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昧? 真? 火? 自? 虹? 化~古月禪師
三昧即為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又可說是三摩提,三摩帝或三摩地,謂之靜心入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一切禪定統攝于心,諸行和合,心體寂靜,自性不動,離于邪亂。于所觀境界令心專注,依智為業,不散為性,遠離沉浮,謂住一境,入有情世界。三昧有三十七菩提三昧、三三昧、金剛三昧、一行三昧之說,為唯識唯智及涅槃學修之源。三昧即成,真火自現,非得道菩薩、羅漢所能生,故是木中火、石中火和空中火三火為一。
能得到三昧真火自己虹化的高僧,在中國佛教史上也沒有幾人。然而在近代福建就有著這樣一位隱修的高僧,這位高僧是清末民初福建五大寺院的方丈、住持和尚,也是近代禪宗中的一位大成就者,在他圓寂的時候,從自己身體里生出火來,把自己給火化了。這為禪師就是鼓山涌泉寺的住持和尚古月禪師。
古月禪師(1843——1919),俗姓朱,名救官(或稱球官),字圓明,法號古月,號降龍。福建閩清人,清末民初著名高僧,精通醫學、法學、佛學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3)五月初五日出生于福建閩清縣六都朱厝。幼年父母雙亡,由其兄長撫養成人,十四歲在古田縣水口鎮做縫紉工作。因他愚鈍無智,到了十八歲,卻連一件衣服也縫不成,人們都稱他是天下最笨的人。同治二年(1863),二十歲的救官禮福建南平縣天寧光孝寺理珠和尚為師,精心學經禮佛,參禪悟道。
同治四年(1865),古月禪師投奔福州鼓山涌泉寺。該寺不予接納,他就自行落發。后于是就在鼓山靈嶠巖龍虎洞面壁十余天,巋然不動,不食不臥。涌泉寺住持知其不凡,遂收其為徒披剃出家,取法號古月。居住鼓山白云洞修習苦行,日夜跏趺而坐,定慧雙修。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在鼓山涌泉寺凈空禪師座下求受具足大戒,受戒圓滿移居鼓山龍虎洞更為精進。在龍虎洞修行期間,因古月禪師能降服巨蛇等野獸,時人號稱他為降龍尊者。
古月禪師在鼓山山洞中修行的時候,常有異相產生。古月禪師在白云洞閉關,經常不吃飯,肚子餓了就撿來石頭吃,還吃松樹葉子等。他在山上到處隱居閉關,有土匪來找他的麻煩,古月禪師就直接用大拇指在石頭上寫出“回頭是岸”四個字,字就像是用刀子刻出來地一樣,那些土匪嚇得全部都跑掉了。
古月禪師在山洞中苦修禪法,并不分晝夜持咒念佛。后來有一天,鼓山下面有一位老人,因夏天天氣炎熱,晚飯后便到屋前乘涼,趁著夜光看山上夜景。到了晚上九點多種的樣子,忽然發現山上火光沖天,而且整座山頭都被燒紅,老人以為是涌泉寺失了大火。第二天,有僧人下山購物,老人問:“是不是昨天晚上,涌泉寺著火被燒了?”僧人說:“沒有失火。”老人卻說:“真是太奇怪了,我明明看到山上著火了,為什么寺院沒有事呢?”可當天晚上,老人又看見火光沖天,并且連續數日都是如此。這位老人很是好奇,他一心想看個究竟,就來到山上探視,看到原來是古月禪師打坐時坐地石頭在發光。后來,老人便把此事告訴了大家,從此便有很多人前來皈依古月禪師,向他參禪問道。也有一些人生病了也來找古月禪師,古月禪師就給他們一點念過咒的水喝,每喝此水便能獲得痊愈。因此,上山皈依的人越來越多。
還有當年,福建發生大旱災,旱災一天比一天嚴重,沒有雨水,許多大的寺院都開始啟建祈雨法會,這樣也沒有求得雨來,大家非常失望。這時,有一位古月禪師的皈依弟子,向大家建議:“請我師父來祈雨,也許能求得下雨。”大家七嘴八舌的不以為然地說:“這么多大和尚、大法師都沒有求得到雨,你們以為那個愚笨和尚能求得雨嗎?他有這么多大法師這樣的修行嗎?”古月禪師的弟子聽后,很無奈,自言自語說,你們都不相信我們師父能求得了雨,那就我們自己請師父來求雨。如果求不到雨,大家反正也不會說什么,因為他們都不相信的。如果求得到雨,那豈不更好!古月禪師的弟子作此決定后,遂到福州城廣場設立香案,恭請古月禪師求雨。
古月禪師應弟子恭請,前往壇場祈雨。他只會念佛持咒,不會念經,只見他手拿一根檀香,向空中祈禱:“天公啊,很久沒有下雨了,民眾缺乏雨水無法生活了,非常困苦,祈望能降甘露,救濟百姓。”說完把檀香插入香爐之中。接著大家看見香爐中發出一道煙,直直升上天空,虛空中即刻變為烏云,民眾卻歡天喜地,奔走相告:“快要下雨了,大家趕快回家吧!”很多人都還在回家路上,滂沱大雨傾盆而下。古月禪師求雨成功,又有很多信眾前去皈依古月禪師。此時鼓山涌泉寺妙蓮和尚為住持,常往來于南洋。妙蓮和尚又得慈禧太后賞識,也經常被召入京。所以妙蓮和尚不在寺院時,寺院一切寺務,都托付古月禪師料理。
光緒二十八年(1882)冬天,古月禪師在鼓山山洞修行時,福州城有一位大功德主叫薩鎮斌,時任福建省長之職。他的母親得了重病,躺在床上非常痛苦,快要死的樣子。薩鎮斌 是個孝子,詢遍福州中、西醫,都無法可治。因他的姑母是古月禪師的弟子,建議他去找古月禪師。于是薩鎮斌就連夜趕到鼓山,請求古月禪師為他母親治病,那個時候只能走路上山,一路爬上找到古月禪師修行的山洞。但是,古月禪師卻說他不會看病,他不去的。薩鎮斌救母心切,硬是求拉古月禪。可是古月禪師只說他不會看病,硬是不去,求拉到后來,古月禪師也沒有走出山洞半步。薩鎮斌卻心想,可能外面都是虛傳,古月禪師可能真的不會治病。這時天色也已經晚了,古月禪師就留薩鎮斌在山洞里住一晚。古月禪師是過午不食的,但是信士不行,肚子是會餓的,要吃飯,古月禪師就到洞外找了一些拳頭大的石頭,放在鍋里蒸。信士們都很好奇,心想古月禪師蒸石頭干什么呢?古月禪師生火蒸石頭,過了一會揭開鍋蓋,石頭竟然全都變成了香噴噴地大饅頭,非常好吃。晚飯后,古月禪師與薩鎮斌對坐了一晚,二人談禪論道。
古月禪師不愿前去給母親看病,薩鎮斌天還沒亮便告辭回去,急著下山看母親。等他趕到家要進門的時候,看到他的媳婦和丫鬟陪著他母親在院子里散步。
他驚奇地問:“誒,這是怎么回事,母親的病好了?”他夫人回答說:“昨天晚上十一點多鐘古月禪師就來給母親治病了,還在家里住了一晚。古月禪師讓人取來一碗水給母親喝下,還給躺在床上的母親講說佛法,就這樣母親的病就好了。”薩鎮斌卻說:“怎么可能呢?”他夫人說:“當然是真的,古月禪師早上才走,我們還送他到大門口呢!”這雖然是一則故事,但是也不是胡編亂造的,是有一位叫禪心的師父曾在鼓山涌泉寺圖書館一本舊書中看到的,并在二0一二年八月十八日上午,于金堂古寺古月禪堂共修《圓覺經》后的開示所講的。這則故事也是古月禪師的同參,古月禪師之前住持雪峰崇圣寺的住持達本老和尚親自講述,由中天寺開山住持榮宗老和尚記錄的。
這個故事并記載了,薩鎮斌母親痊愈后,全家人在妙蓮老和尚的主持下,禮請古月禪師在鼓山涌泉寺大雄寶殿皈依。當天晚上,妙蓮老和尚召集大家開會說:“今天省長全家到本寺來皈依三寶,是本寺的榮幸。如今本寺大殿以及各殿堂,都已朽敗不堪,老衲無此福德因緣整修。我想我退居,恭請古月師擔任本寺住持。”大眾聽后,都贊同決定請古月禪師擔任涌泉寺住持。經過一段時間準備,把一張請帖送到薩家,內容是:“本寺住持妙蓮老和尚退居,大眾恭請古月禪師于光緒九年(1883)四月初八日,出任鼓山涌泉寺第一百二十七代住持。”到了古月禪師晉山升座,四月初八日那天,薩省長和當地富庶達人都來參加。同時,很多富庶達人也都皈依了古月禪師。其中有一位富庶說:“現在我們古月師父當主持了,不能有這樣朽敗的大殿。”遂請薩省長為發啟人,把大殿和所有殿堂,經過五年的時間,全部整修完成。
古月禪師升座為鼓山涌泉寺主持后,不但以卓越的清修成就聞名于世,他還致力于弘法與叢林重建的事業。
光緒十三年(1887)秋天,雪峰崇圣寺住持達本和尚,他也效仿妙蓮老和尚退居,來到涌泉寺禮請古月禪師到雪峰崇圣寺擔任主持,重建大殿,復興道場。古月禪師也答應了禮請,前去出任住持,發心重建朽敗不堪的崇圣寺。
這年八月十六日早上,古月禪師由鼓山涌泉寺前往雪峰山。很多信眾恭送古月禪師下山,走到山腰的時候,有一頭身體健壯的大牛,跪在路階上向古月禪師叩頭,不斷地流著眼淚。古月禪師向大牛說:“因果業報,毫厘不爽。你前世出家,管理寺務,供養僧眾,本是功德無量,可你卻把常住物帶回俗家。因此,死后墮為畜生,以苦力償還盜三寶之物,但你雖然懺悔太遲,卻還有善根,今遇我去雪峰重興道場。你可隨我同去,幫我踏泥拉石,待大殿修建完成之后,你便功德圓滿,償還五百世的大牛業力,仗此福力,就可解脫牛身。”大牛拜謝,隨古月禪師到了雪峰,踏土拉石,不遺余力。三年后,大殿重建完工,一天早上,大牛在大殿前禮佛三拜,四足跪地而逝,即往生解脫牛身。這個故事也是達本和尚所講,榮宗和尚記錄的。
光緒二十一年(1895),古月禪師重建了象峰崇福寺。宣統二年(1910),出任怡山西禪寺第五十九代住持并重建該寺。同年重建北峰瑞峰林陽寺。古月禪師一生重建復興住持鼓山涌泉寺、雪峰崇圣寺、象峰崇福寺、怡山西禪寺、瑞峰林陽寺等福建五大禪林,當時堪稱稀有。
民國八年(1919),年已七十七歲的古月禪師,自知世壽不多,回到家鄉,修法三日,超度父母先祖往生佛國,事畢回鼓山。八月二十五日,在鼓山白云洞,古月禪師讓弟子搬柴壘堆,跏趺坐于柴堆之上,直到中午,問弟子有何要求,弟子們跪泣沉默,古月禪師遂入禪定,頃刻體內生出三昧真火自行虹化,白光入云。此后,古月禪師靈骨舍利分為三份,分別供奉于鼓山三會塔、林陽寺和崇福寺“中興崇福古月禪師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