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的好像沙漠一樣
回頭看看這兩天寫的文字,確實如此,生硬刻板,好像一棵枯死在沙漠中的樹木留下來的樹干,丑陋而扭曲。
不過幸好這個階段只是為了能夠堅持的去寫,完成每日的碼字目標。
至少是對于大腦中的內容進行了一種有效的梳理,同時也順來著整理一番一天下來的自己。
有一點不同的是,在寫一個內容很多后另外的內容就會再去想寫,比如寫完這篇文字就不會寫太多每日的記錄。好像這個部分壓制住了另一外一部分。
少數民族
它那翹動的胡須,象雕鷹在扇動翅膀。它那轉動的兩眼,像雄鷹攫取獵物的目光。
他的前額上現出一道道皺紋,像角斗的公牛威武雄壯。
他咬牙切齒發出巨響,像發怒的公駝兇猛異常
特別喜歡少數民族的朋友,尤其是說漢語不是特別流暢的那些朋友。因為聽他們說話時總是能夠聽到各種形容與比喻,將他們的故事和形容用來描述上一個事物上感覺很是特別。
在那雪山和草原進行比喻另外一件毫無關系的事情時會讓人產生很多聯想同時也會很是好奇。
慢慢練習
- 覺得將一段段的想法和感受收集起來是一個不錯的好方法,但是有時卻變成了一個單一的清單。只有一二三要點是什么沒有具體的內容,或是一份藥品說明書。不過回想起來好像很多時候看到的書籍和內容要求也是希望清晰明了要點準確,言簡意賅,這是為了增加效率,闡述邏輯指明要點。而至于其他的內容是否有文采是否優美那么不是優先考慮的事情了。
- 矛盾的事情就是現在既希望文字充滿美感而又簡練。那么看來只能夠慢慢練習來開始了,練習著能夠湊足字數,練習著把每一句都梳理通暢,像一個剛學走路的幼兒。
- 幸好暫時沒有抵觸的感覺,因為開始寫之后就會學些越多,越想愈多,記得在村上春樹《當我們談跑步時談些什么》中自己剛開始寫小說時也不是很是舒暢,但是慢慢的就將故事給織羅出來了,雖然其中也會有各種困難。
- 與每天的記錄不同的是一種類似打卡一種是展開后的自然流露。打卡或是每日被提醒要記錄一些內容未免會有些反抗或是厭煩的心理,但是當要去想寫一個事情或是圍繞一個事情去寫時,關于這件事情的各種內容就被調用和回憶,一個個連接再次被喚起,不自覺的變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 想好一個更改或是標題,然后想想一下,讓自己的大腦在休息時或是下意識的去工作讓他自己去構建要構建的內容,只要給他一個小毛球就好了,然后他就會像一只貓兒一樣自娛自樂,還會滾出一個更大的球回來,這時再去寫就是簡單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