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保證這一篇文章是我登錄簡書以來,最裝逼的一篇。
已經開學一周了,打工結束也已經快兩周了。我終于決定動筆來總結一下我這三十五天來的所想所思所言所聽。由于讀完了余秋雨先生的名著《文化苦旅》,所以取了這么一個魔幻主義的名字。何為孑孓之夢?故事得從兩個小蚊子說起。
在一次上廁所便便的過程中,例行公事般的一個小蚊子嗡嗡嗡的飛了過來。我也習慣性的把注意力從手機轉向了它。它在我的眼前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地飛來飛去。一會離我越來越近,一會又突然離我遠去。就這樣重復了一遍又一遍,我一直在等著它落下,送它見上帝。突然,它好像得到了什么信息似的,緩慢的,明顯的落在了我的手臂上。我眼疾手快,迅速將它殺死。心中竊喜之時,在我另一邊的肩膀上一只吃飽了的蚊子悄然離開,給我留下了一個大包。
說到這里,不知您有沒有想到蒲松齡先生的名著《聊齋志異》中的一篇有關于狼的故事。我當時也沒有太多注意,可就在走回去工作的途中。我突然想到了這里邊或許有很多值得討論與反思的東西。那老輩子里《趙氏孤兒》中的公孫杵臼和程嬰,戊戌變法中的譚嗣同和梁啟超。無不與此事有著些許的聯系。公孫杵臼,譚嗣同,以及那個被我拍死的蚊子,他們的犧牲真的只是為了成全他們的同伴嗎?還是在他們的心中還有著我們所不知道的深明大義?蚊子知道孟子所說的舍生取義嗎?如果知道,那么它心中的義又是什么呢?這些的答案我還需要去思考。就在這時路邊的一個水池中,一只只蚊子的幼蟲孑孓在水中暢游,我又摸了摸肩上的大包,似乎明白了什么。
說到我的工作,就離不開我的同事們。他們都是很好的人。如果撿個典型,那就是我李姐了,或者不加她的姓氏,就是我姐吧。(希望她能不介意我貼出她的照片!)這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5歲孩子的媽媽,一個和藹,友善,親切的資深同事。在她身邊你一定感受不到生活亦或是工作的壓力。她會在你的身邊指導你,照顧你,這是我們這一代最大的愿望:有一個同父同母且父母不離異的兄弟姐妹。有這樣的同事是最大的幸運,同時也是最大的不幸。幸運的是,你會有一個很好的起點,你會對身邊的人更加平和。而不幸的是,這樣的同事,很容易讓你覺得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可愛的小鴨子,可事實是在小鴨子的不遠處一只蒼鷹在目不轉睛地盯著它,靜候自己的食物。而在它的頭頂,一只禿鷲不斷的盤旋,在等待著它的死亡。最后,祝李姐和我的同事們永遠幸福吧。愿生活的苦難與滄桑,不要辜負了她的美麗與善良。
最后,說說我的感受吧。就是這篇文章的干貨了。在我們的工作初期,毫無疑問我們都是處于弱勢,甚至是處于微不足道的地位的。沒有工作經驗,沒有為人處事的經驗,沒有生活的經驗。這一切真正能夠安身立命的資本我們都沒有,我們應該怎么去開始我們的職業生涯?通過這三十多天的打工,我明白了一點,那就是別有無謂的情緒。什么是無謂的情緒呢?諸如:老板是不是看我不順眼。同事是不是故意和我過不去。同事是不是又說我什么了……諸如此類,和工作無關的情緒都是無謂的情緒。這些情緒對于工作不會有一點益處,只會讓你的工作愈加疲倦。所以,在工作開始的時候,就讓我們像這群小蚊子一樣。不管別人的厭惡,不管別人的憎恨,都努力的活著。活著,一切才有意義。蘇東坡說: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孑孓之夢,也許普通,也許偉大,您說呢。
最后,再送給諸位一副對聯吧。左宗棠左文襄公,在洞庭湖畔。慷慨激昂寫下了這么一副對聯:迢遙旅途三千,我原過客。管領重湖八百,君亦書生。
說得多好,君亦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