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雨,改在跑步機上運動,忽然聯想到一個問題,當初那么多款跑步機,我為什么偏偏選擇了這款。
其實同等價位的跑步機有很多,現在回想起來主要是考慮了兩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結實耐造,畢竟跑步這項運動對跑步機的損耗還是蠻大的,所以在選材和樣式上當然是看重量和結構。
我記得在選擇的時候,有幾款主推的賣點是什么變頻變速等等高科技新詞匯,似乎把用戶忽悠懵了就能賣出去一樣。
跑步機里有一個坡度調節功能,有一款跑步機選擇的坡度調節方式是在下面做了兩個可變的小支架,我看到圖片的第一感覺就是,這不兩腳就給踩壞了么。
另一個考慮的重點是視頻功能,沒錯,就是為了能在跑步的時候不單單只是跑步,看個電影,看個節目啥的,把時間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其實這個功能在現在來看,無非就是加了個WIFI版本的平板上去,成本也提高不了多少,然而即便是這個需求,能滿足的跑步機還真不多。
還有就是關于節假日提價在降價的營銷套路,跑步機不同于快消品,需要了就是需要了,你非得卡著個什么促銷節提個價再搞些優惠券降價啥的,對于這種產品未必就是好事。
畢竟現在用戶都不傻,而且能買跑步機的用戶至少是對健身有一定需求的人,這種用戶會為了這點套路浪費時間么?
可能錯過了就不買你的了,畢竟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不止你一家有,倒不如專注于品牌口碑,我就這個質量,就這個價,通過用戶帶來新的用戶,別凈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沒啥用。
跑步機的賣點無非就那么幾個,而切中用戶痛點的或許就那么一兩個,你的產品適合什么樣的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