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詩詞大會風靡一時,我們樓里的三個小伙子對詩詞的熱情大漲。來我家玩,就行“飛花令”,讓我當裁判,說一個字,每人輪流背一首與這個字有關的詩,誰背不出來就算輸。小伙子們爭勝心切,輸了的人回家暗暗下功夫,多背幾首,爭取下次找回場子,贏回來。而此時,小范同學他們班群里有一個家長提議,小朋友們一起背《小學生必背詩詞75+80》,每天拍背詩的視頻發到群里,到學期末開他們班的“詩詞大會”。我趕緊買來這本書,和小范同學開始了背詩之旅。
我找來一張白紙,寫上“小范背詩記錄”,下面編上號,貼在他的床頭。先把他以前就會背的詩如《回鄉偶書》、《靜夜思》、《游子吟》等給他填到表里,讓他知道他已經背了那么多了,繼續背就容易很多。之后,他每背一首詩,我就給他填到記錄表里。隨著記錄表一天天變長,慢慢地小范同學有時在班里也能“出口成章”了。有一次在綜合課上,老師讓同學們想一首與節日有關的詩,其他同學背的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小范背的是《清明》和《寒食》,受到了老師的表揚,他很自豪,堅持背詩的勁頭更足啦!我和他經常玩的一個游戲是一個人隨便說一個數字,再去看背詩記錄上對應的詩名,另一個人要把整首詩都背出來,背不出來的人就輸了。和他一起玩這個游戲,常常是他贏得比較多。看來,兒童的記憶力的確是比大人好啊!背詩后,回我們家,敲門需要對暗號。門里的人說一句詩的上半句,門外的人需要對出來下半句,對上了暗號才給開門。暗號每天都會根據當天所背的詩來變換,比如背《木蘭辭》時暗號就是,“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而《琵琶行》時的口號就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小范同學的爸爸經常對不上暗號,需要呼叫支援才能進門。
背過的詩我都讓他拍成視頻,發他們班群里打卡。拍攝視頻的時候,不能看書,出現錯誤就要重來。有時,一首詩NG了很多次后,才能拍成。在一遍遍重來的過程中,這些詩句都牢牢地扎根在他的腦海中了。用小范的話來說,想清除掉這些記憶都很難了。在拍攝背詩視頻的時候,小范還會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加上一些道具和動作,使拍出來的視頻更好玩。比如,拍攝《俠客行》的時候,他給自己帶上過萬圣節時買的巫師帽和披風,手上拿著自己的桃木劍扮成俠客的樣子。背到“事了拂衣去,千里不留行”時,他會隨著話音,拂一下斗篷,走出畫面外。背到“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時,他就東搖西晃,做出醉酒的樣子。這首詩我們NG了14次才拍成。事后,小范給我說,他長大后不想當演員了,因為當演員太辛苦了!
為了讓他把背過的詩在復習一下,我給他在“喜馬拉雅”里建了一個專輯,名叫“小范背古詩”。每周末找個時間,讓他把自己背過的詩錄成音頻上傳到該專輯。錄得時候,不能看著書念,得是背出來的。如果有的詩句想不起來,就趕緊讓他在念幾遍,復習后再背。我們這個方法也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也把自己背過的詩上傳到“喜馬拉雅”。小朋友們在“喜馬拉雅”上互粉,也互相訂閱,這樣誰背了什么詩,誰更新了,其他人都能知道。小朋友們互相比著誰更多多,誰的音頻被聽的次數多。
背了一段時間,他們班群里堅持每天都背并發視頻的小朋友越來越少,甚至有一段時間就只剩小范同學自己了。而他的堅持也到了瓶頸期,有時也不太愿背了。這時,他很想要一個滑板,我就因勢利導說他如果背夠100首詩,我就給他從網上買一個很酷的滑板,并且給他看了滑板的照片。當時,他已經背了70多首了,他一看離100也不遠啦,為了自己心愛的滑板,就再堅持堅持吧,繼續背吧。甚至為了早日拿到滑板,他還主動要求一天背兩首、甚至三首。在他不懈的努力之下,不到20天他就掙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滑板。滑板到手的那天,他興奮地背著滑板去找小朋友們玩,背影都透著一股濃濃的自豪感。從買滑板這件事里,他學會一個辦法,想要啥玩具或者東西而我們不愿意給他買時,他就跟我講條件,說“等我背夠了***首詩,你就給我買”。有時為了早日達到目標,他主動要求多背。就這樣,我們的背詩記錄,從一張增加到兩張、三張、四張……。唐詩三百首里短詩背完了,我們就把長詩拆成幾段,分成好幾天來背。就這樣,《將進酒》、《賣炭翁》、《春江花月夜》都被一點點攻克了。每當需要表演節目或在人前表現時,背誦《將進酒》和《春江花月夜》都是他的保留節目。通過背誦這兩首詩,他收獲贊譽無數,心中甚是得意,暗爽了很久。
背完了《唐詩三百首》,他對唐朝的作家們已經非常熟悉了。為了加深他的印象,我買來了網上好評眾多的《六神磊磊讀唐詩》。在這本書里,作者六神磊磊經過別出心裁的構思,將唐詩歌背后的起轉承合和詩人間的故事(大多是“戲說”成分)結合起來,讀起來分外有趣。在作者的敘述中,一個個唐代詩人“刷著朋友圈,喝酒擼串,在人世間策馬奔騰”。通過讀這本書,小范同學以往背過的那些詩在他的頭腦里活了過來。他興奮地給我講唐詩作者間的“嘴皮子”仗,跟我討論李白到底有沒有“千金裘”,考我知不知道詩人中到底誰是“學渣”誰是“學霸”,還給我科普唐代的文人們是如何“追星”的。
隨著小范同學背的詩越來越多,他學會了用詩意的眼睛來觀察世界。比如出門旅游,看到沙漠里的落日,除了“真美啊”外,他還能脫口而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看到滿塘的荷葉,他也能誦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看著下雪后的雪景,能想到“忽如一夜東風路,千樹萬樹梨花開”;碰到不如意的事,他也能大聲念出“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來安慰自己。原來,許多東西記下來,就會在心里生根,日后觸景生情,總會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