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的帝王之術(shù)
“改稻為桑”最終成沒成,印象中劇里好像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但是,從整件事里嘉靖應(yīng)對局面的手段和考慮,在看劇的時候我多次打內(nèi)心贊嘆和佩服。當(dāng)時政局中權(quán)力主要分為三派,內(nèi)閣首輔嚴嵩和其子嚴世藩一派,宦官呂芳及他的干兒子們一派,裕王(隆慶皇帝,萬歷他爹)和其他次輔們(包括為大明續(xù)命的張居正)一派,這樣一種格局和明朝創(chuàng)建初的制度設(shè)計有很大關(guān)系。
1.制度的反噬
當(dāng)朱元璋把【宦官不得干政】的鐵牌豎起之后,他永遠不會想到朱家王朝中后期會被宦官荼毒的如此之重,劉瑾王振之流更讓帝國在歷史上徒增笑柄。當(dāng)然,我們打心底里相信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為了后世安寧,必然會產(chǎn)生一種【矯枉必須過正】的行事態(tài)度,朱元璋心里一定想過,為了后世子孫穩(wěn)坐皇位,定要把可能給皇權(quán)帶來損害的因素統(tǒng)統(tǒng)趕盡殺絕,哪怕不能斬草除根,也要讓這些因素元氣大傷,只有這樣,才能消滅這些傷害,或者至少,讓傷害來得緩慢一些。所以我們看到,胡惟庸案,朱元璋下圣旨【后世子孫亦不得設(shè)宰相】;藍玉案,株連九族,讓能打仗的斷子絕孫,基因都給滅掉。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過于極端的制度設(shè)計必然會帶來更加極端的反噬。在當(dāng)時的歷史條件下,宦官和宰相的角色職能,用好了是可以很好的幫助皇帝駕馭帝國,徹底的放棄兩者,當(dāng)然一定程度上隔絕了兩者可能帶來的傷害,但是,也讓后世子孫不再有和此兩者相處、打交道的實踐經(jīng)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朱元璋一樣從底層登上帝位,知其苦知其難。皇宮里長大的皇帝們,要不了幾代人,就會失去降服宦官和宰相的技能。到明英宗時,明朝第一代專權(quán)太監(jiān)王振登上了歷史舞臺,英宗稱其為先生,公卿們稱其為翁父。而在宰相方面,朱元璋的后世子孫當(dāng)然聽從了祖宗家法,不再設(shè)宰相一職,但內(nèi)閣卻應(yīng)運而生,而后期的內(nèi)閣首輔,則也就相當(dāng)于宰相之職,首輔加次輔們,簡直就是宰相組隊干活兒,同時文官由于自古禮法的約束,傷害自然不會有宦官大,但一定也會有陽奉陰違,專權(quán)結(jié)黨的大臣圍繞在皇帝身邊。
從1425年永樂皇帝之后,到1521年正德皇帝駕崩,近百年的時間,失去或者部分失去降服宦官和宰相技能的皇帝們一個個死去。終于,一個滿技能樹的帝王橫空登場,這個人,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
2.信息!信息!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駕崩,由于他沒有子嗣,由武宗的親媽張?zhí)蠛褪纵o楊廷和商議,讓武宗親爹的弟弟的兒子,也就是武宗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大禮議】的著名故事就發(fā)生在他身上。
他的聰明和敏感,自負和任性倔強自然是他帝王性格中的寶貴財富,這些性格也在劇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對宦官的控制,百官尤其是首輔嚴嵩對其的敬畏,對錦衣衛(wèi)的絕對掌控,都是保證他絕對皇帝權(quán)威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們需要思考,難道擁有了這些性格就能夠成為一代令主,穩(wěn)坐皇位嗎?這些天賦自然是守衛(wèi)皇座的超級武器,但是,守衛(wèi)皇座的核心科技卻另有它物,這件寶物就是——信息!信息!
葛優(yōu)大叔在《天下無賊》里說過,二十一世紀最寶貴的是什么——人才!但其實深究起來,寶貴的還是人才所帶來的信息,所以還有一個最寶貴2.0版本,【不管是十五世紀還是二十一世紀最寶貴的是什么——信息!信息!】
信息是什么?信息就是你在做什么我都知道,你在想什么我都知道,你下一步準備做什么我也知道。信息就是你們所做所思所想統(tǒng)統(tǒng)逃不出我的五指山。想象一下,每個日出,嘉靖單獨召喚內(nèi)閣和司禮監(jiān)到西苑聽匯報;每個深夜,嘉靖藉由錦衣衛(wèi)和各種渠道所得到的信息在西苑的房間內(nèi)匯聚成一道道信息流,嘉靖獨自一人閱讀,思考,分析,看透,隨后再通過試探,考驗去印證每個人每件事。嘉靖執(zhí)政的無數(shù)個日夜就是這樣度過的,終于,點滿了所有技能樹的他打造出了他信息皇冠上那顆無上至尊的珍珠——信息壟斷。
信息壟斷又是什么?信息壟斷就是你在做什么我都知道,我在做什么你都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都知道,我在想什么你卻不知道,你下一步準備做什么我知道,我下一步準備做什么你一點兒也不知道。信息壟斷就是我嘉靖通古曉今,知人知面更知心,信息壟斷就是大臣和宦官們每次面圣都惶恐不安,就是伴君如伴虎,就是天威難測圣意難揣。
利用信息壟斷,可以提前安排對策,可以比所有人想的更遠,可以防止即將來到的危險,可以置任何一個凡人于任何一種狀態(tài)當(dāng)中。擁有信息壟斷的皇帝,在凡間幾近于神。所以嘉靖可以牢牢掌控這三股勢力,所以嘉靖可以穩(wěn)坐皇帝寶座執(zhí)掌乾坤四十五年。
但你一定還記得我們開頭說過,極端的事物,必定會有反噬,嘉靖也逃不過這個規(guī)律。
3.尋仙的動機
嘉靖晚年迷信道教,尋仙求道,追求長生,并且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練道修玄。大凡歷史書都認為,這是嘉靖皇帝美中有瑕的一面。皇帝迷信道教,就是不務(wù)正業(yè),就是玩物喪志。
但真相真是如此嗎?且不說嘉靖晚年雖不上朝,但并沒有完全怠政,依然把整個帝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我當(dāng)然自知水平有限,但我想試著去揣測,跨越六百年的距離,去揣測一下嘉靖尋仙的動機所在。
讓我們稍微回到上一個話題——信息!信息壟斷!我們試想一下,在凡間已經(jīng)幾近于神,壟斷凡間所有信息的嘉靖皇帝,還有什么欲望?嘉靖多年的執(zhí)政生涯,追求信息然后得到信息已經(jīng)成為嘉靖骨子里的基因,這樣的基因一定程度上逼迫著嘉靖去尋找自己尚不知曉的信息。凡間的信息全部知曉了,在信息量和信息維度上已經(jīng)壟斷整個凡間,那嘉靖,必然還要去追尋自己不曾知曉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凡間沒有,只在天上,只在那些虛無縹緲的仙人口中。
是的,青詞!你一定還記得,嚴嵩和嚴世藩父子當(dāng)初為何受寵,正是因為他們寫得一手好青詞,嘉靖十七年以后,內(nèi)閣14個輔臣當(dāng)中,包括夏言,嚴世藩,徐階,有9個人是通過寫青詞起家的。青詞是什么?青詞是道教舉行齋醮儀式時獻給上天的奏祝文章,用紅色顏料寫在青藤紙上,形式極其工整,文章極其華麗。而以上只是官方解釋,青詞真正是什么?青詞就是和上天對話溝通的敲門磚啊!材料嚴苛,形式工整,字句華麗,最后燒掉,為的什么?為的就是讓上天的大仙們能看到然后與我嘉靖皇帝對話啊!同時,嘉靖一生還給自己封過三個神仙道號——飛元真君,忠孝帝君,萬壽帝君。為的什么?為的就是和上天的大羅神仙們同列,同列完才好對話啊!
而對話是為了什么?知曉長生的奧秘固然是其一,但是求索更多自己所不知曉的信息,更同樣是嘉靖尋仙的動機所在。之前已經(jīng)說過,求索新的未知信息,已經(jīng)是嘉靖骨子里的基因了。
嘉靖的尋仙之路并不順坦,群臣百姓暗地里議論不算什么,長期吃重金屬仙丹也活到了六十歲,但海瑞的一封《治安疏》,給嘉靖帶來沉重的打擊和極其復(fù)雜的心緒,讓嘉靖的尋仙之路幾乎破功。
4.天人終究難合一
客觀的說,海瑞的《治安疏》絕對不是嘉靖幡然醒悟的根本原因,但卻是壓垮駱駝的相當(dāng)重要的一根稻草。關(guān)于說海瑞,是咱們下一篇的任務(wù),這里主要想講的一個思考是,天人終究是難合一的。
這里的【天】,指的是做修玄得道的大羅神仙,【人】,指的是身在凡間的帝王。
皇帝是什么?皇帝自稱孤、自稱寡人、自稱朕,做一個合格的皇帝,是全天下最苦最難的工作,若想名留青史,千古流芳,做一個十全老人,更是難上加難。皇帝的職責(zé)是什么,是維護一個國家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是根據(jù)歷史條件建立或者改良政治,經(jīng)濟,軍事制度,更還要妥善解決繼承問題,維持對國家的統(tǒng)治,細分下來,皇帝的一生有千千萬萬的任務(wù)和挑戰(zhàn),做皇帝不成功,是大概率事件。
大羅神仙是什么?是無所不能,超脫輪回,跳出三界,長生不老,是逍遙自在,無牽無掛,無拘無束之人物。
【天】【人】兩者,完全就是不同的屬性。大羅神仙想做一個皇帝或許是可以的,畢竟神仙無所不能。但是,一個皇帝想做神仙,想跳出三界,無拘無束,顯然是不可以的,就算成功了,那他必然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了,嘉靖同學(xué)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洗掉自己的屬性點重新加點,顯然是違背了他作為【人】皇帝的使命的。
嘉靖是聰敏的,嘉靖是自負的,嘉靖有能力駕馭這個帝國,他想做一個好皇帝;但同時嘉靖又從骨子里想追求未知的信息(長生當(dāng)然也屬于永恒追求未知信息的一部分),于是他練道修玄,他想成為大羅神仙。
天人終究難合一。所以,想兩全的嘉靖,又修道又治國,必然變成一個分裂的嘉靖。這個分裂的嘉靖承受著巨大的折磨,從骨子里,【人】嘉靖知道自己修仙誤國,【天】嘉靖也知道自己治國誤修仙。但近臣們每日鼓勵他,歌頌他,兩個分裂的嘉靖也就得過且過了二十年,直到海瑞《治安疏》中一句【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天下人認為您不正確已經(jīng)老長時間了!),嘉靖終于一口老血噴出,破功了。
這個破功,既指作為【人】皇帝的嘉靖承認了自己修仙誤國,也指【天】嘉靖承認自己無法得道成仙。
于是在公元1566年,嘉靖幡然醒悟,終于決意放棄練玄修仙,他脫去常穿的道袍,從壓箱底的地方找回自己的皇袍穿在身上,召見了自己的兒子裕王,孫子萬歷,和海瑞到正殿對話。這場對話,意味著嘉靖放棄了【天】嘉靖的身份人格,要重歸作為【人】的嘉靖。而此時的他,在長期重金屬丹藥的傷害下,距離駕崩已不剩多少時間了。
嘉靖滿身帝王之術(shù),可是天人,終究難合一。
未完待續(xù),下一篇:大明王朝1566·嘉靖才不是個傻瓜(三)——下官,海瑞海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