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外套,坐在一天開八個小時的空調房里,我在遙想那兒時的夏天。那個離我越來越遠,卻已長在我身體里的夏天。
摸爬蚱。
這是夏天最有趣,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爬蚱,是我們家鄉的叫法,就是知了(蟬)的幼蟲。聽說要在土里長三年才會爬出地面,在一夜之間蛻變成知了,鳴一個夏季,然后死去。
爬蚱可以賣錢,這是我們捉它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防止它變成知了,聒噪的叫。當然在炎熱的夏季,對于一幫無所事事的孩子來說,這也是一件無比有趣的事情。
這項活動是孩子的專利,大人很少參與。
每天,我們就等著天黑,傍晚的時候去河里洗個澡,準備好一個小鐵桶,里面裝點水,用來裝爬蚱,有時候還要準備一個長長的棍子,最后帶上手電筒。
爬蚱會在天擦黑的時候,陸陸續續破土而出,從洞里爬出來,尋一棵樹,沿著樹往上爬,爬到它認為安全的高度,等待蛻變。誰也不知道它在爬出來之前經歷了多久的黑暗和多長的道路。
村子周圍、墳場子里,都會種很多高大的楊樹、桐樹、槐樹等等。天一擦黑,我們便三五成群的帶著工具鉆進這些小樹林了。
有的爬蚱剛爬出地面,就被我們捉到了,有些爬到一人高的地方,我們也可以輕而易舉的抓到,有時候一棵樹上可以抓好幾個,我們便興奮不已,向身邊的小伙伴炫耀。
之所以叫“摸爬蚱”,是因為在這個時間段,天還沒有黑透,我們可以憑肉眼、憑感覺在樹上摸到它們。這個時候也是爬蚱出洞最多的時候。到天完全黑透,及至到了半夜,爬蚱越來越少了,也爬得很高了,這時候就要用手電筒,往樹的上方照,再拿棍子把它們捅下來。
整個夏季,我們就這樣從一個小樹林再到了另一個小樹林,勤奮一些的孩子會反反復復穿梭在這些小樹林里,生怕錯過了一只破土而出的爬蚱。
當然,盡管這樣,我們捉到也許只是少數,因為第二天,那聒噪的知了的鳴叫更加兇列了。
村子里會有專門收爬蚱的,兩分錢一個。第二天我們便提著裝爬蚱的小鐵桶(爬蚱也水里泡著的時候是不會蛻變的),去換錢。然后用換來的錢去買冰棍。
有時候好奇,我們也會留一兩只爬蚱,把它們罩在碗下,第二天觀察它們蛻變后的樣子。
爬蚱的皮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如果你不怕熱,可以在白天拿一個足夠長的棍子,重新鉆到樹林里去把已經蛻變的爬蚱皮捅下來,積攢著,夏天結束的時候,會有老師傅騎著自行車來買。
看星星
兒時,只要晴朗,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看星星的。但是夏天炎熱,我們多在院子里待著,便有更多的時間看星星,也能聽到關于星星的更多的故事。
七月或者八月,大人們干完了一天的農活,孩子們也在外面玩夠了。吃過晚飯,我們便坐在院子里納涼。弟弟坐在爸爸的懷里,我躺在竹床上,媽媽不知在廚房忙著什么。
頭頂繁星綴滿了整個天空,仿佛伸手就可以看到。我們基本認得一些星座。銀河:一堆細細密密、大大小小的小星星聚湊在一起。關于牛郎織女的故事我們是早就聽說了的,但是我永遠找不到牛郎星和織女星。
勺子星,是最好認的。爸爸經常指著天空跟我們說,快看,勺子星出來了。我們便一起抬頭看,真的好像一把勺子。
還有三星(三顆星星連成一條線),后來才知道是獵戶座的金腰帶。這三顆星在天空很亮,永遠練成一條線,小時候還好奇,不相信它們會一直排成一排,但是無數次仰頭觀望,它們都是這樣保持著同樣的距離。
爸爸說:“三星攆勺吧,攆上就年下”,就是說三星與勺子星的一端相遇的時候,就是要過年了。我是相信的,因為在過年的時候,我已經驗證過了。
于是又多了一個期盼,每每仰望星空,都要看一下,它們有沒有離得更近一些。
搖蒲扇
兒時的時候,家里是沒有空調的。大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回,熱燥了,就跳進河水里暢游。屋子里有吊扇,但是那風吹久了,人就不舒服。于是我們還是在游完泳時,找一個通風的地方,鋪一張席子,手里拿著蒲扇,時不時搖兩下。
鄰居們也拿著竹席出來乘涼,于是大人們又開始嘮家常,孩子們又開始了打鬧。
他們手里搖動著蒲扇,似乎永遠不覺得累。他們談論著誰家的媳婦勤快,莊稼長得有多好,誰家的漢子又太懶惰。他們談論著希望今年風調雨順,來年有個好收成。他們談論著各自的娃有多調皮,多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