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塘kama
狗多,這是我對北京最初的印象。
我是一個極怕狗的人,初來這里,很不適應這樣天天見狗、繞著狗、躲著狗的生活。直到現(xiàn)在依然害怕,不過半年下來多少也適應了一點。
這里的狗確實很多,每天出門上班,在小區(qū)里都能遇見三四只不同品種的狗,趴在那里曬太陽的;跟著主人遛彎兒的;滿地亂嗅揀殘羹剩飯的;偶爾還會有兩三只成群結(jié)伴的,個個呲牙咧嘴,好像在密謀什么;也有三四家的狗糾纏在一起打鬧瘋耍的,像激情上演的三角虐戀。凡此種種場景,我只有一個反應,拽著包,有如腳踩祥云般往家的方向跑。
每每如此,我都格外想家。老家也有狗,一家一戶拴在老舊的門栓上,閉著眼安靜地趴在地上。入夜十分,此起彼伏的一聲聲犬吠,回蕩在空曠的夜空里,一家聲起一家落,沒有喧囂而讓人倍感安心。
老家的狗
老家可以用窮鄉(xiāng)僻壤來形容,那里的狗不是寵物而是用來看家的。它們的胃就像泔水桶,從不挑食,餿了的飯菜也一樣吃的津津有味。偶爾狗食里面多了1根肉骨頭,狗就會興奮地搖著腦袋,晃著尾巴,親昵的蹭著主人的大腿。
爺爺最喜歡站在院子里自家的小黑吃食,我怕狗,會站的遠遠的。“瞧瞧,這狗吃的多香,連骨頭都能吃上,哪像我們那會兒連樹皮都沒有。哎,這時代真是越來越好啦。”爺爺總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我很疑惑,不懂爺爺在說什么,人怎么會比狗吃的還差,但也就是聽個熱鬧。
后來,爸爸在小院里給小黑蓋了個小窩兒。以窩兒門口為中心,方圓二米都是它的小窩兒,白天也能在自己小院溜個彎,晚上就躲在里面睡覺,沒人管它,想來也挺自由。碰上打雷、下雨的天氣,我們一家人就會坐在熱乎乎的炕上看電視、打撲克,其樂融融。小黑高興時也會像孩子似的出來看看蒙蒙細雨,澆得身上濕漉漉的,然后使勁兒甩甩頭,滿意地走回窩兒里。雷聲大的時候,我會嚇得一個激靈,但是小黑狗還是乖乖地躲在窩里,不吼也不叫。沒人知道它是否也會害怕,反正挨家挨戶幾十年了都是這么養(yǎng)狗的。細細想來也是這樣,老一輩兒人都是從苦日子里過來的,人都管不上,更別說狗了。
記得一年冬天,老家氣溫驟降,漫天大雪,一下就是好幾天。早上起來,雪把門堵得死死的。狗窩更是直接埋在了雪里,只露出一個小洞眼兒,往出冒著淡淡的白氣,往里看去,小狗的黑眼睛滴溜溜的亂轉(zhuǎn)。雪被掃走后,狗從窩里慢慢地走了出來,抖了抖身上的雪,又開始在窩門口悠閑地轉(zhuǎn)悠起來。看著它在那里不知冷、不知愁,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我撲哧一聲笑了,對著爺爺喊:“小黑好傻呀,都不知道冷!”
晚上,我躺在被窩兒里睡不著,看著天花板,想著過年穿的新衣裳兒、新襪子,計算著一年一次僅有的收入。20、50、100……還沒算明白呢,就隱約聽見院子里有人踩雪的聲音,緊接著就是小黑狗汪汪地叫聲,一聲比一聲大。最后,變成了瘋狂地吼叫。爸爸聽見了聲兒,起來看了一眼窗外,吼了一聲,卻不見小黑安靜下來,仍然狂叫不已。爸爸又掃了一眼院子,還是什么也沒看見,回過頭跟媽媽說:“沒事,外面下雪,狗肯定是冷了,明天給他拴在小倉子里吧。”第二天,我們照常起床,照常吃飯,照常把吃剩的飯拌成狗食兒喂給小黑。我又蹦蹦跳跳地出去看它吃食,但小黑卻躲在窩里不肯出來,窩門口還搭著一塊破布。這時,我有了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爸爸,你看小黑好像偷吃腐乳了,它嘴角有紅色的腐乳汁。”爸爸把小黑叫了出來,用紙擦了一下它的嘴角,把狗食放在了它旁邊,摸摸了它的腦袋。小黑好像得了嘉獎似的,搖著尾巴開心地叫了起來。沿著從狗窩一直到西墻根兒的腳印,來回蹦跶。
老家那里沒人把狗當個寶兒,但狗真的把人當成主人,忠貞不二。
辦公室的寵物狗
初來北京在一家創(chuàng)業(yè)型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工作,氛圍輕松愉快。沒有高檔寫字樓,但是別墅級別的辦公室也還算不錯。這里還有一只老大養(yǎng)的身價在1W以上的寵物狗。它是一只秋田犬,全身棕黃色的毛發(fā),看起來更像只柴犬。秋田犬就住在辦公室里面,風吹不著,雨澆不著,太陽也曬不著。它剛來公司的時候,還比較小,憨憨的很可愛,經(jīng)常在辦公室里大搖大擺地走著,有點《忠犬八公》里面的氣勢。因此同事們都很喜歡它。可沒過幾個月,它的個頭就長的特別大,面對一米六的我,兩前爪一撘能夠到肩。公司有個120斤的瘦子哥曾嘗試帶秋田遛彎,但根本hold不住,還沒出門口就直接被秋田狗拽倒在地。很多女生看見它就像深夜里看恐怖片一樣地尖叫。
一次,有個女同事下樓吃飯,這狗剛好沖向樓。人、狗在樓梯偶遇。女孩兒轉(zhuǎn)身就往回跑,狗奮勇直追,著實把女孩兒嚇壞了,回到辦公室里就哭了,半天爬不起來。自此之后,老大就把這塊心頭肉拴在了自己桌子旁。
秋田犬雖然不能再自由自在的耍酷,但是日子卻越來越好了。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有專人帶著它出去遛彎。回來還有茶葉蛋和玉米餅吃。時常廚房里也會飄出一股肉香,有時候是牛肉,有時候是豬肉,反正都是給秋田吃的。同事們私下里經(jīng)常調(diào)侃:“哎,真是活得不如狗。”
秋田的智商很高,不知什么時候竟然學會了打開飲水機的按鈕舔水喝,更奇特的是它從來不開熱水的按鈕。于是我們再喝水都去二樓了,一樓的水留給了到現(xiàn)在還不知情的老大。
盡管如此,同事們還是慷慨的“寵溺”著它。一次,同事累了走過去逗秋田犬。突然外面噼里啪啦的響起了鞭炮聲,這時狗焦躁起來,瘋一般亂叫,還傻傻地在瓷磚地上刨坑,想要躲進去。同事趕緊走過去捂住了秋田犬的耳朵,而它卻開始在同事懷里一刻都不停地亂刨。無奈,同事最后把它帶到了一樓的衛(wèi)生間里,一直到鞭炮聲停了才把它放出來。從此以后,大家都知道秋田害怕響聲,只要有鞭炮聲、雷聲響起,任誰都不去一樓衛(wèi)生間了,因為那是秋田的地盤。
后來,秋田犬得了皮膚病,從臉上一直到尾巴都起了小紅包,還掉了毛。一下子,美男子的形象全毀了。但同事們沒人嫌棄它,照樣早晚帶它出去遛彎兒,照樣三餐不少,還經(jīng)常輪班上藥。它是老大的狗,卻是所有人的寵兒。
今年十一,大家都放假回家,公司沒人,老大只好把秋田犬帶回了家,一直到上班的第二周才把它帶回來。那一周里,雖然大家都說可以安靜幾天,不會再有狗毛漫天飛了,但心里都空寂寂的。那幾天的辦公室里安靜地很,只能聽見噼里啪啦地打字聲。這打字聲是在工作,還是在聊天排斥寂寞,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這種安靜一直持續(xù)到秋田犬“回家”。
同事們又開始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累了、無聊的時候都過去逗逗它,看到秋田犬用兩只前爪抱住自己大腿的時候,看見秋田犬向自己握手討要食物的時候,看見秋田犬像女孩兒撒嬌把頭鉆進自己手臂彎的時候,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是滿滿的幸福,簡單純粹!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工作,不像北漂,而像家。
我家樓下也有一只狗,我喜歡叫它乖乖,因為它很安靜,從不亂跑。每天早上上班,都能看見它陪老奶奶曬太陽,老奶奶坐在搖椅上,它就安靜地趴在老奶奶腳下。老奶奶發(fā)呆,它就安靜地趴在那里看行人,老奶奶聊天,它就搖動著腦袋四處亂看。這樣的情景,總是讓我想起一句歌詞“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在北京有很多這樣幸福的狗,但是也有很多不幸的狗。同事出去吃午飯,回來后心情很低沉。他對我們說,在路上看見一只跟公司秋田犬一樣大的流浪狗被一輛車壓死了,內(nèi)臟都出來了。他沒敢上前,但回來后卻很自責。他說萬一要是能活呢?是啊,萬一要是能救活呢?
下班路上,我也看見一只蹩腳的流浪小黑狗,它讓我又想起了老家的小黑,也讓我想起了同事沒能救起的流浪狗。心里酸酸的,雖然我天生怕狗,但還是向前移了幾步,想喂它點兒吃的,可它卻好像很害怕,一溜煙跑了。
北京的小胡同里,小黑狗飛奔的背影,和它背后呆呆的我,深深地嵌入了北京城的紅磚青瓦中。
孤零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