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個不會應答的世界是有些孤獨,但我們無非是在穿越邊境。
―――――――――――――――――――
2017年8月6日? ? ? ? ? 星期日? ? ? ? ? ? ? ? 晴
從事銷售工作一個月,萬分痛苦。工作內容大概是向各種潛在客戶的郵箱中發廣告,兩星期以來收到一封回信,其他的全部石沉大海有去無回。得知大部分銷售在初期離崗都是因為受不了這種毫無意義的重復工作,經驗貼上寫滿了“堅持,耐心,持之以恒”一類鼓勵的話,卻架不住內心的諸多疑慮。說沒有后悔是不可能的。昨天晚上早早上床,萬念俱灰。
不知道為何如此痛苦,內心又一次充滿了熟悉的冰冷感覺。當晚做了一個逃亡的夢。大概是飛機擊中學校,我和同學一起踏上跋涉的路,途中一直收集各種生活物資。在夢中的路上充斥著各種近來生活中聽來的瑣事:學姐說她要結婚了,又一個同學離職了。我不止一次地腹誹:我們是在逃亡啊。醒來意識到,我大概是如數家珍地珍惜著這些小事,像搜集逃生物資一樣把它們收進心里。
但我不想抱怨,只想陳述。
不知道生活在帝都的朋友們去沒去過798最近在舉辦的“花舞森林與未來游樂園”視覺藝術展。逃亡醒來和學姐去了展覽。今天的北京熱浪逼人,天空卻湛藍如洗。展覽很有特點,限時一小時,因為浸入式體驗而賣座。漫天的花朵旋轉著出現又消失,色彩和造型在狹小的空間里達到了極高的濃度。學姐很高興。我在心里感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創造就算以小時為單位的快樂情緒,藝術家們也真了不起啊。
可下一秒就因為這種想法心灰意冷起來。所謂的浸入式效果在我身上跑到哪里去了。
大概會有人和我一樣,很難對人為復刻的自然景象產生共鳴。我認為那些美麗的二維花瓣著實與我無關。大概越是心無雜念的人,越容易與絢爛的顏色融為一體吧。阿申巴赫曾在去威尼斯的途中嘲笑那個用寶石和脂粉點綴自己的老頭兒,可真當聲色浩大的感官美撲面而來的時候,卻又不知道如何去愛。我對這種情節出奇地著迷。大概作者也不知道該如何彌補主角用理智所掘的那條與世界的鴻溝,給了他一個死于威尼斯這樣一個充滿困惑和悲憫的結局。至于現實中那些倔強地將自己與本性劃清界限的人到最后會怎樣呢,大概無解。
一切都因缺失的浸入式而起。不得不說這有時讓我羞愧。我不止一次穿行于這個聲色犬馬的美麗城市,而它于我的全部意義,似乎就是用一條名為“奮斗”的脆弱紐帶將自己掛在這個不斷旋轉的星球上。線和星球是去年在西伯利亞旅行時突然降臨在我面前的神奇意象。當時所見,是“一個在廣袤雪原上生存的孤立村莊,莊嚴地將自己的火車站涂成彩色,給自己的糖果店取名為‘波濤’,用一條鐵路維持著與外界的聯系”。年輕人們會沿著這條鐵路離開家鄉,或許永遠不再回來,而剩下的人們守護著他們的馬焦拉。圍繞著他們村子蠻荒而安靜的白色圣域,不知是在保護他們還是在蠶食他們,我們也不知道頭上的宇宙是在擴張還是在坍縮。然而這或許對活在當下的村民們毫無意義,只對我這個匆匆與它照面了數十秒的外國人有意義。因為這個中國姑娘正準備沿著這條軌道走向浩大的、沒有冰封的世界里去。
當時我想到的是鄉愁或是為夢想而生的奮斗,并沒有意識到它會以何種形態留在記憶里。那個西伯利亞的村莊給我的震撼來源于對“邊界”這一概念的具象化。家鄉與大城市的邊界,閉塞與開放的邊界,遺忘與革新的邊界……我坐著呼嘯的火車飛馳而過,卻無法改變數千公里的雪原橫亙于此的事實。必須穿越它才能到達溫暖的世界。那世界里有旋轉漂浮著的虛幻花朵,有濾鏡般湛藍卻熾熱的天空,有令人血脈噴張的奮斗故事與人與人之間的脈脈溫情。現在尚且稱它們為北京,但北京不是全部。
從展會回家,一樣出去浪的室友告訴我戰狼2很好看,最讓她激動的是眾人舉著國旗穿越戰區的情節。一面腦補,一面無理由地想到神奇女俠里女主神速無敵穿過無人區的鏡頭。我不了解美漫所以對這電影無感,當時只覺得這設定很搞笑。后來想想人們會為這種情節激動大概是有心理因素的。畢竟現實中人們為了跨越這些區域付出了太高昂的代價。
切爾諾貝利,柏林墻,一戰中的英德無人區……好吧,這就扯遠了。
我們根本無法去辯這些地區所承載的道義和人性,我們只是想沖過去,想懷抱著無比浪漫的英雄主義沖過去,到達了對岸,一切痛苦煙消云散,敵我互相理解,紛爭結束,皆大歡喜。好在人們的本性中還保留著這樣的愿望。可能有人也對我懷著這樣的愿望?
回想在大學里和小語種相伴的四年時光,最讓我心潮澎湃的一句話,就是老師的“外語工作者是在重建人類的巴比倫塔”。那個圣經里為了到達天堂而建,卻因為上帝擾亂了人們的語言沒有完成的塔。
可能如果不學外語就永遠不能理解那種徹底無法交流的感覺。從俄羅斯回來,自己內向的性格被改了一半。真心覺得語言互通的話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
天堂依然遙遠,當初堅持下來的理由也有些遙遠。但我在邊界徘徊的狀態一如當初,尋找著越界的方法。在北京的大街上舉目四望,甚至覺得內心如一九八四的世界一樣封閉。周遭充斥著粘稠的海水,而我“在海底森林流蕩,迷失在一個自己也是一分子的魔鬼世界中。”
最后那個西伯利亞村莊由于軌道的抬升而沉入深海般的樹冠,成為生命中無數無疾而終的相遇之一。它們給了我太多無能為力的痛苦感覺,有時只能通過極其曲折的方式去追逐其全貌。可能或多或少,我們都確確實實隔著荒原吶喊過。好在今天晴空萬里,海水也非常清澈。學姐要結婚了,展覽非常特別,室友回來告訴我戰狼2很好看。
我沒有融入這個城市,也沒有融入我的工作。我不想刻意去探尋什么意義,只能告訴自己正在跋涉的途中。面對一個不會應答的世界,是有些孤獨。但生活本來就沒法抱怨,只能陳述。
寫到最后耳機里正好播到露熊的白い炎,暴露一下喜好233
求め疲れた 明日を責めるわけなどないさ
對于追求感到疲憊,但責備明天是不可能的吧。
真的太想念西伯利亞了。
放一張帝都的藍天吧,毫無意義的角度,正好看見了)))
本來是寫過什么東西都爛在手機里的人,因為室友的鼓勵,覺得能分享也不錯。感謝穿越荒原看到這里的你。
愿所有心懷目的地的你們都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