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以隨性自居,也被人評論為“真性情”,但隨即也被指出“走不了太遠(yuǎn)”。
為什么?的確,看清名利是一方面,但看過那么多書,走過那么多路,認(rèn)識那么多人……碌碌無為終究是不甘心的。
其實,“開心”和“良心”可以兼得。
讀一本好書是開心的!可是當(dāng)下,并沒有特別多的書能讓我們掩卷長嘆。電影也是,朋友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那么,不期許別人,自己來吧。
經(jīng)過思考、通過努力,每天寫出500字。通過堅持,在2016的最后一個月有所改變,讓自己滿意,留給自己一個念想。是我決定加入好報寫作群的初衷。
第一周:搶搭檔,日更
12月1日上午,就被幾十篇文稿狂轟濫炸,嚇傻了,再打開幾篇看看,被鎮(zhèn)住了。文章質(zhì)量之高出乎我的意料。隨后,群主二美要求結(jié)對子,我就搶了“耳雙生”。我的搭檔,果然,文采了得,接連幾篇談?wù)撀殘觥⒁魳贰⑼辍⑿腋5拿}作文都堪稱精品,篇篇進(jìn)擊中內(nèi)心。
而且,他日更!周六、周日可以不寫,但他天天不落。我以為,是太多的思考和才華,在找到出口后的集中噴發(fā)。所以,作為搭檔的我,第一周也堅持日更。雖然質(zhì)量天差地別,但是按照二美給出的命題,努力思考奮力寫。15天15篇,自己都被驚到了。
收獲:勤奮、堅持,達(dá)成目標(biāo)的滿足感。
此類朋友還有:李添、傻蛋、青月,他們的共同點是職場精英,能夠明確目標(biāo)、持之以恒,決心與毅力成就了通向成功之路。
第二周:磁場吸引的心靈之約
第一次換搭檔,剛好看到嶠寫劉豐教授四維空間的文章,雖然不太懂,但是嶠的靈性吸引了我。加她為搭檔后,她推薦我加她的公眾號“相遇在光與愛里”,看以往文章更加震撼,了解她真實的心路歷程,了解奇跡的發(fā)生。天哪,有公號的人,都是大神吶。
接著,又加入了嶠為群主的珠海文友“寫作是心靈的歌唱”的小群,認(rèn)識了萬德福、槐花開等姐妹,經(jīng)常開誠布公的討論,像相識多年的好友。槐花開一篇寫母親的文章,真實、質(zhì)樸而感人,讀后久久難以忘懷,我覺得達(dá)到在紙媒發(fā)表的水準(zhǔn)。
收獲:追求身心靈的朋友們,用真人真事喚起我對人生的叩問。
此類朋友群中還有很多,無論是研習(xí)心理學(xué),還是追求身心靈,都有深度的修為。
第三周:沒找搭檔,找到了老鄉(xiāng)
隨后的一周沒有找搭檔,真是沒監(jiān)督就開始偷懶了。有時寫一百多字,先截圖在群里打了卡再說,有時找陳年稿子湊合,總之糊弄過后,自己都不滿意,又開始嫌棄自己了。
所幸,遇到了張俊霞,在深圳的湖北老鄉(xiāng),非常熱情,也非常愛生活,和三毛一樣足跡遍及中外名城,堅持寫作三個月,是我欣賞的類型。俊霞指點我、鼓勵我,那天晚上非常開心,今后還會繼續(xù)向她討教。
更巧的是,第一個搭檔耳雙生也是湖北老鄉(xiāng),在杭州的老鄉(xiāng),我們仨在異鄉(xiāng)的湖北人組了個小群,以后就不會失散了。
收獲: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信條,濃濃的鄉(xiāng)情。
第四周:誰來牽手?
隨性的人更需要被監(jiān)督,最后一周我在群里發(fā)出邀請,兩秒后“同樣單著”的姑娘--“蘑菇它不開花”,結(jié)了對子,她有一篇讀后心疼的文章“路太長追不回原諒”,我還記得。于是我又走上了被監(jiān)督的日子。
收獲:蘑菇的小說寫的極好,是值得學(xué)習(xí)的類型。
好報寫作群,為我打開了一扇窗,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收獲了各種各樣的朋友。還有最后一周,舍不得,要珍惜。
基于寫作,我們遇見;基于寫作,我們分享;基于寫作,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