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世人一般認為,柳州“三絕碑”絕在柳事、韓文、蘇書。子厚的惠政,退之的文章,子瞻的書法,名垂千古,確為三絕。
? ? ? ? 但如此分開來評價,沈傳師寫的《柳州羅池廟碑》也可稱三絕碑了。沈傳師也是唐代著名書法大家,為何他先蘇子書寫的石碑卻湮沒無聞呢?再作設想,時光倒轉,讓書圣王義之書寫此碑,是不是更稱三絕呢?
? ? ? ? 我想未必。評價一物為“絕”,應從總體入手。三樣各“絕”,各美其美,各絕其絕,但合而為一未必“絕”。只有三絕融化為一,聚為精神,讓石碑有了靈魂,可稱真絕。
? ? ? ? 柳子厚血氣方剛,勇于革新,一貶永州,再貶柳州,依然恪盡職守,種柑打井,祈雨興教,造福一方。
? ? ? ? 韓退之勇為人師,諫迎佛骨,一貶陽山,再貶潮州,依舊勤政為民,釋放奴婢,驅趕鱷魚,為民感戴。
? ? ? ? 蘇子瞻光風霽月,心無向背,一貶黃州,再貶惠州乃至儋州,面對人生風浪,一簑煙雨,吟嘯徐行。
? ? ? ? 相同的文才稟賦,相似的曲折遭遇,镕鑄出美好的靈魂,這靈魂浸泡著理想、慈悲和堅忍。它跨越時空,凝聚為一方石碑。
? ? ? ? 這才是“三絕碑”的絕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