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在澳大利亞海邊長大的Andrew Turton,說起整個童年似乎都是藍色的。
就直到現在,住在西班牙馬略卡島的Turton還是會常常一躍入水暢游,開著游艇出海吹風,又或是抱著滑板沖浪。
但漸漸,大海變得跟他童年印象中不一樣了,礙眼的雜質出現,塑料瓶、食物包裝袋、廢紙入侵,海水表面甚至漂著汽油和清潔劑,在陽光底下閃著惡心的光芒。
這個從小陪伴著自己的的大海被弄臟了。
他想,應該有什么是可以做的,他需要去做,接著Turton發現了21歲的荷蘭少年Boyan Slat清潔海洋的故事,這讓全世界人都驚嘆不已,也讓他深受啟發。
這位少年在海上拉起了一道長長的塑料垃圾收集攔網,利用洋流的方向,讓塑料垃圾“自投羅網”。
Turton很贊成這個“自投羅網”的想法。他常常去游艇俱樂部,發現那里人們清理海上垃圾的方法也不過是專門駕船在附近打撈。這樣真的太費勁了。
那有沒有比Slat的攔網成本更低、操作更簡單的方法?
Turton找來了同樣熱愛沖浪潛水的老鄉Pete Ceglinski,他是一個工業設計師。
“要清潔整片大海,不如先從一個個小港口開始吧。”
在一番設計和研究之后,他們決定先把注意力放在碼頭、港口、游艇停泊區和河流等地方,因為這里風浪較小,環境相對可控。
而他們的最終成果是一個“海上垃圾桶”Seabin。
這個Seabin裝置會有部分被固定在岸上,它的原理非常簡單:用泵將海水吸進去,海水濾過,通過油水分離后重新排出回到海洋;而吸進來的垃圾會被“抓住”,留在里面的特殊袋子里。
雖然也需要定期維護(因為Seabin的容量有限),但只需要將袋子拎出來倒干凈,又可以循環再用了。
這跟駕船出海清理垃圾相比,這樣的操作顯然是簡單多了,而且也能省下不少費用。
而說到如何處理這些收集到的垃圾,Turton說,他希望可以把其中的塑料垃圾回收,再做成Seabin。
“我們可以跟學校合作,或者通過港口實地考察的方式,讓孩子親眼看看Seabin撈到的垃圾都有些什么。那都是從我們的生活空間流出去的,它們漂洋過海,對海洋產生了傷害。”
現在Turton和Ceglinski已經成立了一家公司,希望能將這個想法投入量產,進行推廣。
他們還在Indiegogo網站上發起眾籌,希望籌得23萬美元——其中15萬美元將用作生產100個Seabin,可以向碼頭、港口、游艇俱樂部等地方出售或者提供租賃服務。
而一說到未來,Turton眼前就浮現起兒時那片湛藍清澈的海水。
他說,“我希望終有一天,這個世界不再需Sea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