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講個故事給大家聽,16年11月24日,我應學校要求前往公平學校監考。因為監考紀律的原因,我趕車到考點,需要比平時上課起得都早。午飯后,乏意漸起(也有可能是學校午餐吃的太好,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助力消化系統),于是回到開會集中的大廳,想找一座位,坐著閉目養神。
? ? ? ?無獨有偶,可能平時大家都有午睡的習慣,在我到達大廳之前,已經有同事在休息了。有端坐著閉目養神的,有坐著匍匐在桌上看手機的,也有趴在桌上睡覺的。當我走到座位旁時,我發現有個同事舒舒服服地躺在四個連續的座位上,悠閑舒適得很。
? ? ? ?這一創造力的睡姿讓我眼前一亮,隔平時,我都會是那個趴在桌上睡覺的人,但這一幕讓我覺得有些驚訝。我們通常都喜歡用習慣性的思維來做人和處世。而通常也是這種習慣性思維卻限制了我們的創造力。久而久之,我們就會走進自己獨有的習慣性思維陷阱——思維定勢。這種思維其實也是抹殺我們創造力的根源。
? ? ? ?百度詞條里對思維定勢的解釋是這樣的:思維定勢也稱“慣性思維”,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況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采用新的方法。這里提到一個更詳細的思維是消極的思維定勢,它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 ? ? 這種習慣性的思維也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就我們看警匪片一樣,通常在警匪片里我們會很快從角色演員的外貌和行為上判斷出誰是正義的化身,誰是被正義的對象。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當遇到小偷時,通常會從外貌著裝和行為舉止上做判斷。從而忽視和放松了身邊那位“英俊瀟灑”“著裝整潔”的“潛伏者”。
? ? ? ?不過這對于懶人來說會有另辟蹊徑的可能,他(她)們通常都不愿“勇往直前”,而是會選擇翻個身,去尋找自己最舒適的感受。當遇見危險,他們可能早已逃之夭夭,也可能置之不理。因為在他們看來,我們的社會是和諧的,我們的世界永遠不會有災難,更不在乎這個慣性思維會要了他們的命。
? ? ? ? 總之,創造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可能下一秒你就會發現,身邊的那個“懶人”就有不一樣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