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好!
我是日記星球177號星寶寶熙怡(yaya),我正在參加日記星球21天蛻變之旅,這是我的第83篇原創日記。
同時我也是家庭大學的學生,即是學習者,也是傳播者,以己之力,宣傳教育,讓更多人更加幸福!
我還在荔枝FM1552834等您來收聽,現在分享的是《兒童愛之語》,歡迎前來!
很開心能與您相遇!
昨天參加一小姑娘的生日會,發生了些不愉快的事,我在旁,瞬間能明白,小陳媽媽越了小迪的界,可悲的是,小陳媽媽覺得她在幫小迪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是對的。
讓小陳媽媽不愉快的源頭是她孩子一出現,不知怎的,被那些女生排擠,這中間發生什么,我不清楚,只知道她突然罵了她孩子和那些女生,她孩子哭了,另一家長把她孩子趕緊帶出去,還有一位家長出來緩解氣氛,我在一邊看著,說真的,這突如其來的一場罵,我也在蒙圈中。
這事結束后,孩子們跟著生日的安排,出去活動了。我們幾個家長也沒說小陳媽媽,畢竟,也許,我們覺得,她覺得她孩子被排擠,讓她心里不舒服。
等孩子們回來做下一個項目的活動時,有幾個女生說話大聲了,她們邊玩邊做活動,突然,小陳媽媽對小迪說,“你是學霸,我印象中你是溫柔的,某某大聲說話我理解,你怎么也這么大聲說話?”小迪莫名被這么一說,當然反抗“誰誰誰還更大聲呢?”立馬氣氛不對勁,小陳媽媽緊跟著說“我從不背后說人,你說的誰誰誰,她沒來這!”小迪也掛不住了,直接轉過頭和生日的姑娘說“下次你請她們,我不來了。”不得了了,這句話觸到小陳媽媽了,開說了。小姑娘掛不住了,說了聲“我去洗手間”,接著全部姑娘都出去了,只剩下我們幾個家長,小陳媽媽開始和我們解釋她為何要那樣說那孩子。
在這場看不見的硝煙戰場中,我明顯看到,小陳媽媽的越界行為。
首先,小迪大聲說話,的確沒影響到誰,開心嘛,而且不是她一人這樣說話。只是小陳媽媽心里不爽,可能小迪大聲說話,她覺得影響到她了,再者,小迪之前和她孩子有發生過不愉快的事。
第二,小姑娘開心時被突如其來的一場話語所“襲擊”,反抗也是情理之中,卻把小陳媽媽的怒氣提升上來了。
第三,小迪父母不在場,小陳媽媽開始替她父母來教育她,她覺得她做的事理直氣壯,也是對她好。
第四,明顯的越界言行,小陳媽媽渾然不覺,我們在旁的幾個家長,沒有一人參與,是因為一開始我們不明白,等我們知道什么事時,孩子們全都出去了,我心里也清楚,小迪受不了了。
第五,小陳媽媽的孩子就在旁邊,她不說她孩子,卻指責別人家的孩子,而且是當著所有人的面,話說,孩子們到了這個年齡,好面子,是很正常的事,可惜,小陳媽媽堅持覺得,她從不背后說別人,因此要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小迪是對的。
這幾點可以看到,小陳媽媽的越界言行,也能從中看到,她是一位處在青春期的媽媽,她對她的所作所為,都有合理的解釋,也容不得一點被指責或她不愿意接受的話語,也從這樣的心理年齡可以看到,她的越界,也是能理解的。
我們回頭看看自己,面對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常常越界而不知呢?
那么,怎么做,才能不越界呢?
我覺得,都源于自己對自己的覺察。就像小陳媽媽那樣,她非常堅定認為她是對的,那么,誰要回應她做的不妥,得到的是無休止的解釋。
小陳媽媽就算她心里不舒服,要去說小迪,遵循她的不背后說人原則,完全可以單獨叫小迪出去溝通,言詞也要調整,不要咄咄逼人,那么,這樣既給了小迪一份尊重,又體現一位家長對于別人家孩子的提醒。
你,會是怎樣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