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EXO歸來的“雙子星”,他們能成為一個時代的偶像嗎?

鹿晗、吳亦凡

轉眼間,鹿晗、吳亦凡歸國發展已有三年之久。三年來,他們各自在電影、音樂、綜藝、時尚等領域書寫著各自的傳奇。但對各自而言,彼此都是一個不可繞開的話題。會被拿來對比是肯定的。

幾個月前,鹿晗帶著他的《擇天記》征戰小熒屏,收視成績雖非常亮眼,但過于柔弱化的形象也遭遇了大批的吐槽和調侃。

這個夏天,吳亦凡和他的“freestyle”火遍網絡,順便改變了許多人對他的看法,樹立了嘻哈潮人的形象,收割了一大波路人粉。不久前,他又登上了《Generation Next》紙質特刊,成為了首位登上BoF單人封面的亞洲人。就這一段時間看,吳亦凡所引發的關注度似乎更勝一籌。

可今天,我并不想談他們的傳奇故事,我想談談這個時代的偶像和之前有什么變化。

(看著這張2017流行歌單,真的體會到什么叫代溝了)

互聯網真的改變了太多,甚至改變了傳統的造星機制。

傳播話語權下移,偶像的選擇和塑造權轉移到大眾手中。偶像的產業化形成,甚至出現了許多“偶像養成系”。娛樂偶像在產業化的過程中造成偶像之間的競爭關系,而作為崇拜者的大眾反而成為稀缺者,變成偶像之間爭奪的對象,這就形成了偶像塑造權力的反轉,即崇拜者決定了誰可以成為偶像,導致了偶像的圈層化現象。

一個明星往往在一個圈子非常知名,但出了圈子就無人知曉,缺乏國民度。如今的小花、小鮮肉極力上綜藝、拍電視劇,為的就是國民度。

如今的偶像,總是他們的形象被粉絲接受以后,才會引發后續一系列作品的推出。而之前的80、90年代,甚至2000年初期,我們接觸的往往先是偶像的優秀作品,才會慢慢了解背后的人。

所以造成了之前許多歌紅人不紅的現象。

而現在的現象卻是人紅,卻沒拿的出手的作品。你說多尷尬。

沒了作品,當然硬氣不起來了。所謂的偶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演變為喪失自我權力的被選擇對象。雖然,被媒介或團隊包裝出來的“人設”可能是酷酷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但只不過是一個一戳就破的氣球,一個負面新聞足以讓他們萬劫不復。你看,成龍、劉德華等都出大的負面信息,但現在依然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作品。當然這與當時的媒介環境也有關系,畢竟那時還有沒這么發達的社交媒介,公關控制起來也比較容易些。

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媒介不再引領大眾,反而成為大眾的追隨者。

在大眾完成了偶像的選擇、塑造之后,媒介的職責更多地落在了偶像形象的呈現及深化上,這是一個二次完善的過程。這兩者的轉變造成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由媒介掌握主導權選擇、塑造的偶像往往是大眾偶像,不分圈層的。因為大眾媒介的傳播渠道是全民化的,這種偶像往往是持續性的、長期的,媒介本身扮演了一個中介的角色。

而當選擇權落在大眾手中之后,偶像選擇去中介化現象顯著。當偶像的選擇更多地體現群體的喜好時,圈層化現象凸顯。由于群體的喜好不定,加之造星模式的不斷改變,資本的介入加劇了偶像間的競爭,造成“媒介偽事件”下全民偶像神化的破滅。

如今同樣是一個“顏”消費時代,造就了女性新的消費理念,“男色”消費時代來臨。

這與女性意識的崛起有關,她們有了對自我的主導權,追求單身、獨立,而這些封面上的“男色”則是她們在商品化時代對自我的滿足與犒勞。至此,于大眾而言,全民偶像的時代已然終結。

作為年輕的追星群體,有著完善自我的強烈欲望,而完美的偶像便是自我的投射,對偶像的模仿,學習自然成為一條捷徑。青年群體的反叛性是集體無意識的,如對既有社會規則的不滿、對主流文化的抗拒。尤其隨著大陸流行文化的崛起,這種帶有強烈離經叛道色彩的反叛性更為突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與年輕偶像產生了從年齡到心理上的親近感,無處安放的信仰有了寄托。

尤其以女性群體為主,在這一群體中異化出一個有趣現象,她們把比自己年齡小的偶像當做“小輩”去寵愛,而不是去崇拜,這不僅是女性崛起的反映,更是大齡剩女社會問題的折射,男色偶像成為這些無處安放的“母性”的出發口。

在審美上,她們能夠欣賞相對而言外形柔弱的男性。這促成了“小鮮肉”審美的形成,使其成為當下社會最流行的審美風尚之一。

這樣的審美偏向最先由韓國造星機制引領,近兩年在中國掀起的大批“小鮮肉”明星潮流的背后,隱含著女性自我地位認知的提高,自我意識的提高使粉絲將偶像移情為需要保護的“孩子”,這是傳統偶像從“被崇拜”的角色異化為“玩物”的過程。因為,說不粉你那是分分鐘的事兒。

娛樂及商業的造夢功能,是現代人的避風港,它能幫助人們從冰冷的現實走出來,填補空虛。當代年輕群體對娛樂及商業偶像的瘋狂,恰恰反應了現實的枷鎖,正如屌絲文化不會無緣無故興起一樣,年輕人在無法獲得與努力成正比的收益時,社會上升渠道越來越狹窄的情況下,只能用“屌絲”這種自我降維的方式來自嘲,而娛樂和商業偶像恰恰給他們提供了現實的慰藉,成為他們想象的共同體及自我折射。

資本天然的趨利性,在資本裹挾下的媒介無時無刻不在等待著這個慰藉時刻的到來,然后蜂擁而上,給他們造一個永不醒來的夢。

媒介現實終因在這種不間斷的運轉中代替客觀現實成為真正的現實,而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不遺余力地參與這場造夢中來。

所以,鹿晗、吳亦凡們,作為一個圈子里的神話,想成為時代的偶像,必須先成為國民偶像。現在擁有的極高人氣只是籌碼,不是目的,有優秀的作品才是長久的王道啊!

畢竟,縱然盛世美顏,也抵不過后生可畏啊。

TF家族、ZERO-G、YHBOYS、CORE ONE等等00后都已經躍躍欲試了。

作者:FAN間志(微信公眾號:fanjianzhi0923)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