才是適合的。我覺得收入不僅僅包括你的貨幣收入,也包括你的精神享受和滿足。一眼望到底的人生不是美滿的人生,當然我也不倡導頻繁的更換工作,我強調的是一種職業能力而不是不斷嘗試的經歷。我覺得每一次選擇人生軌跡就會發生改變,你只有擁有選擇權才會把握人生的主動權。在社會經歷劇烈變革的時候,或許不會再有一勞永逸的光鮮職業,職業間的分歧正在弱化,所謂的體制內無非是固有群體人為割裂的職業劃分,讓他們能夠在所謂的體制內固步自封,躺在過去的光環中自我陶醉。社會正在以一種更加公平的姿態提供我們多元的選擇,前提是你必須具備不斷提升的素質和眼界,因為未來我們無法把握,只能左右自己,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學習,特別是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不進則退。何況在體制內已經沒有優勝劣汰的憂患意識了,因此當變革來臨,很多人除了抱怨別無所能,沒有一成不變的定律,也沒有永遠維持讓人艷羨的職業,你能做的只能是讓自己趨于完美,讓自己永遠能夠把握潮流,永遠保有能夠選擇最好職業的能力,所以上進就是幸福。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很多時候是在用透支健康達到人生和事業的輝煌,這無疑是社會功利化下的本末倒置。成功沒有絕對的定義,你即使再努力也很難取得壁立千仞,我為絕頂的成就,成功很難具體衡量,而健康確實有數據可考的,這個意義上講成功是相對的,只有健康是絕對的。所以談到健康,又無法回避自己內心的坦然和淡定,因為只有心情愉悅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智和體魄,所以從現在開始,大家就要早睡早起,心情愉悅每一天,讓健康成為幸福人生的堅強基石,所以健康就是幸福。
每個話題都歸結幸福,因為幸福是快樂人生的題中應有之意,也是朋友間最樸素卻不乏真實的祝福。說到朋友,我覺得他永遠都是那個你幸福時選擇離開,你痛苦時榮辱與共的守候者。同心而共濟,始終而如一,惟愿友誼地久天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