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小姐最近不開心,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我問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難事,她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眼神里還透露著些許無奈、些許慍惱。
“哎,你想說就說嘛,有些事說出來就好了”,我勸她。片刻沉默之后,她講出了自己的故事。
原來,Z小姐是個熱心的人,對自己最好的朋友更是無微不至。好朋友和男朋友吵架,她便主動替朋友出頭,非得找那個“渣男”理論理論。好朋友想和男朋友和解,她便親自出馬,替朋友解圍。奇怪的是,就算這樣,Z小姐和朋友的關系并沒因此愈加得好,反倒疏遠了。她很是苦惱。
是呀,為什么我們那么熱心、那么主動地幫助朋友,卻不落好呢?
我認真地想了想這個問題,排除你幫助的那個人本身就是忘恩負義的主兒這種情況,更多時候,面對類似Z小姐那樣的尷尬,我們需要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
在幫助朋友之前你需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一、對方是否真的需要你的幫助?
二、你為什么要幫助對方?
三、你的助人方式是否讓對方感到舒服?
你需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對方是否真的需要你的幫助。
人際交往中有一條黃金定律:如果你想讓別人尊重你,你就要先尊重別人;同樣,如果你想獲得朋友的幫助,那么,在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就要主動地幫朋友。這句話沒錯。但是,卻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常被人忽略,即對方是否真的需要你的幫助。即便此刻朋友真的需要幫助,但是,是否真的需要你的幫助呢?需要幫助和需要你的幫助,這是兩件事。只有在朋友真的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的幫助才是雪中送炭。
也許你會想,有困難卻不找我這算是什么朋友呢。說真的,還真有這樣的朋友。因為,你是你,我是我,即便我們關系再好;這就是心理學上講的”人與人之間的邊界“。
前段時間看《歡樂頌》,身邊的朋友都對樊勝美的媽媽表示無語,尤其是看到她開口向曲筱筱借錢的那一幕,看得人牙根癢癢、直想罵她。為什么我們那么討厭樊媽媽?究其原因,就是她不明白人與人之間是有邊界的,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因為她不懂這個道理,所以她強迫女兒承擔了本應該哥哥承擔的責任,她不明白即便樊勝美和哥哥是一母同胞,但是樊勝美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因為她不懂這個道理,所以她就開口向剛認識的、女兒的朋友借錢,理所當然地認為人家應該借錢給她們家。
如果你知道人與人之間是有界限的,你就會明白:幫朋友的忙要用心,更要適度。過分介入別人的生活,會給他帶來壓力、讓他不舒服,這也就是為什么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難但不找你幫忙的主要原因。
回到Z小姐的故事來:Z小姐主動充當好朋友與其男朋友之間的溝通橋梁,但,這是否真的是朋友想要的呢?畢竟感情是兩個人的事,即便和Z小姐關系再好,有些事也是無法跟Z小姐直說的。Z小姐需要在自己和朋友之間劃出一條適當的界限,管自己該管的,不要插手不該插手的。
你需要回答的第二個問題是你為什么要幫助對方。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正因如此,在幫朋友的時候,你要想想你為什么要幫助他。是發自內心、真心想幫他度過難關,還是為了使自己在他面前高一等?是為了報答他當初對你的好,還是為了滿足自己助人時的那種愉悅?
你的出發點可以是真心想幫他,同時也讓自己更開心。但是,如果你只是為了讓自己更開心,那我勸你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了:如果對方對你的感謝沒有你想像的那么多、那么滿,你會失落、你會沮喪;如果對方壓根兒就不領情,你就會很生氣、很慍惱。何必呢?
我們總會陷入這樣的誤區:我幫了你,你就應該聽我的;我是為了你好,你就應聽我的。抱歉,你應該擺正心態,不要讓幫朋友這件事,與你的喜惡、你的得失掛鉤。
回到Z小姐的故事來:如果真心想要幫朋友,又何必在乎朋友怎么對待你?事實上,Z小姐完全有可能是“旁觀者清”;只要真心為了朋友,朋友是能感知到的,也許只是嘴上沒說,怕說了見外。但如果Z小姐幫朋友只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更好,那就需要反省了,避免產生“助人者自戀”的情結。
你需要回答的第三個問題是你的助人方式是否讓對方感到了舒服。
即便朋友真的需要你的幫助,你也真心想幫助他,結局就一定皆大歡喜了嗎?未必。還要看你助人的方式是否能夠到對方感到舒服。
講一個前幾天發生在我身上的小事吧。
前幾天我寫下了我的第一篇文章,興奮而膽怯。很擔心自己寫得不夠好,所以就微信千里之外的朋友瑋,讓他幫忙看看、再提提建議。他看過之后,簡短地回了幾個字:題目邏輯不通;便沒再說什么了。點開消息的我,霎那間有些尷尬、有些沮喪,畢竟是付出了心血的啊。我便追問哪里不通,他仍然是簡短回復,沒有一個多余的字。草草聊了聊,便各干各的去了。晚些時候,他在文章公開的評論區給我留言:“期待看到更多關于你的文字。”看到評論的那一刻,我忍不住笑了出來,你說什么是朋友呀?朋友無非就是那個既直言不諱、又坦然維護你夢想的人。
幫助別人,不只一腔熱血的事情,還要講求方式方法。如果我的朋友沒有直接告訴我他真實的想法,也許我會很開心,但是永遠沒有辦法進步;如果朋友只是告訴我你還太嫩,友誼的小船鐵定就翻了;可喜的是,他既指出了我文章中存在的問題;又公開支持了我對于文字的熱愛。
說真的,你應該找到一個朋友可以接受的幫助方式,而不是你覺得好的方式。助人不是一廂情愿,而是周瑜打黃蓋,你愿打我愿挨。
朋友之間的關系就是這么奇妙,就像靠在一起相互取暖的刺猬:靠的太近,容易扎著對方;離得太遠,又無法溫暖彼此。那么,下次遇到需要幫助的朋友,你知道該怎么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