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國時期最出名的梟雄,同時也是頗具戰略思想的軍事統帥。可謂是文韜武略,樣樣兼備,曹操的兒子們也繼承了父親的才能,個個才華出眾。曹操一生有20多個兒子,其中最為出色的要屬曹昂,曹丕,曹植,曹彰,曹沖這五人了。
曹操在晚年曾說“我沖兒若不早夭,孤何愁無儲可立!若說誰最聰明伶俐,當屬曹沖。曹沖自小聰明伶俐,最受曹操寵愛,只是在13歲便沒了。給后人留有典故“曹沖稱象”,可見其聰慧。在他十三歲夭折時,曹操曾對上前安慰自己的曹丕冷言相加道:“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曹昂早早戰死,但是由于他長子的身份,使得后人對他如果還活著所產生的影響有著無限的遐想。實際上,卞夫人的正妻身份是在曹操去世前夕、曹丕已經是魏國太子時才確定的。如果曹昂成功被立儲的話,卞夫人的身份都會存疑。
長子曹昂雖是妾室劉夫人所生,但因其生母早亡,是由正室丁夫人撫養長大,所以曹昂只是庶長子。曹昂在隨曹操出征張繡為救曹操時被殺,所以曹操對這個兒子很是愧疚。曹昂死后丁夫人也因此與曹操見惡。
曹植,字子健,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他最經典的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七步詩》等等,傳說《洛神賦》是為他的嫂子甄宓所做。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這樣評價曹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但是因恃才傲物,任性而行,放浪形骸,被曹操不喜,在儲嗣之爭中失敗,后半生抑郁不得志,死時年僅41歲。
《洛神賦》稱為文學經典,歷代文人墨客描繪過自己心中的洛神形象。直至近代《洛神賦》依舊影響著許多讀者。最后,不論是傳說中的七步成詩,還是銅雀臺作賦等等都體現出了曹植的才華橫溢。只可惜上天給了曹植滿腹的才華,卻也讓其后半生痛苦壓抑!實乃命也!
曹丕文武兼備比較有心計精通一些權謀,具有政治頭腦。對于君王來講曹丕無疑是更合適的,在曹操前表現出節儉仁義,得到曹操偏向,再就是帝王的狠辣,就憑這點也比曹植等人更適合做君王。
曹彰這個人不喜歡讀書,喜歡領兵打仗。曹彰作戰十分勇猛,曾獨自率軍進攻過烏桓,討伐過鮮卑。曹彰由于有兵權,對曹丕的威脅還是很大的。曹丕繼位后,對曹彰明升暗降,表面上是在給曹彰加官進爵,實際上是在削弱曹彰的兵權。到最后,曹彰竟然患暴病死在了自己的府中。
曹操身為亂世之梟雄,生出的兒子也都十分厲害。正所謂,龍鳳有種,龍生龍,鳳生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