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是媽,不會為兒媳婦把眼淚擦。婆婆不是媽,不會聽兒媳婦說知心話。所謂婆媳親情不是你把婆婆當媽,婆婆把你當人!而是你不把婆婆當媽,婆婆不把你當人!自古婆媳是冤家。能親如母女可遇不可求,能相安無事便已甚好。
李圈圈不僅人長得美,智商情商都很高。
以至于李圈圈后來嫁給了家在農村的王大力,讓所有追求過她的男生都義憤填膺無一例外產生了殺死王大力的沖動念頭。女朋友們表面祝福,內心卻不屑:“看著吧,李圈圈早晚得離婚。別的不說,單就那農村的婆婆,看她咋樣搞掂!”
到今天李圈圈結婚七年,婚沒離。倒是其他的人,有婚姻不順利的,早就離了婚。問起離婚原因,有人說是因為和婆婆合不來。以為一定離的沒離,以為不會離的離了。真奇怪。
有一次大家聚會,酒杯碰酒杯之間感慨唏噓。那位因為與婆婆合不來離了婚的女朋友更是拽住李圈圈,死皮賴臉地要她講講和農村婆婆的相處之道。李圈圈倒也爽快,輕啟朱唇說了一句話:“與婆婆相處,千萬別把婆婆當親媽。婆婆就是婆婆,婆婆不是媽。”
一言既出,內有玄妙。大家安靜下來,聽李圈圈娓娓道來與農村婆婆之間的事。
李圈圈和王大力屬于彼此心生情愫自由戀愛。王大力是家中的獨子,雖然上有姐下有妹,但他父母一直希望他娶個家也在農村的姑娘,頂起王家的門戶。王大力要娶李圈圈,他父母堅決不同意。特別是他媽,拿出農村女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招數。可惜王大力不吃他媽那一套,鐵定了心非李圈圈不娶。
一招不奏效,王大力的媽又放出來第二招。“要結婚可以,咱家沒房、沒錢、沒彩禮。”“沒就沒,我嫁的是王大力這個人。彩禮我不要,沒錢今后我倆一塊掙,沒房先租房,等攢夠了錢再買房。”王大力媽沒轍了。李圈圈王大力如愿結了婚。婆婆果然說到做到沒給李圈圈一分錢。
結婚三天回婆家,王大力的幾個發小來祝賀,喝酒喝到后半夜,酒足飯飽后還不走,吵著鬧著要吃紅皮雞蛋。李圈圈無奈去找婆婆要雞蛋。婆婆家養了幾十只雞,不缺雞蛋。婆婆躺在炕上不起身,說:“家里沒雞蛋。”眼看已經后半夜,李圈圈急的要哭:“他們一人要吃倆雞蛋,三個人總共六個雞蛋,他們吃了就走。”婆婆說:“雞蛋應該你從娘家帶來。”李圈圈不知道這規矩,要是提前知道,六十個雞蛋也帶的來。才剛新婚婆婆就這樣為難自己,李圈圈站在婆婆的炕前,咬緊牙關才沒讓眼淚掉下來。
王大力也來向自己的媽要雞蛋。他媽躺在炕上不起身,說:“家里沒雞蛋!雞蛋應該從娘家帶。”王大力再不廢話,拿起火柱撬開上了鎖的廚房門,李圈圈一眼瞥見廚房里面放著滿滿兩大筐雞蛋。打發走了王大力的三位發小,李圈圈躺在王大力身邊委屈地哭。
婆婆這么對待自己,剛開始李圈圈倒也想得開:“婆婆養大王大力不容易,婆婆希望王大力娶個家在農村的姑娘做兒媳婦,王大力偏偏要娶城市里的姑娘當老婆,婆婆心里不高興,這是與我賭氣呢。”
為了打消婆婆的顧慮,李圈圈努力做的比婆婆的女兒還要好。她一有空兒就陪著王大力回家看望公公婆婆,逢年過節帶魚、豬肉、大米、食用油,李圈圈一樣兒也不落地買回來,指揮著王大力快快給婆婆送回去。李圈圈努力地討好婆婆,婆婆對她卻一如既往地不客氣:
李圈圈在婆家過春節飯桌上從不見雞鴨魚肉。等李圈圈過完春節走了,婆婆才把雞鴨魚肉拿出來,又煎又燉地做好給幾個女兒吃。
每逢周末李圈圈都會和王大力騎兩個多鐘頭的自行車回婆家看望,剛放下自行車水沒喝一口人沒歇息一下,婆婆就會過來對李圈圈說:回來了,趕快進廚房去做飯。客廳里,婆婆的三個女兒閑坐著啥事也沒有。李圈圈洗手擼袖子進廚房,不一會兒做出兩葷兩素一大鍋面條。婆婆喜笑顏開地叫三個女兒快來吃。
這樣的“待遇”一直到李圈圈懷胎七個月身體太笨重了不能騎自行車回婆家之后。
李圈圈一直天真地認為婆婆一定會因為愛著王大力而愛上她。畢竟天下的母親都是心疼孩子的,而她又是王大力最愛的人。只要她努力地對婆婆好,婆婆一定會對她好。后來李圈圈才明白,就算她再怎么努力地要做個好兒媳婦,也討不來婆婆的歡心。農村的婆婆對她不好并不是和她賭氣,而是因為婆婆不是親媽,她不是婆婆身上掉下來的肉。
有一年冬天特別冷,王大力的爺爺去世了。李圈圈和王大力一起回家奔喪,一回家就看見婆婆和公公黑著臉坐在客廳,見倆人進來,婆婆率先發言:“我和你爸都老了,爺爺去世,請人幫忙、發喪都是你們的事。”婆婆和公公,你倆一個54歲一個56歲好嘛!爺爺是公公的爸,公公婆婆是爺爺的兒子兒媳,請人幫忙、發喪應該是公公婆婆的事,咋就成了王大力這個孫輩的事了呢?
李圈圈很氣。
打墓、請風水先生、請唱戲班子、請理事會、發喪、招待,李圈圈和王大力一通張羅,出錢又出力,幾天幾夜累的幾乎脫了一層皮。好不容易發完喪,婆婆又冷著臉說上禮的全是村里人,收的禮金全歸婆家。爺爺去世,公公婆婆沒花一毛禮金收了幾千塊,李圈圈和王大力他倆倒貼了一大筆錢。李圈圈感覺生著爐火的婆家比外面的冰天雪地還要冷。
李圈圈懷孕生子,為了保險起見,早早就定好了生孩子的醫院。婆婆從農村趕來,李圈圈頗感動,畢竟她肚子里懷的是婆婆的親孫子。誰料婆婆卻命令她回農村家里生孩子。她不同意。王大力也不同意。
她說:“城里醫院條件好,生孩子不是小事情,城里醫院保險。”婆婆音調高八度,跋扈地指責李圈圈:“村里女人都在家生孩子也沒見咋滴,你有啥了不起!村里女人能在農村生孩子,你為啥不能在農村生孩子!”王大力勸他媽:“村里女人也想在城里醫院生孩子,在村里生那是條件不允許沒辦法。咱有城里醫院這好條件,為啥要回村里生!”婆婆氣急敗壞,指著王大力的鼻子罵:“娶了媳婦忘了媽,我白養了你!”
李圈圈沒回農村家里生孩子,婆婆憋了一肚子氣,變著法兒折騰李圈圈。
李圈圈生孩子難產做了剖腹產,住院一周。王大力拿著李圈圈沾滿血跡的褲子到水房去洗,婆婆看見了,一口啐到他臉上:“男人不能給女人洗褲子!”
李圈圈剖腹產住院花了一千二百元錢,婆婆從家里拿來一千元。李圈圈生的是男孩,她想這下婆婆是高興了。婆婆把臉湊到李圈圈鼻子前說:“我給咱娃想好了名字,就叫千千。”李圈圈一聽挺高興,“千千”這名字筆畫簡單又好聽。沒想到婆婆的下一句話氣的李圈圈才有的奶水差點兒堵回去:“讓咱娃長大了記住生他時我給他花了一千元錢。”李圈圈出院后住院費單位給報銷,婆婆聽說住院費能報銷,立即開口向王大力要回了一千元,從此再不提孩子起名的事。這孩子可是王家的大孫子啊!
李圈圈在租來的房子里坐月子,婆婆借口侍候她月子,把公公和三個當時還沒結婚的小姑子都帶到了李圈圈的家。
親媽給送來燉好的雞肉雞湯,婆婆給她端來的湯碗里只見雞脖雞頭不見一塊好肉。給李圈圈的午飯是一碗炒白菜澆面條。給王大力的午飯是一碗炒白菜澆面條,面條上面臥兩個荷包蛋。是李圈圈生孩子還是王大力生孩子啊?
婆婆愛扯閑話無事生非,沒事兒就到左鄰右舍家中長坐聊天兒,侍候了李圈圈一個月,寂寂無名的李圈圈一下子成了小區里的“名人”:“嘖嘖,遇上那么好的婆婆,她還不知足!”
每天晚上對李圈圈來說都無邊漫長,王大力工作繁忙經常加班晚歸,初為人母的喜悅被手忙腳亂的侍弄孩子搞得焦頭爛額。一墻之隔的客廳里,婆婆公公和三個小姑子團團圍坐喝著雞湯吃著炒菜嚼著饅頭看著電視談論著農村的是非消息,好一幅團圓美滿的家庭親情圖。李圈圈突然覺得自己好孤獨。雖然嫁進了這個家,卻永遠成不了這個家里人的“自己人”。
婆婆不愛李圈圈,卻容不下自己女兒在婆家受氣。婆婆最小的女兒是她的心尖子,在嬌寵中長大,任性跋扈。挑三揀四選夫婿,敲鑼打鼓嫁了人。
有一天婆婆和公公來找李圈圈,要李圈圈必須跟著他們到小姑子的婆家:“她婆婆和丈夫欺負她,我們當老人的不好直接鬧,你當嫂子的必須出面替妹妹做主,罵她婆家個昏天黑地!”李圈圈沒答應:“從小到大我哪里罵過人!我不會!”婆婆立即拉下臉:“別人家的兒媳婦遇見這樣的事都能給小姑子撐腰,娶你進門真后悔!”婆婆和公公第二天雙雙到小姑子的婆家不分青紅皂白大鬧了一場,兩家因此結了怨氣,一年后小姑子離了婚。
李圈圈后來了解到,那次事件的起因完全是因為小姑子引起的,她和她婆婆一言不合拿起掃帚就打她婆婆,她婆婆躲閃不及挨了幾掃帚,她丈夫見自己的老婆打自己的媽,揚手給了老婆一巴掌。了解了過程原委的李圈圈心想:“報應啊報應,婆婆你是怎么對待我的!你心心念念的女兒嫁到別人家做了媳婦,你護犢情深見不得她受婆家的氣,可你想過沒有,我嫁到你家前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寶貝啊!”
李圈圈終于明白了:
婆婆不是媽,不會為兒媳婦把眼淚擦。婆婆不是媽,不會聽兒媳婦說知心話。所謂婆媳親情不是你把婆婆當媽,婆婆把你當人!而是你不把婆婆當媽,婆婆不把你當人!自古婆媳是冤家。能親如母女可遇不可求,能相安無事便已甚好。
嫁給王大力七年,生了一兒一女,因為愛著王大力,李圈圈與婆婆客氣地相處著。李圈圈明白,惟有這樣,才能讓王大力不受夾板氣。就算心有芥蒂,禮節一定要走到。
逢年過節準備禮物。婆婆,公公,大姑姐,小姑子,人手一份。婆婆公公過生日,給婆婆買新衣服新圍巾,給公公買新皮鞋新手機,不為討得他們歡心,只為替王大力盡一份孝心。婆婆或公公生病了,李圈圈一定會去探望,離開病房前,一定會給他們留下足夠看病的錢。結婚七年,三個小姑子陸續出嫁,李圈圈出錢出力,只要不是過分要求,一律答應下來。大年初一一定在王大力家過。八月十五一定在王大力家過。清明節一定隨王大力去王家祖墳祭拜掃墓。
很多人說這是虛頭巴腦面子上的事。但遇到這樣的婆婆,能做的也只能是僅此而已。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與婆家盡最大努力做到無交集。
這兩年婆婆幾次提出要和王大力李圈圈一起生活,李圈圈堅決不答應:“婆婆對不起,不和你一起生活,這是我的底線。跟你在一起生活,我沒有安全感。我怕我像了你。未來我也是婆婆,我必須不能成為你這樣的奇葩。”
裴小墨?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