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張小寶
定義問題->分析原因->解決問題
這其實也是金字塔原理的一個使用場景。
道理很簡單,所有人都聽過。但是一年前的我卻也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
1、錘子和孔洞的故事
你找A借一個錘子,A說沒有。
你又去找B借,B也說沒有,你正準備走。
B問你:你想要做什么?
你說:我想要在墻上打個孔。
B說:雖然我沒有錘子,但是我這有個電鉆,也許你能用。
你需要在墻上打個洞,這是一個需求或者說是你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墻上沒有洞",而錘子只是一個解決方案。
有的時候我們迫切開始去做一些事情,看似是種種解決方案,但是我們自己都沒有明確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比如電鉆。
如上面的例子,其實在墻上打個孔也是一個解決方案,而我們的遇上的問題又到底是什么呢?是家里沒有晾毛巾的地方還是什么?
我想寫系列文章,“百種思維模型”,就是一個我要做的事情。但是我的需求是什么,我想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呢?
我的問題是,如何在遇上各種問題的時候能有智慧的去解決?
將想要做的事情,定義成一個問題,這不僅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2、案例
關于工作,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看似很忙,但沒有成績,其實是因為我們的工作沒有目標,沒有目的。
這個時候需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所謂的目標,最好問自己一句,我們現在做的事情能解決我們的什么問題?
解決了我們所遇上的問題是否能給我們帶來成績?
定義好問題也便于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真的可以解決我們遇上的問題?是否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我們遇上的問題是否真的值得我們去花費時間解決?
3、與其他思維模型的聯結關系
定義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一個清晰的概念,這是拔開迷霧的瞬間,是消除模糊的方法,讓自己排除雜亂看見本質的方式。
每定義關于思維方式的一個問題,都可以為自己建一個解決方法的房間,為我們多元化思維去填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