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年(壬辰,公元前29年)
春季,正月,癸卯(二十六日),有四顆隕石在亳縣墜落,有兩顆隕石在肥累墜落。
撤銷中書宦官。初次規(guī)定尚書定員為五人。
三月,甲申(初八),任用左將軍、樂昌侯王商為丞相。
夏季,皇上把前些時候被舉薦的直言之士,都召集到白虎殿,進行考試,回答皇帝的策問。此時,成帝把國家大事都委托給王鳳,直言之士在回答策問時,很多人將天變歸咎于王鳳。谷永知道王鳳正受信用,掌握權柄,想暗中投靠,于是上書說:“現(xiàn)今四夷歸服,都成了您的臣妾,北方?jīng)]有薰粥冒頓的憂患,南方?jīng)]有趙佗的患難,三面邊境安定,沒有動用兵革的警報。大的諸侯才食俸數(shù)縣,朝廷的官吏控制著他們的權力,使他們不能有什么作為,沒有了吳、楚、燕、梁四面并立的局面。百官盤根錯結,親疏相互間雜,骨肉大臣有申伯一樣的忠心,虔敬恭謹,小心翼翼有所畏忌,沒有重合、安陽、博陸之類的叛亂。這三方面沒有毛發(fā)般纖細的罪過,不可以歸罪于諸舅。這和想以政事來找丞相父子的過失差錯、中傷尚書宦官,搪塞不尋常的異象的,都是以不合事理的謬論欺罔天帝的人呀。我私下里恐怕陛下留下昭然明顯的過失,忽視天地明白的告誡,聽從愚昧的人的不合事理的謬論,歸罪于無辜的人,把災異的發(fā)生歸依到政事上,深深地失掉天帝的主意,這是大大不可以的呀。
陛下即位,委任官吏沿循舊例,沒有政事的過失。元年(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正月,白氣顯明地從東方升起,到了元年四月,黃色的濁氣四處充塞,覆蓋了京師,又發(fā)生大水災,以地震和日食顯示。各有占卜應驗,相為表里,百官諸事沒有什么可歸屬依賴的,陛下單單不奇怪嗎?白氣從東方升起,是卑賤的人將要興起的標志啊;黃色的濁氣覆蓋京師,是王道衰敗斷絕的征驗啊。賤人正當興起而京師里王道衰微,造兩方面的征驗已很不好。陛下果真能深察愚臣我的話,致力于憂懼天地的異象,長遠地考慮宗廟的大計,改變以往更正過失,脫離沉溺的心思,消除偏頗的寵愛,振作干剛的威力,平分天帝庇護的恩惠,使眾位姬妾得以人人輪流進侍,好像還不夠,急需再多接納適宜生子的婦人,不要挑揀美丑,不要避諱嘗字,不要講論年齡。按這個辦法來推論,陛下能夠在卑賤的人中間得到承繼的子孫,還反而是福氣。只是為了得到承繼的子孫罷了,母親沒有卑賤的啊。派后宮女史以及備使喚的人中適合皇上心意的,廣泛地在卑賤的人中間尋求,以遇到天帝所展示的佑助,寬慰排解皇太后的擔憂和怨憤,和解消除天帝的責備和怒氣,那么承繼的子孫就會繁衍生育,災禍和異象就會止息。陛下如果不能深察愚臣我的話,忽視天地的警告,災禍的根源不消除,水雨災害,山石異象,不久將會發(fā)生;發(fā)生了那么多災異已經(jīng)到了極點,天象的變異已經(jīng)形成,我即使想要舍身獻策,也于事無補了。
疏遠卑賤的臣子,能夠敢于直率地陳述天意,斥責譏諷宮帷隱私,要離間尊貴的皇后和寵盛的姬妾,自知言語刺耳不合圣上心意,必定不能免除湯鑊之刑的誅殺。這是天帝保佑漢家,使我敢于直率地說出這些啊。三次進上密封的奏章,然后得以被召見;待詔一旬,然后得以謁見圣上。從疏遠卑賤的地位得以進獻忠言,很辛苦;從最尊貴的地位得以聞知天意,很不容易。這些話不能泄露,希望一五一十地寫下我的話,由侍中來進奏陛下,把它給心腹大臣(指王鳳)過目。心腹大臣認為不是天意,我應當受到妄言之刑的處罰;如果認為果真是天意,為什么要忘掉國家的根本,違背天意來放縱私欲!請陛下認真察看仔細考慮,多多地替宗廟打算。”當時應對的有數(shù)十人,谷永和杜欽是其中最優(yōu)秀的?;噬习阉麄兊淖嗍瓒寄媒o后宮看。
谷永已經(jīng)暗中替大將軍王鳳游說了,才能又的確是最優(yōu)秀的,因此被提拔為光祿大夫。谷永進上書信感謝王鳳說:“我只有斗筲一樣小的才能,資質淺薄學問不佳,與將軍沒有一日的交情,也沒有左右的介紹,將軍賞悅我的狂妄之言,把我從皂衣小吏的位置上提拔起來,置身于諫諍之臣的末位,不聽從積漸日深的誣陷。不受納不實的讒言,即使齊桓晉文任用士人篤信親密,明察的父親、聰智的兄長庇護養(yǎng)育子弟,實在也無以復加!從前豫子吞炭毀聲爨面毀形來報答被待見的不尋常,齊門客在公門自到來報答孟嘗君的恩施,知氏、孟嘗還有為他們而死的勇士,何況將軍的門下呢!”王鳳于是厚待谷永。
夏季,四月,降雪。
秋季,桃樹、李樹結果。
大雨連下十余日,黃河在東郡金堤決口。在此之前,清河郡都尉馮逡奏報說:“清河郡位于黃河下游,土壤松脆,容易崩塌。暫時沒有發(fā)生大災害,是由于屯氏河通暢,可以兩河分流。如今屯氏河已經(jīng)淤塞,靈鳴犢口也越來越不通暢,只有一條河,卻要兼容數(shù)條河流的水量,雖然加高堤防,最終卻無法使它順暢宣泄,若有大雨,十日不停,河水必然滿盈泛濫。夏禹時代的九河故道,如今既已湮沒難尋,而屯氏河剛剛淤塞不久,容易疏通。再有,黃河與屯氏河分流的叉口處地勢較高,實施分減水力的工程,施工起來也方便??芍匦率柰ㄍ褪虾?,以幫助黃河宣泄洪水,防備非常情況的發(fā)生。如果不預先修治,黃河一旦在北岸決口,將危害四、五郡;在南岸決口,將危害十余郡。事后再憂慮,就晚了!”成帝將馮逡的奏章交給丞相和御史去處理,他們奏請派遣博士許商去巡視那一地區(qū)。根據(jù)許商視察的結果,他們認為:“現(xiàn)在國家經(jīng)費不足,可暫且不疏通。”三年后,黃河果然在館陶及東郡金堤決口,洪水泛濫兗州、豫州以及平原郡、千乘郡、濟南郡,共淹了四郡三十二縣,十五萬余頃土地變?yōu)闈蓢?,水深的地方達三丈。沖毀官署驛站及民間房舍近四萬所。
冬季,十一月,由于御史大夫尹忠的救災方案疏漏而不切實際,成帝嚴厲斥責他不盡心職守,尹忠自殺。成帝派大司農(nóng)非調調撥均平錢谷救濟受淹各郡,又派兩名謁者向河南以東地區(qū)征調船舶五百艘,從洪灌區(qū)中搶救災民九萬七千余人,把他們遷移到丘陵高地。
壬戌(二十日),任命少府張忠為御史大夫。
南山一帶盜匪宗等數(shù)百人在地方作亂,使官吏百姓受害。成帝詔令發(fā)兵一千人剿捕,費時一年多,仍不能擒滅。有人向大將軍王鳳建議說:“盜匪數(shù)百人在天子腳下作亂,而討伐不能奏效,難以向四邊蠻族顯示漢朝之威。崐只有選任賢明能干的京兆尹才行?!庇谑峭貘P推薦前高陵令王尊,征召入京任命為諫大夫,署理京輔都尉,代行京兆尹的職責。他上任不到一個月,盜匪肅清。而后正式擢升王尊為京兆尹。
早在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陳湯與甘延壽奉命出使西域,陳湯假托君命調發(fā)西域各部軍隊作戰(zhàn),立有破敵大功,揚威邊塞。到京以后,評定功績,石顯、匡衡認為:“甘延壽、陳湯擅自興師,假托君命,天幸能夠不被誅殺;如果又賜給爵位,分封土地,那么以后奉命出使的人都會爭著想乘危僥幸,在蠻夷地面滋生事端,為國家招致災難,這個頭不能開?!痹坌睦镔澰S甘延壽、陳湯的功績,但是又難以駁回匡衡、石顯的意見,討論很久,仍不能議定。
前宗正劉向上疏說:“郅支單于關押殺害的漢朝使臣、官兵,要用百來計數(shù),事情傳揚到外國,嚴重傷害了國家威信,損失重大,群臣都很擔憂。陛下決意誅殺他,不曾一刻忘記。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承圣上旨意,靠神靈保佑,統(tǒng)領各蠻夷的君主,率各定居國的軍隊,出生入死,進入極遠的地方,于是踏平康居,摧毀五重城防,拔歙侯之旗,斬郅支首級,懸掛旌旗在萬里之外,張揚國威于昆山之西,洗刷谷吉的恥辱,建立顯赫功績,百夷懾伏,沒有不畏懼震動的。呼韓邪單于見郅支已經(jīng)被誅殺,又是高興,又是害怕,向往教化,趨慕道義,愿意守護北部地區(qū),世世稱臣。他們建立了千載大功,換得萬世安寧,群臣的功勛沒有比這更大的了。從前周朝大夫方叔、吉甫為宣王誅殺獫狁后,百蠻聽命,那首詩說:‘軍隊多,斗志旺,宛如雷霆響,光明正大的方叔,征伐獫狁,蠻荊畏威來朝?!兑住吩疲骸锌〗苷D殺元兇,將獲得異族歸附。’意思就是贊美誅殺首惡之人,而那些不馴服的就都會來順從?,F(xiàn)在甘延壽、陳湯誅殺郅支引起的震動,即使是《易》的誅殺元兇、《詩》的雷霆之喻都比不上。評定大功績的人,不記錄小過錯,贊美特別美麗的東西的人,不挑剔小缺陷。巜司馬法》說:‘獎賞軍隊不超出一月,’是希望百姓快點得到做好事的好處。以武功為先,就要重用人才。吉甫凱旋,周朝對他的賞賜很豐厚,《詩》中說:‘吉甫宴飲喜樂,受到很多賞賜,從鎬地返回京城,這次出征曠日持久?!Ю锿獾逆€地還認為遙遠,何況萬里之外?甘延壽、陳湯的辛苦勞累已到極限!他們不僅未得到賞賜酬報,反而委屈了拋棄性命換得的大功,長久被官吏指責詆毀,這不是鼓勵有功之臣、勉勵出征戰(zhàn)士的做法。
從前齊桓公先有尊奉周天子的功勞,后有吞滅項國的罪過,君子因為他的功勞蓋過過失,為他隱諱過失。貳師將軍李廣利損失了五萬軍隊,耗費了億萬錢財,經(jīng)過四年的勞累,僅獲取三十匹駿馬,雖然斬了大宛王毋寡的首級,還是不夠抵償損失的軍隊,耗費的錢財,他個人的罪惡也很多。孝武皇帝認為,那是萬里征伐,沒有記錄他的過錯,于是二人封侯,三人拜為九卿,一百多人拜為二千石官員。現(xiàn)在康居比大宛強大,郅支的名號比大宛王要響得多,殺害使者的罪行超過留馬,但是甘延壽、陳湯不煩勞漢朝將士,不耗費一斗軍糧,和貳師相比,功德超過他的百倍。再說常惠率領的是想進攻匈奴的烏孫軍隊,鄭吉迎接的是自動投降的日逐王,尚且還授予爵位,分封土地。所以論威武辛勞,甘、陳二人比方叔、吉甫要大,列舉功勞覆蓋過失,要超過齊桓公、貳師將軍,成就的功業(yè),比安遠侯鄭吉、長羅侯常惠要高,但是大功未著錄,小過多次散布,我私下為此痛心!應該及時解除對他們的指責詆毀,讓他們能自由出入,免除過錯不治罪,讓他們爵位尊貴,用這種方法鼓勵有功之臣?!眲⑾蜃肿诱?,原名更生,是宗室楚元王劉交的后代。
于是元帝下詔說:“匈奴郅支單于背叛禮義,扣留殺害漢朝使者、官兵,特別違背道理,朕豈能忘掉這些!之所以猶豫沒有征討的原因,是難以興師動眾,勞動將帥,所以隱忍沒有說?,F(xiàn)在甘延壽、陳湯看到對國家有好處,乘有利時機,聯(lián)合定居各國,擅自出動軍隊,假托君命前去征討,托天地祖宗保佑,誅滅郅支單于,斬得郅支以及閼氏、大臣、名王以下一千多人的首級。雖然超出規(guī)范,觸犯法律,但國內(nèi)不煩擾一個男子服役,不動用國庫的儲藏,借敵人的糧食,供給軍隊使用,在萬里之外立功,威震百蠻,名揚四海。替國家除去殘賊,使戰(zhàn)爭的根源鏟除,邊境終于得到安寧。但是還不能免除死亡的擔憂,罪責應當在于死扣法令,朕很哀憐他們!赦免甘延壽、陳湯的罪過,不治罪?!痹t令公卿大臣討論對他們的封爵。參加討論的公卿大臣都認為按照軍法捕獲斬殺單于一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封爵。
只有匡衡、石顯認為:“郅支本是逃亡喪失國家的人,在極遠的地方竊取單于名號,不是真正的單于?!痹郯窗策h侯鄭吉的慣例,打算封甘延壽、陳湯千戶,匡衡、石顯又爭辯。于是封甘延壽為義成侯,賜給陳湯爵位為關內(nèi)侯,食邑各三百戶,加賜黃金百斤。祭告上帝、宗廟,大赦天下。拜甘延壽為長水校尉,陳湯為射聲校尉。
甘延壽后來升任城門校尉、護軍都尉,在職期間去世。
成帝即位初期,丞相匡衡又上奏,說:“陳湯以二千石官階身份奉命出使,號令蠻夷中,不以身作則,反而占取收繳的康居王財物,警告下屬官兵說,極遠地方的事情是不能核實的。雖然在大赦以前,但不應該再擔任官職。”陳湯因此被免除官職。
后來陳湯上書說康居王送來的侍子不是康居王的兒子。經(jīng)審訊調查,確實是康居王的兒子。陳湯被關進監(jiān)獄,當判死罪。
太中大夫谷永上疏為陳湯訴訟說:“我聽說楚國有子玉得臣,晉文公因此坐不安席;趙國有廉頗、趙奢,強秦不敢窺探邊境;近代的漢朝有郅都、魏尚,匈奴不向南越過沙漠。從這些說來,克敵制勝的將領,是國家的有利武器,不可不重視?!勇牭綉?zhàn)鼓的聲音,就想到將帥之臣’。
我私下看到關內(nèi)侯陳湯,以前出使西域,是都護的副手,對郅支的無道行徑非常憤慨,憂慮天子的誅伐沒有施加,義憤謀劃,挺身奮起,突然出動軍隊,快速前進,歷經(jīng)烏孫,遠集都賴水邊,摧毀三重城防,斬郅支首級,報了十年未誅殺之仇,洗雪邊境官兵的長期恥辱,威名震百蠻,勇武橫四海,漢朝建立以來,征伐外國的將領不曾有過這樣的戰(zhàn)績。
現(xiàn)在陳湯上書談論事情,因為不準確,就被長期關押,很長時間不能裁決,執(zhí)法官吏想置他于死地。從前白起是秦國的將領,南方攻下郢都,北方活埋趙括降軍,因微小過錯,被賜死在杜郵,秦國民眾可憐他,沒有人不為他落淚的?,F(xiàn)在陳湯親身手持武器,席卷喋血萬里之外,告功祖廟上帝,披甲戰(zhàn)士沒有不傾慕他的大義之舉的。要是把談論事情都作為大罪行,那就沒有大罪惡了?!吨軙氛f:‘記住別人的功勞,忘掉別人的過錯,適宜做君主。’犬馬為人勞累,人們還要給它施加帷蓋回報它,何況是國家的功臣呢?我私下恐怕陛下忽略了戰(zhàn)鼓的聲音,不考察《周書》的意思,忘記施加帷蓋,把陳湯當作平庸的臣子對待,最終聽從官吏的意見,使百姓耿耿不平,有秦國民眾的遺憾,這不是用來獎勵可以為國犧牲生命的臣子的辦法?!睍嗌?,天子釋放了陳湯,剝奪了他的爵位,讓他作軍士。
幾年后,西域都護段會宗被烏孫軍隊包圍,通過驛站的騎兵上書,希望出動西域定居各國的軍隊和敦煌軍隊援救自己。
丞相王商、大將軍王鳳與百官商討了幾天仍不能決定。王鳳說:“陳湯多謀略,熟知外國事務,可以詢問他。”皇上在宣室召見陳湯。
陳湯在進攻郅支時得了寒病,兩臂不能屈伸。陳湯入見,成帝詔令不要下拜,把段會宗的奏書給陳湯看。陳湯推辭,說:“將相九卿,都是很有賢才的,小臣殘疾,不夠資格謀劃大事。”成帝說:“國家有緊急情況,您不要推辭。”回答說:“臣以為這根本不需擔憂?!背傻蹎枺骸案鶕?jù)什么這樣說呢?”陳湯說:“胡兵五個才能相當漢兵一個,為什么呢?胡人兵刃樸鈍,弓箭不鋒利。現(xiàn)在聽說略微學到漢人兵器的靈巧,但還是要三個相當漢兵一個。另外兵法說:‘外來進犯的一方要是對方的兩倍,駐守防御的一方只需對方的一半兵力,然后雙方可以相匹敵,’現(xiàn)在包圍段會宗的兵力不能勝過段會宗,請陛下不要擔憂!再說軍隊輕裝日行五十里,負重只能日行三十里,現(xiàn)在段會宗想出動定居各國和敦煌的軍隊,那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才能到達,這是所說的報仇的軍隊,不是用來救急的?!背傻壅f:“怎么辦呢?一定可以解圍嗎?估計什么時候能夠解圍呢?”陳湯知道烏孫軍隊是烏合之眾,不能長久圍攻,根據(jù)以往情況推測,不過幾天,于是回答說:“已經(jīng)解圍了!”屈指計算日期說:“不超出五天,當有好消息傳來?!边^了四天,軍書到京,說已經(jīng)解圍。
大將軍王鳳上奏,讓陳湯當上從事中郎,幕府的事都由陳湯處理。陳湯字子公,是山陽郡瑕丘縣人,年輕時喜好讀書,知識廣博,很會寫文章。陳湯懂得法令,善于利用事情形成權勢,他向王鳳的進言和游說,王鳳多聽從。
河平元年(癸巳,公元前28年)
春季,杜欽向王鳳推薦犍為人王延世,讓他負責堵塞黃河決口的工程。王鳳任命王延世為河堤使者。王延世命人用竹子編成長四丈,九人合抱那么大的竹籠,里面裝上小石頭,用兩條船夾著搬運,沉入決口處。三十六天后,河堤修好。三月,成帝下詔任命王延世為光祿大夫,官秩為中二千石,封為關內(nèi)侯,賜黃金一百斤。
夏季,四月,己亥晦(三十日),出現(xiàn)日食。成帝下詔要求公卿百官指陳過失,不得有所隱諱。又傳命大赦天下。光祿大夫劉向上書說:“四月銜接五月,出現(xiàn)日食的月份與孝惠帝時相同,出現(xiàn)日食的日子與孝昭帝時相同,孝惠、孝昭二帝均無嗣,這種巧合,預示不利于繼嗣?!痹S皇后生性聰慧,擅長于寫隸書,自從做了太子妃到冊立為皇后,常得成帝寵幸,后宮女子很少能被皇上召見。許后曾生過一兒一女,都先后夭折了。朝廷內(nèi)外都為皇上沒有繼承人而憂愁,所以杜欽、谷永以及劉向的上書都提及這個問題。成帝于是削減皇后椒房殿和妃嬪掖庭的開支,由各官署征調及制作的衣服用具、轎輿車馬等,以及給皇后的親屬和眾嬪妃的賞賜,與竟寧元年以前的舊例相同。
許皇后就上疏說:妾出身于布衣粗食的貧賤之家,而且年幼無知,不懂道理,有幸能夠離開平民之家,在后宮裹執(zhí)埽灑掃以侍奉陛下。承蒙陛下錯愛,身居本不該得的皇后之位,我卻不能潔身白好,不能恪盡職守,尸位素餐,屢次違背法規(guī),破壞制度,以至于雖被處以流放的刑罰,也不足以當其罪。于是在壬寅大長秋宣讀詔書:“皇后應遵循禮法,服飾車馬,取于官署的財物,以及制作應用物品,對外戚家族進行賞賜,都要按照孝元皇帝以前的舊例?!蔽倚闹邪底运尖?,自從做皇后以來,賞賜家人從未超過制度,每次都和陛下商討決定,造件事陛下可以查證。如今時世不同,制度也會發(fā)生變化,有增有減正好互相補充,衹要不超過漢家定制就可以了,在細節(jié)問題上,很難做到完全一致。孝元皇帝和孝宣皇帝,能夠事事相同嗎?官吏們不懂得這些道理,現(xiàn)在一旦得到了這樣的詔書,就會使得我動不動便出現(xiàn)過錯。如今宣布不能從官署拿取財物,大概是指未央宮乃陛下所居之處,不屬于我所有,所以我不能取其財物。但若說就連私府也不能從其中取得財物,我就不理解了。既然我有幸被賞賜了封邑以自養(yǎng),也就是從中稍稍得到了一些財物,在情理上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韶書中還說,制造一切應用物品,其奢儉程度應與孝元皇帝以前相合,但官吏們一定不會明白這層意思,就衹是讓我制作東西時完全與舊時相同。假如我打算打造某種屏風想放在某處,或者舊例裹不允許,或者根本就沒有先例可尋,官吏們就一定會拿韶書上的詞句來約束我。這兩件事確實是不可行的,希望陛下明察。
官吏們妒嫉狠毒,必然要突出表現(xiàn)自己。我那時處在尊貴的地位上,他們還拿著不要緊的事來控制別人,何況現(xiàn)在他們越發(fā)過分,又有了這樣的詔書,一旦挾制起我等,如何訴說其中的委曲?陛下見我身為皇后,就始終不肯給我絲毫補給。如果不在私府中稍微獲得些財物,那么我還能仰仗什么?舊時,皇后常私下裹強取侍者的布帛,以及車馬服飾,聲稱拿給待詔修補,然后收歸已有。宮人們都心中暗自怨恨,我也恥于去做造等事。舊例又有用公牛祭祀祖父母的事,戴侯、敬侯都承蒙圣恩得以用太牢禮祭祀,現(xiàn)在也應當按照舊制,愿陛下能夠可憐我家!
現(xiàn)在官吏剛剛接到詔書,就揚言一定要讓皇后知道這些,不能再像往日那樣從私府中拿取財物了。他們一開始就要控制我,恐怕是不合入之常情了。如今若是衹減少車馬用度,以及不在未央宮拿取財物,按照舊例賞賜外家,也就可以了。其余的規(guī)定則逼迫太急,怎么辦呢?我的命不好,偏偏正趕上依照孝元皇帝前的舊例。那時與現(xiàn)在相比,不盡相同。舊時賞賜給外家酒肉,需卜表奏請才能決定。還有,原來每年賞賜杜陵梁美人家一石酒、一百斤肉,我覺得太少,賞賜田八子時應比梁美人多。這樣的事還有很多,無法一一列舉出來。希望能得到皇上召見,把這些事詳詳細細地全部講出來,請陛下明察!
成帝就按照劉向、谷永的話回答皇后說:皇帝安慰皇后,你所說的事情我都聽說了。太陽是天地間陽氣的根源,是天上之光中最可寶貴者,有王者的氣象,就是君主的尊位。若是陰氣侵入陽氣,虧損了體內(nèi)的正氣,這不就會出現(xiàn)以下犯上,妻子控制丈夫,卑賤者凌駕于尊貴者之上一類的災變嗎?春秋時代二百四十二年中,出現(xiàn)最多的災異就是日食。自從漢朝興起以后,日食也在呂氏、霍氏那些外戚掌權時發(fā)生過。拿現(xiàn)在的情況加以推測,難道也是這種原因造成的嗎?諸侯被漢家的制度約束,又有國相加以控制,怎么會再有齊、趙七國那樣的叛亂?大臣們忠貞不二,堅守仁義,又如何會發(fā)生上官氏父子、博陸侯、宣成君那樣的謀反?至于平民百姓中的豪杰人物,再不是陳勝、項梁那類的人;匈奴、夷狄,也已不是冒頓單于和郅支單于之輩了。邊遠部族一向追慕中央政權,少數(shù)民族盡數(shù)臣服天朝,異邦向往仁義之道,天下百姓心懷恩德,即使讓他們心術不正,也并不足以擔憂,更何況根本就沒有呢?從夷狄那裹找不到原因,從臣下那裹也找不到原因,不把后宮拿來擋罪,又如何去應付呢?
往日,在建始元年正月,有白氣出于營室。營室,就是天子的后宮。正月在《尚書》裹稱為皇極?;蕵O,就是帝王之氣的準則。白氣屬于西方之氣,在春季應當衰敗?,F(xiàn)在正趕上在皇極之月,后宮出現(xiàn)這種衰敗之氣,看來皇后姬妾沒有能夠懷孕而得以保全胎兒的,以明示皇室后繼無人,卑賤之人將要興起。到了九月,有一顆瓜樣的流星從文昌六星處出來,穿過紫宮,尾部彎曲成龍的形狀,隕落在鉤陳,這又說明先前的那些過失,顯然出在后宮。后來又有北宮的井水溢出,違背常理水向南流,有好幾個郡發(fā)了洪水,淹死許多百姓。后來又謠言四起,令人震驚,說有一名小姑娘上了大殿,卻沒有人發(fā)覺。黃河之水屬陰,又是四瀆之首,現(xiàn)在決口成災,淹沒了許多郡縣,更加證明了陰氣太盛,是違背經(jīng)典、敗壞綱紀的應兆。前幾個月,老鼠在樹上做窩,野鵲改變了毛色。五月庚子,泰山一帶的鳥燒掉了自己的巢穴,《易》上說:“鳥焚燒自己的巢穴,旅人先笑然后號眺大哭。喪牛于易,是兇兆?!笔钦f君王身居百姓之上,就像鳥處于巢中,若不體恤百姓,百姓就會背叛并且離開他,正如鳥兒自焚其巢,雖然開始時暢快高興,后來一定會連哭都來不及了。百姓失去了君主,就像牛沒有了毛,所以稱之為兇。泰山,本是王朝易代告天的地方,現(xiàn)在這些災異現(xiàn)象發(fā)生在那裹,非??膳?。三月癸未,由西方刮來的大風吹動了祖宗寢廟,撕裂了帷席,刮斷了樹木,車駕無法行走,房屋遭到毀壞,這些災異竟然殃及宗廟,實在令人膽戰(zhàn)心驚。四月己亥,在束井宿位置發(fā)生日食,須臾之間太陽便消失了,和沒有太陽毫無區(qū)別。己和戊屬中宮,為君,亥為水,屬陰,又可說明陰氣太盛,責任在于后宮。對于戊己來說,則是虧損了君主之體,昭示皇室將斷絕后嗣,大禍甚至影響到京城。對于束井來說,集中了眾多的災變,規(guī)模越來越大,次數(shù)越來越頻繁。禍患成形,無以救治,所以急迫,危害深遠,這樣的過錯已經(jīng)很明顯了,怎么能夠忽視呢?
《尚書》上說“高宗舉行肜祭時,有雉雞嗚叫。祖己說:‘君王衹有先端正自身,才能做好遣件事?!?,又說“認為好的不一定好,祇有敬重五刑之法,以成就三德?!闭f的就是要整頓宮廷和掖庭。現(xiàn)在皇后有不明白的地方,分析其中的不利,按條寫在刺板上,派大長秋來稟告我。官吏拘泥于法令,又有什么過錯呢?矯枉遇正,自古以來都是這樣。況且減省費用,改用公牛祭祀,對于皇后而言,是幫助你成就美好的品德,獲得榮寵。不除掉禍根,災異一個接著一個,祖宗不能享用祭品,更何況戴侯呢?傳上不是說過嗎?“能節(jié)儉者其過少?!彪y道皇后要去學奢侈的行為嗎?朕也應當效法孝武皇帝,那么甘泉宮、建章宮可以重新興建了。風氣年年不同,與時俱變,凡事應當因時制宜,與時俱進,往日不正確的地方,如何能仿效呢?君子的為人之道,喜歡因循舊制而不輕易改變。當初魯國某人管理長府,閔子騫說:“因循舊事就可以了,何必要改變呢?”大概就是厭惡改變吧?!对姟饭f:“雖然沒有了舊故之臣,還有舊時的法度,不遵循舊法,以至于國家傾危?!毙⑽幕实?,是朕學習的榜樣?;侍?,是皇后遵守的尺度。即使太后在過去因不得其志,未依常理,而如今皇后得到太后的厚待,又怎么能逾越太后的制度呢!皇后應當盡心修德,不要違反了前代皇后們的制度,勉力而行,謹守婦道,減省用度,以謙讓節(jié)約為先。孝順皇太后,朔日、望日的朝見之禮不能廢,如果這樣做下去,還能出現(xiàn)什么不善之事呢!形成好的名聲,顯揚美的德行,以平息天下人的紛紛議論,垂法于后宮,使姬妾們遵法而行。請皇后一定深思,不要輕視這些。
這時大將軍王鳳掌管朝政,威勢權力最大。后來,連續(xù)三年出現(xiàn)食,進諫的人多把罪過推到王鳳身上。但谷永等人認為是許皇后的過失。許皇后心里清楚王鳳不會幫助自己。過了一段時間,成帝對皇后的寵愛與曰俱減,后宮有許多人得到寵幸。
平當,字子思,其祖父以百萬資財從下邑遷至平陵縣。平當年輕時曾任大行治禮丞,因功補為大鴻臚文學,察舉廉潔被先后選任順陽長、栒邑令,因通曉經(jīng)術被征召為博士,公卿大臣們因平當精通經(jīng)術,議論通透明白,而舉薦他為給事中。每逢國家有災異之事發(fā)生,平當就以經(jīng)術為據(jù),談論得失。其言語文辭之雅潔雖然比不上蕭望之和匡衡,然而意旨卻大體相同。早在漢元帝時,韋玄成任丞相,奏請廢除太上皇陵寢和廟園
這時平當上書說:“臣下聽說孔夫子曾云:‘若有王者興起治理天下,三十年后仁道必成?!曛g,道德和諧融洽,禮樂制度完備,災害不生,禍亂不起。如今我神圣的漢王朝受天命而治天下,繼承前代留下的基業(yè)已有二百多年,勤奮而不敢懈怠,政令清明。但是,風俗尚未和順,陰陽還未調和,災害屢屢發(fā)生,我想是否因為還有什么重要的根本性的東西尚未修備呢?要不然為何很長時間沒有出現(xiàn)道德教化的祥征吉兆了!禍與福的出現(xiàn)不是毫無緣由的,一定是由于某種原因才會產(chǎn)生的。應當深入探求其原因和規(guī)律,并據(jù)此以修養(yǎng)根本。從前帝堯為王治理天下,首先‘任用同族賢良之人,使他們身居顯位,以此親睦九族,而后推及天下周邦’?!缎⒔?jīng)》上說:‘天地間的生命以人為貴,人的行為中沒有比實行孝道更重要的事了,實行孝道最重要的在于尊敬父親,要尊敬父親,莫過于祭天時以父祖先輩配享,周公就是能夠這樣做的人?!⒆由朴谧裱容叺闹鞠颍芄瓿闪宋耐酢⑽渫蹰_創(chuàng)的事業(yè)而制定禮樂制度,修治尊父配享之事,他了解文王不愿以人子而君臨于父祖之上,所以往上溯祖排列,推及始祖后稷,以后稷配天。這就是圣人的德性,是最大最重要的孝道。我漢朝高皇帝因圣德而受命于天,擁有天下,尊奉太上皇,如同周朝文王、武王之追尊太王、王季一樣。太上皇是漢王朝的始祖,后代應當尊奉他,以此推廣盛大的恩德,這是孝道中最重要的事了。《尚書》說:‘能夠正確地考察以往的歷史用以立功立事,便可以永享天年,國家傳于子孫萬代以至于無窮。’”成帝也正在為沒有繼嗣而憂愁,就采納了平當?shù)慕ㄗh。秋季,九月,恢復了太上皇的墓園、祭廟。
成帝下詔說:“如今,關于死刑的規(guī)定有千余條。律令繁多,有百余萬言。條文之外的‘奇請’、‘他比’等附加條文,日益增多。即使專門研究和熟悉法律的官吏,都弄不清頭緒,想讓天下百姓都知曉,不是太難了嗎!用這么繁瑣的刑律,去對付善良的百姓,斬殺無辜之人,豈不可悲!主管機關應討論減少死刑,及可以取消或省略的法令,使法律條文簡明易懂。具體回奏!”當時主管官吏不能弘揚皇上的旨意,只是在細微枝節(jié)上,舉出數(shù)件毫毛般的小事,以敷衍詔書而已。
匈奴單于派右皋林王伊邪莫演等來朝進貢,并參加元旦的朝賀大典。
二年(甲午,公元前27年)
春季,伊邪莫演朝貢完畢,回國前,自稱想歸降漢朝,說:“如果漢朝不接受我歸降,我就自殺,我至死不敢回匈奴。”使者據(jù)實奏報。成帝讓公卿討論。有人說:“應該按照舊例,接受他歸降?!惫獾摯蠓蚬扔?、議郎杜欽則認為:“自漢王朝興起以來,匈奴多次為害邊疆,因此才設立黃金、爵位的賞賜,以優(yōu)待歸降者。如今單于低頭稱臣,匈奴成為中國北方的藩國,派遣使崐者朝賀進貢,沒有二心。漢朝對待匈奴的政策,就應與過去不同。如今既然接受了單于朝貢的誠意,卻又收納他的反叛逃亡之臣,為了貪圖得到一個人,而將失卻一國之心;為了擁有一個有罪之臣,而與一位仰慕仁義的君王絕交。此外,還可作這樣的假設;單于新即位,想依靠中國,但不知這樣做的利害,暗中指使伊邪莫演詐降,以占卜吉兇。中國如果接受,便有虧道義,敗壞美德,使單于同中國疏遠,不與中國邊疆的官員友好相處?;蛟S是單于故意設下的反間計,想借此生仇,如果中國接納他的歸降,正好中了單于的計策,使匈奴可以把過錯歸到中國頭上,從而理直氣壯地責備我們。此事實在是邊境安危的本源,是戰(zhàn)爭與和平的關鍵,不可以不慎重。我的意見,不如不接受,以顯示我們光明磊落的信義,抑制欺詐的陰謀,安撫單于的歸附親善之心,這樣才有利!”他們將此意見上奏,被采納。派中郎將王舜去查問歸降的情況,伊邪莫演說:“我有發(fā)狂的病,只是胡說罷了?!睗h朝遣送他回國?;氐叫倥?,他的官職仍和從前一樣,但單于不再準許他會見漢朝的使者。
夏季,四月,楚國降下冰雹,大的如同飯鍋。
改封山陽王劉康為定陶王。
六月,成帝給他的舅父們?nèi)糠夂睿和踝T封為平阿侯;王商封為成都侯;王立封為紅陽侯;王根封為曲陽侯;王逢時封為高平侯。五人同日封侯,因此世人稱他們?yōu)椤拔搴睢?。皇太后的母親李氏,改嫁給河內(nèi)人茍賓為妻,生子叫茍參。太后想比照田的先例封茍參為侯爵。成帝說:“封田,并不合正理!”只任命茍參為侍中、水衡都尉。
司隸差遣假佐名叫放的奉詔書告訴王尊派吏卒捕人,放對王尊說:“詔書要捕的人應當保密。”王尊說:“司隸官屬公正,我京兆好泄漏人事?!狈耪f:“應當立即派吏卒捕人?!蓖踝鹩终f:“詔書不是給京兆下的文,不應當派人?!遍L安關押的人三個月內(nèi)有千人以上。王尊外出巡視縣,有一男子郭賜親自對王尊說:“許仲家十余人一起殺害郭賜的哥哥郭賞,公然回到許家?!崩舨桓也?。王尊巡視回來,上奏說:“豪強不欺凌弱小,各得其所,寬大之政才可實施,和平之氣才可通行?!庇反蠓虬抵猩献嗤踝鸨┡安桓?,在外說大話,倨慢誹謗皇上,威信一天天降低,不適宜居九卿之位。王尊坐罪被免去京兆尹職,官吏百姓很多稱頌他同情他。
湖縣三老公乘興等上書稱頌王尊治京兆功勞卓著,說:“過去南山盜賊占山橫行,搶劫良民,殺奉命行使法令的官吏,道路不通,城門警戒。用步兵校尉追捕,暴師露眾,荒廢時間花費錢財,還是不能消滅。王昌、甄遵坐罪遭貶,群盜漸強,官吏沮喪,流聞四方,成為國家的憂患。
當此之時,只要有能捕殺盜賊的,不惜金爵重賞。關中侯寬中被派去向王尊問捕群盜的方略,朝廷拜王尊為諫大夫,代理京輔都尉,治理京兆尹的事情。王尊盡心竭力效勞,早晚盡職,禮賢下士,勉勵奔走失敗的官吏,使沮喪之氣奮起,二十天之內(nèi)大股匪徒震驚而潰散,有的斬頭領之首來獻,賊亂免除,百姓歸農(nóng),安撫貧弱,誅除豪強。長安豪強大猾東市的賈萬、城西的萬章、箭市的張禁、酒市的趙放、杜陵的楊章等都與盜賊勾結,挾持養(yǎng)活著一批不法分子,上犯王法,下亂官吏的法制,兼并役使,侵奪吞沒小民,是危害百姓的豺狼。經(jīng)歷幾個郡守,二十年來不能治好,王尊用正常法制拷問判罪,都服其罪。奸邪消除了,官吏百姓高興。王尊治理困苦整頓治安,除暴禁邪,都是以前少有的,名將不及。雖然任用為正式郡守,也不是特殊褒獎王尊?,F(xiàn)在御史大夫奏王尊暴虐不改,不承用詔書,倨謾誹謗皇上等,其源出于御史丞楊輔。楊輔原來做過王尊的書佐,一向行為陰險,口惡心不誠,好以刀筆陷人于法。楊輔常醉酒被王尊的大奴利家打過幾巴掌,因此深恨王尊,想傷害王尊。我等懷疑楊輔公報私仇,傅會奏文,添油加醋陷害好人。
從前白起做秦將,東破韓、魏,南拔郢都,應侯誣陷他,被賜死在杜郵;吳起任魏守西河,而秦、韓不敢侵犯,讒言之人離間,被排斥趕到楚國。秦國聽信讒言結果殺害了良將,魏王信讒言趕跑了賢守,這都是偏聽不明,失去人才的禍患。
臣等私下痛傷王尊修身潔己,磨練節(jié)操一心向公,提意見不畏將相,誅惡不避豪強,殺不聽法度的盜賊,排解國家的憂愁,盡力盡職功勞卓著,威信沒有減少,的的確確是國家得力的官吏,使敵人聞風喪膽的大臣,現(xiàn)在一旦無罪被仇人之手遏制,被詆毀欺騙之文傷害,對上來說不能用功除罪,對下來說不能遮掩公卿的視聽,只不過是被怨恨之偏奏所欺騙,遭受共工那樣的大惡,沒有地方陳述怨恨。
王尊因京師法紀荒廢混亂,群盜并起,選賢征用,從家中出來做卿,盜賊之亂已經(jīng)解除,豪猾服罪了,卻又被巧言佞色之人廢黜了。一個王尊之身,三年之內(nèi),一會兒是賢才一會兒是奸巧諂諛之人,真令人太不可理解了??鬃釉弧異垡粋€人,便希望他長壽,厭惡起來便恨不得他馬上死,這便是迷惑’。點滴而來,日積月累的讒言行不通,那就可以說是看得明白了。希望皇上把這件事下給公卿大夫博士議郎,論定王尊一向的行為。作人臣的如果傷害陰陽,這是誅死之罪,確實像御史奏章所言,王尊應當伏朝廷之誅,或者流放到無人之域,不只是免官而已。還有推薦任用王尊的人,當獲選舉之罪,不可空然而止。假如不是像奏章所言,杜撰文字詆毀無罪的,也應殺頭,來懲辦讒賊之口,斷絕詐欺之路。希望明主參酌詳審,使黑白分明?!睍M獻上去,天子又用王尊為徐州刺史,調任東郡太守。
夜郎王興、鉤町王禹、漏臥侯俞,先后起兵互相攻擊。柯太守請求朝廷發(fā)兵討伐興等。朝廷會議時,發(fā)言的人認為路途太遠,不可以動兵討伐,于是派遣太中大夫、蜀郡人張匡持符節(jié)前往,勸說他們和解。興等不聽從命令,還用木頭雕刻成漢朝官吏的形象,樹立道旁,用箭射擊。
杜欽向大將軍王鳳獻策說:“蠻夷王侯輕視漢使,不懼怕朝廷的權威,我擔心參議這個問題的人膽小怯懦,仍然堅持和解之策。等太守覺察情況有變,呈報上來,則又要耽擱三個月的時間。蠻夷王侯利用這段時間,可以集結部眾,宣布并完善他們的計劃。蠻夷各國黨羽眾多,各不相容,定會互相殘殺。他們自知罪惡已經(jīng)鑄成,便瘋狂地進攻郡守尉,并遠遠地藏身于暑熱毒草地區(qū),即令軍事家孫武、吳起為將,古代勇士孟賁、夏育為兵,也會如入火坑深潭,被燒焦淹沒,智慧和勇敢都無處施展。而如果屯田戍守,費用將會大得無法計算。應當趁他們還未鑄成大錯,還沒疑心朝廷會對他們進行討伐,暗中命令鄰近各郡守尉操練兵馬。大司農(nóng)預先征調軍糧,儲積在要害地點。遴選勝任的太守前往,在秋涼時節(jié)進兵,誅殺蠻夷王侯中特別橫暴的人。倘若認為這是不毛之地,無用之民,那么圣王就不必因此而勞動中國,應撤銷郡縣,放棄當?shù)氐娜嗣?,與蠻夷王侯斷交,不再來往。如果認為是先帝所建立的累世功業(yè),不可毀壞,也應該趁變亂處在萌芽之時,及早撲滅。等到變亂已經(jīng)形成,然后再勞師作戰(zhàn),則萬民要蒙受戰(zhàn)禍?!庇谑峭貘P推薦金城司馬、臨邛人陳立為柯太守。
陳立到達柯郡,下令給夜郎王興,興不從命。陳立請求朝廷準許他誅殺興,沒有得到答復。于是他率領隨從官吏數(shù)十人出巡屬縣,到達了夜郎王興控制地區(qū)的且同亭,召興面見。興率數(shù)千部眾來到且同亭,由數(shù)十位部落王陪同,進見陳立。陳立對他進行譴責,并乘機將他砍頭。部落王們說:“將軍誅殺這種悖逆無行的人,是為民除害,我們愿出去告知部眾!”他們把興的人頭拿給部眾看,部眾全都放下武器投降。鉤町王禹、漏臥侯俞十分震驚恐懼,于是獻上粟米千斛及牛羊來慰勞官吏將士。陳立返回郡城。
興的岳父翁指,和他的兒子邪務,收集殘兵,脅迫周圍二十二個村落謀反。到了冬季,陳立奏報朝廷,征募各部落夷人當兵,由他與都尉、長史分別率領,進攻翁指等。翁指據(jù)險為堡壘。陳立用奇兵切斷了他的糧道,又施反間計引誘翁指的部眾。都尉萬年說:“大軍遲遲不決戰(zhàn),軍費糧草將無法供給?!庇谑仟氉月时M攻翁指,敗退而逃,奔向陳立的大營。陳立大怒,喝令部下將他打出。萬年回軍再戰(zhàn),陳立率軍救援。當時天正大旱,陳立攻占水源,斷敵水道。蠻夷部眾一同斬殺翁指,手持人頭出來投降。于是西夷平定。
三年(乙未,公元前26年)
春季,正月,楚王劉囂到長安朝見。二月,乙亥(十六日),成帝下詔,因劉囂一向行為良好,特意給予特殊獎賞,封他的兒子劉勛為廣戚侯。
丙戌,犍為郡發(fā)生地震,引起山崩,壅塞了長江,使江水逆流。
秋季,八月,乙卯晦(三十日),出現(xiàn)日食。
成帝因為皇宮藏書有許多已經(jīng)散失,派謁者陳農(nóng)到全國去搜求失傳的書籍。詔令光祿大夫劉向校正經(jīng)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正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正占卜之書;侍醫(yī)李柱國校正醫(yī)藥書。每一部書校正完畢,劉向就條列出它的篇目,寫出內(nèi)容摘要,呈報成帝。
劉向因外戚王氏權位太盛,而皇上現(xiàn)在正在留意《詩經(jīng)》、《書經(jīng)》等古書,就根據(jù)《尚書·洪范篇》,匯集自上古以來,歷經(jīng)春秋戰(zhàn)國,直至秦漢,所有關于祥瑞、天災、變異的記載,推測天象變遷的原因,聯(lián)系比附人間的禍福,突出其占卜與應驗,分門別類,各立條目,共十一篇,書名為《洪范五行傳論》,呈獻成帝。成帝心里明白劉向忠心耿耿,是因為王鳳兄弟權勢太盛,才著作此書。然而他到底不能剝奪王氏的權柄。
黃河再次在平原郡決口,洪水灌入濟南、千乘,所造成的損失是建始年間洪災的一半。朝廷再次派遣王延世跟丞相史楊焉,以及將作大匠許商、諫大夫乘馬延年,共同負責治理工程。六個月后,工程才完工。再次賞賜王延世黃金百斤。治河卒沒有發(fā)給工錢的,都登記姓名在冊,折合抵消徭戍六個月。
四年(丙甲,公元前25年)
王商為人樸質有威信,身高八尺余,體材魁偉,容貌超過凡人。春季,正月,單于來朝貢,引見到白虎殿。丞相王商坐在未央宮中,單于走上前,拜見王商。王商起身,離開坐席同他說話,單于仰視商容貌,非常敬服他,連連后退。成帝聽說后贊嘆說:“這真是大漢丞相啊!”
赦免天下囚犯。
三月,癸丑朔(初一),出現(xiàn)日食。
瑯邪太守楊肜與王鳳是姻親,瑯邪郡發(fā)生災害有十四次,已經(jīng)上報。由丞相王商查問此事,王鳳為楊肜向王商說情:“災害怪異是上天的事情,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楊肜一向是個好官,應該從輕發(fā)落?!蓖跎滩宦?,竟然上奏請求罷免楊肜,奏書果然被扣住不發(fā),王鳳因此越發(fā)怨恨王商,私下搜求王商的短處,派人獻上奏書揭發(fā)王商的家庭隱私。皇帝認為這是不必告人的隱私,不足以中傷大臣,王鳳固執(zhí)地爭辯,就把這件事交給司隸處理。
先前皇太后曾經(jīng)召來王商詢問他的女兒,想要把她納入后宮。當時王商的女兒病重,王商心里也認為這件事很困難,就用女兒病重來回答,沒讓女兒入后宮。等到王商因為家庭隱私受考問的時候,自己知道是被王鳳所中傷,非常恐懼,又想要獻納女兒作為救助,就依靠新受寵幸的李婕妤家稟告,使女兒入了后宮。
正好又出現(xiàn)日食,太中大夫蜀郡人張匡,為人奸佞機巧,獻上奏書說愿意應答親近的大臣,陳述日食的原因。下了朝堂的左將軍史丹等人詢問張匡,張匡回答說:“我認為丞相王商作威作福,援引外部勢力控制朝廷,自己想要得到的,就一定要實現(xiàn),性情殘忍狠毒,毫不仁慈,遣罪疾速,輕視官員,私下搜求別人的過錯,想要用來樹立威望,天下人以他為苦痛禍患。先前頻陽人耿定上奏書揭發(fā)王商和他父親的婢女私通,以及妹妹婬亂,家奴殺死她私通的奸夫,懷疑是王商教唆。奏章交付有司處理,王商私下不滿。王商的兒子王俊想要上奏書告發(fā)王商,王俊的妻子是左將軍史丹的女兒,就拿著王俊的奏書去給史丹看,史丹厭惡他們父子相互抵觸,為女兒請求離異。王商不竭盡忠誠進獻良策來輔佐至德的君主,知道圣明的主上推崇孝道,遠離女色,后宮的事情都聽從皇太后,太后先前聽說王商有個女兒,想要把她納入后宮,王商聲稱女兒有久治不愈的疾病,后來有耿定上書之事,又違反正道藉助李貴人家獻納女兒。王商實行邪門旁道來擾亂朝政,以不實之辭欺騙人,違背大臣應有的操節(jié),因此而發(fā)生了日食?!吨軙飞险f:‘用邪門旁道事奉君主的人應誅殺'。從前丞相周勃兩次立了大功,到孝文帝時有細微怨恨,太陽因此而受食,于是孝文帝屏退周勃,讓他回到封地去,終于沒有了戒懼之憂?,F(xiàn)在王商沒有微小的功勞,卻受到三代君主的寵幸,自身位列三公,親族封為列侯,任二千石的官吏、侍中諸曹等,供職于宮門之內(nèi),和諸侯王結成姻親,權勢榮寵興盛到了頂點。確實有內(nèi)闈婬亂、教唆殺人、心懷怨恨的緣由,應當追究拷問。我聽說秦國丞相呂不韋看到秦王沒有子嗣,企圖占有秦國,就找來一位美女作了自己的妻子,暗中知道她懷孕了,然后把她獻給秦王,生下始皇帝。到楚國丞相春申君也看到楚王沒有子嗣時,心里認為楚國有利可圖,就獻上有身孕的妻子給楚王而生下了懷王。自從漢朝興起以來,差點就遭逢了呂后、霍氏的災禍,現(xiàn)在王商有殘忍不仁的本性,于是因為心懷怨恨而獻納女兒,他奸詐的機謀無法揣測。先前景帝之世有七國反叛,將軍周亞夫認為即使抓到了雒陽人劇孟,關東地區(qū)也不是漢朝所能占有?,F(xiàn)在王商親族眾多,權勢顯赫,全部資財以萬萬來計量,家奴以千來計數(shù),不僅僅是劇孟獨夫這樣的一些人。并且無道之極,內(nèi)外親屬背叛了他,內(nèi)室婬亂,父子互相攻擊,卻要讓他明白圣主的教化,協(xié)調天下,難道不是很荒謬的事情嗎?王商任職五年,職位衰落而惡行顯露在百姓向前,很是損害皇上的大德,有九鼎斷足的兇兆。我認為圣明的主上正當盛年,繼承皇位以來,還沒有過懲處奸人的威儀,加上繼位的后嗣還沒有確立,怪異現(xiàn)象一齊出現(xiàn),尤其應當整頓懲罰不忠之臣,來防止還沒有成為事實的禍患。如果懲辦王商一人,就可以使天下震動,奸邪之路堵塞而不通?!庇谑亲髮④娛返さ热俗嗟溃骸巴跎涛涣腥?,爵封列侯,親自接受詔書為天下之師,不遵循法制來扶助主上,卻邪僻諂媚來實現(xiàn)他的私欲,實行旁門邪道來擾亂朝政,作為臣子不忠實,欺騙主上不仁道,按照《甫刑》之法,應為死罪,刑罰說得很清楚。臣下請求您下詔給謁者,召王商到若盧的牢獄去?!被噬弦幌蚓粗赝跎?,知道張匡說話陰險,下命令說:“不應查處?!蓖貘P固執(zhí)地爭論,夏季,四月,壬寅(二十日),成帝下詔:“樂昌侯王商任丞相,任職五年,沒有聽過他的誠懇的勸告,良好的計謀,卻有行為不忠、施行邪道的罪過,身犯死罪。先前王商的妹妹不修婦女之德,家奴殺死了她的情人,懷疑是王商教唆,因為王商是居重要職位的大臣,所以抑止住沒有追究?,F(xiàn)在有人告發(fā)王商不因此自己悔過,卻反而心懷怨恨,朕很傷心。王商和已故的父王有外戚的親屬關系,不忍心把他送到法官那里去。赦免王商的罪過。使者沒收他的丞相印信。”
王商被罷免丞相三天之后,疾病發(fā)作吐血而死,被謐為戾侯。而王商的親族子弟任駙馬都尉、侍中、中常侍、諸曹大夫郎吏的,都出為候補官吏,沒有人能夠留下來供職值宿警衛(wèi)。有司奏明王商的罪行還沒有判決,請求免去封邑?;实墼t令王商的長子王安繼承爵位為樂昌侯。
張禹,字子文,河內(nèi)郡軹縣人,到他父親時,遷到蓮勺縣。張禹在兒童時代經(jīng)常跟隨家人到市上去,喜歡觀看那些占卜、看相的人。時間長了,就非常懂得識別蓍草、八卦的吉兇含義,而且常常從旁說出他的意思。占卜的人很喜歡他,認為他長相不凡,于是對張禹的父親說:“這個小孩非常聰明,可以讓他學習經(jīng)文?!睆堄黹L大之后,就到京都長安求學,跟沛郡人施讎學習《周易》,又向瑯邪人王陽、膠東人庸生求教《論語》,直到他對這些經(jīng)書都很精通時,他就聚徒傳經(jīng),后被推薦為郡文學。漢宣帝甘露年間(前53——前50),諸儒生推薦張禹,皇上命令太子太傅蕭望之負責考察張禹的學識。張禹回答有關《周易》和《論語》的大義,蕭望之非常贊賞,報告皇帝說張禹對經(jīng)學很精通,又有師法,建議皇上可試用張禹當官。但這個報告未批下來,張禹仍回去擔任原來的官職。很久以后,皇上才試用張禹為博士。元帝初元年(公元前47年),立皇太子,當時博士鄭寬中教太子《尚書》,他推薦說張禹擅長《論語》,于是皇上詔令張禹教太子學《論語》。因此提升張禹任光祿大夫。幾年后,他又出任東平內(nèi)史。
元帝駕崩,成帝即位,征調張禹和鄭寬中到長安,他們都因曾是太子的教師而賜爵關內(nèi)侯,鄭寬中食邑八百戶,張禹食邑六百戶。張禹任諸吏光祿大夫,官秩為中二千石,給事中,領尚書事。這時,漢成帝的舅舅陽平侯王鳳任大將軍,名為輔政,實為專權,皇帝很年輕,為人謙讓,愛好經(jīng)學,敬重教師。當時張禹與王鳳一起兼任尚書,內(nèi)心感到很不安,幾次托病上書請求辭職回鄉(xiāng),想回避與王鳳共事?;实鄞鸶舱f:“朕年幼即皇位,很擔心失誤,你因道德高尚而成為我的教師,所以我把國政委托給你。你有什么可疑慮的,以致屢次請求辭職,是忘記了我們的師徒關系,還是回避什么流言蜚語?我沒有聽到任何有關你的傳聞。你還是安心工作,仍總管政事,拿出孜孜不倦的精神,不要違背我的心意?!苯又旨淤p張禹黃金百斤、養(yǎng)食肉牛及上等好酒,令太官為張禹供給飲食,令侍醫(yī)替他看病,還常派使者去慰問他。張禹惶恐,又起來治事。
這年六月,丙戊(初五)任命張禹為丞相,封安昌侯。
庚戌(二十九日),楚孝王劉囂去世。
當初,漢武帝通西域,罽賓國自以為地處絕遠,漢兵不能到達,因此只有罽賓一國不歸順漢朝,還多次劫殺漢使。很久以后,漢朝使者文忠與容屈國王的兒子陰末赴合謀攻殺了賓王,于是立陰末赴為賓王。后來,軍候趙德出使罽賓國,與陰末赴失和,陰末赴用鐵鏈把趙德鎖起來,又誅殺漢副使及以下七十余人,然后派使者赴長安上書謝罪。孝元帝因賓遠在域外,無法審核此案,就把使節(jié)放逐到縣度,斷絕與賓的來往。
等到成帝即位后,賓王再次派遣使節(jié)到長安謝罪。漢朝打算派使者護送賓使節(jié)回國,作為答禮。
杜欽勸王鳳說:“從前,罽賓王陰末赴本是漢朝所立,后來卻突然反叛,世上最大的恩德,莫過于使其擁有王位和人民;而最大的罪惡,莫過于拘殺使者。陰末赴之所以不肯報恩,也不怕討伐,是由于自知離中國遙遠,漢兵無法到達。他有求于漢朝時,就卑辭謙恭;無求時,就驕橫傲慢,始終無法使他降服。中國之所以交往厚待周邊蠻夷,滿足他們的要求,是因為疆土相鄰,他們易于入境劫掠。如今縣度的險阻,賓軍隊不能越過。他們即使仰慕歸順,對整個西域的安定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即令不歸順漢朝,
也不能威脅西域諸國的安全。從前,罽賓王親自冒犯漢朝使節(jié),罪惡暴露在西域各國面前,中國因此斷絕與其來往。如今他們宣稱悔過來朝,但所派之人,不是國王的親屬和重要官員,奉獻者全是從事商業(yè)的賤人,他們是想通商貿(mào)易,而以進貢為名,因此本朝煩勞使者護送他們到縣度,恐怕不符合他們實際低微的身份,受了他們的欺騙。凡派使者護送客使,目的是保護他們不受盜匪傷害。自皮山國往南走,要經(jīng)過四、五個不受漢朝管轄的王國。護送的漢軍士兵有一百余名,入夜后輪班五次擊打刁斗警戒守衛(wèi),仍然時常遭到劫掠。用驢子馱載口糧,須由沿途諸國供給食物,才能滿足。有些王國又小又貧窮,無法供應食物;有些王國奸猾不肯供給。使者帶著強大的漢朝的符節(jié),在山谷之間忍受著饑餓的煎熬,乞討無門,缺糧一二十天,人畜就會倒斃曠野,不得生還。沿途還要經(jīng)過大頭痛山、小頭痛山、赤土坂、身熱坂。走到這里,會讓人渾身發(fā)燒,面無人色,頭痛嘔吐,驢畜也都如此。又有三池盤、石坂道,窄的地方只有一尺六、七寸寬,而長度卻有三十里。山徑旁是陡峭不測的深谷,馬匹與行人互相扶持,用繩索前后牽引。走二千余里,才能到達縣度。牲畜失足墜落,在離谷底還不到一半距離時,就已粉身碎骨;人墜落,便不能為他收殮尸體。艱難險阻,無法盡言。古代圣王將天下分為九州,又制定五服,是務求本國的強盛,而不管域外之事。如今派遣使者,奉天子之命,護送外族商賈,勞動眾多中國官員士兵,跋涉危險艱難的路程,使所倚賴的中國人罷憊,去為無用的外族效勞,這不是長久之計。既然使者已經(jīng)派定,可以護送到皮山國就回來?!庇谑峭貘P將杜欽的建議轉告成帝,被成帝采納。罽賓國實際上是貪圖中國的賞賜,和想跟中國通商,它的使者數(shù)年來中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