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好友喊我去她家拿年菜,一直囑咐帶上家里最大的飯盒,這傻妮兒,能有多大噻,總不能帶上臉盆吧。
? ? 小的時候,家里的年菜倒是真的都是用臉盆裝的。我們那的鄉下叫八寶菜,就是用八種原材料一起炒的菜,每家除夕晚上餐桌的菜可能大不相同,但是家家必有這一道八寶菜。
? ? 后來工作的地方都稱這道菜叫年菜,為了味道更加鮮美,大家都不限于八種原材料了,會根據自家人的喜好,增添刪減。
? ? 雖說這是一年一次才出現在餐桌上的菜,還要等到三十晚上才正式登場,但是為了這道年菜,家里人半年前就開始準備。
? ? 年菜的主打是腌菜,這個在媽媽的指揮下,爸爸這項任務完成的就倆字,完美!奶奶在世時,這些都是奶奶忙活,奶奶走了,現在都由媽媽來一手承擔。胡蘿卜收獲的時候(我們那叫方蘿卜,特土,土得無限美好,讓人難以忘懷),奶奶去菜園子里挖出胡蘿卜,去泥,摘掉葉子,洗凈,然后仔細的切成絲,盛放在圓篩子里,用兩根長板凳支著,在烈日下暴曬。隔上些時辰,奶奶就會用筷子給篩子里的胡蘿卜翻個,邊翻,邊溫和地笑著念叨,今年方蘿卜長得真好,又大又粗,水分足,要多曬幾個太陽,才能曬干呢。
? ? ? 夏天里最后一撥毛豆,奶奶已經不管它了,任由它在地里瘋長,等到豆莢快爆裂時,奶奶才開始拾掇它。把它連根拔起,拖回去,放在水泥場均勻鋪開,暴曬幾個太陽,用家里的某樣勞作工具(雖說是小時候都用過的,但現在真想不起來叫啥名了)敲打,偶爾我會湊熱鬧,用媽媽搗衣漿衫的棒槌敲打,讓豆子和豆莢分開,這時已不是毛豆,而是黃豆咯。奶奶再把一些殘留的豆莢屑篩了,然后挑選個大飽滿的黃豆收起,儲藏。
? ? ? 到了年下,奶奶開始準備年菜的八大樣。泡上黃豆,中途要換水,會泡個兩三天的樣子,然后要煮熟;曬干的胡蘿卜用水泡,這個泡的時間短,一般幾個小時就可以。這些工序完成,等到臘月二十九,奶奶把腌菜洗凈切好,豆腐果切成丁,豆腐干切成細條,百葉切成絲,再隨便整兩樣蔬菜,原材料就齊活了。那時生活清苦,木耳于我們也是高檔貨,看有的人家還會泡上木耳炒年菜,便央著爸爸,能不能放點木耳,我慈祥的親爸都會說,好的,好的,偷偷的。現在不能給你媽媽知道,等奶奶下鍋炒時,想訓你們,也沒辦法了。
? ? 三十那天,這個菜作為最后一個炒菜,榮登餐桌。大灶的鍋里放上兩瓢油,鍋膛里的架柴噼里啪啦,奶奶一樣一樣的菜往鍋里添,用根長柄的鍋鏟翻炒,攪拌,什么佐料都不用,腌菜本就是咸的,炒好,奶奶用臉盆裝上,用筷子撥拉均勻,四周貼臉盆邊厚點,中間薄點,那時沒有冰箱,放在通風處,為了防止變質,隔天把,就要重新下鍋炒。
? ? ? 奶奶雖然走了,但這年菜的習俗還在,媽媽也不止用了八樣蔬菜給我們準備年菜,昨天親愛的給我送的年菜,里面還有藕,薺菜,金針菇,桐哥昨晚為了這菜,作業也沒寫安生,樓上樓下跑了幾趟,每次下來就是叨菜吃的。
? ? 今年輪到我回娘家陪爸媽過年,明天下午看媽媽炒年菜,站旁邊,跟老王同志學著點,以后我給你們炒!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