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是一種極其簡單的排序算法,也是我所學的第一個排序算法。它重復地走訪過要排序的元素,一次比較相鄰兩個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錯誤就把他們調換過來,直到沒有元素再需要交換,排序完成。這個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為越小(或越大)的元素會經由交換慢慢“浮”到數列的頂端。
冒泡排序算法的運作如下: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前一個比后一個大,就把它們兩個調換位置。
對每一對相鄰元素作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后一對。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會是最大的數。
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后一個。
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
分類--------------內部比較排序
數據結構----------數組
最差時間復雜度---- O(n^2)
最優時間復雜度----如果能在內部循環第一次運行時,使用一個旗標來表示有無需要交換的可能,可以把最優時間復雜度降低到O(n)
平均時間復雜度---- O(n^2)
所需輔助空間------ O(1)
穩定性------------穩定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voidexchange(intA[],inti,intj)//交換A[i]和A[j]
{
inttemp = A[i];
A[i] = A[j];
A[j] = temp;
}
intmain()
{
intA[] = {6,5,3,1,8,7,2,4};//從小到大冒泡排序
intn =sizeof(A) /sizeof(int);
for(intj =0; j < n -1; j++)//每次最大元素就像氣泡一樣"浮"到數組的最后
{
for(inti =0; i < n -1- j; i++)//依次比較相鄰的兩個元素,使較大的那個向后移
{
if(A[i] > A[i +1])//如果條件改成A[i] >= A[i + 1],則變為不穩定的排序算法
{
exchange(A, i, i +1);
}
}
}
printf("冒泡排序結果:");
for(inti =0; i < n; i++)
{
printf("%d ", A[i]);
}
printf("\n");
return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