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生,遇到愛并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世界上最無奈的事情,就是好像明明什么都沒有做錯,卻承受了根本承受不了的創(chuàng)傷!
書名:《尋找百憂解》
作者:陳百憂
一本精神病醫(yī)生的診療手記,記錄了12個精神病人最癲狂和最暗淡的真實故事。
患有精神分裂癥的14歲女孩思琪,把自己封閉起來,從不說話,卻被狂躁癥病人春姨治愈。
章大爺自~殺60年,生活在不想活的世界里,卻有位為他守護60年的愛人,他們活在自己的秩序里。
有些事本來就沒有答案,被領養(yǎng)的女孩王瑞軍只為找到親生父母,在回答“我是誰”的路上越走越遠。
精神病患者大多遇到的是隱瞞、冷漠、輕視、誤解,或者被欺凌、侮辱,甚至是傷害。之后受到特殊“照顧”,或冷眼相待,或排擠孤立。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期待效應”,意思是,你覺得事情會變好,那事情變好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反之亦然。
站在高處,老想著掉下去,腳底就軟了;對需要你幫助的病人,老覺得不會好轉,他就真的不會好轉了。
有個心理醫(yī)生也這么說:“在病院里,越當他是普通人,他就越可能是普通人。你如果當他是病人,他就永遠都是病人。”
所以遇到事情樂觀對待,所有的事情都會朝著我們想象的那一方面發(fā)展。
讓我們珍惜自己,善待他人,與世界和解,方能求的內心的平靜。
有人問作者會嫁給一個精神病患者嗎?作者的回答是:“清華大學之所以會錄取錢鍾書,不是因為他數(shù)學只考了14分,而是因為他語文考了100分。我不會因為一個男人有沒有精神病史決定嫁或不嫁,但我會因為一個男人足夠愛我嫁給他。”
題為《尋找百憂解》,這世界應該沒有百憂解,如果有那一定是理解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