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學已經好幾天了,大二生活也有序展開。天不冷不熱,一切都配合得恰到好處。
這是我來到簡書的第二天,也沒給自己定下必須日更或者周更的目標,只想把剎那間的靈感保留在這里,成為自己成長思考的一部分。
今天一大早便是專業課程,老師在講課之中忽然提了一個問題。
“活?當下”老師在黑板上這樣寫著,“同學們你們認為這里應該什么?”
大家一陣納悶,很無奈的說到:“老師不就是‘在’嗎?”
“嗯。是‘在’不錯,那你們曾想一個‘好'字是否更為妥帖?
“活在當下”哪里錯了?“活好當下”哪又更勝一籌?
2.
大概每個初入大學的朋友們有一樣的心思。
“我一定要每天堅持早起,去圖書館,拿獎學金”
“我要去兼職,充分利用一切時間,學習技能,周游各大城市”
……
我們在自己的腦袋里描摹著,遨游著,仿佛剎那間你就成就了自我。在自導自演的計劃里甜美的笑著,沉醉著,對自己說我做到了活在當下。
然后在那之后的一天天里,馬不停蹄,你追我趕,絞盡腦汁費盡心思的實現著自己心中的美好藍圖。
但是你真的覺得自己在這途中都快樂嗎?
3.
前幾天和好友聊天,由于好久沒見,她說了許多。
“我給你說我大一學了吉他和街舞,大二我打算去學日語。哈哈哈,我以后看動漫就不用字幕了”
我在一邊禮貌性的微笑。
“你哪,最近如何?”
“我就上上課,因為想把專業搞扎實。偶爾出去小旅游,放松心情,開闊眼界。”
“你怎么不多學學樂器技能什么的,你這樣會很吃虧的,像我雖然不要會不會,但還是略知一二??!”
嗯,沒錯!我也只是淡定的笑笑。
忽然發現,曾經的好友在不經意間三觀發生變化,心靈契合度有減無增。
我也是一個追求美好的人,想把自己培養成洋洋精通的人,但我知道我沒有三頭六臂,一次我只能用心做好一件事。
我不反對她的做法,因為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才更深刻?;蛟S那是適合她的方式。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選擇‘活在當下'和‘活好當下'的自由。
3.在余華的《活著》里看到過一句話: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當然理解是千篇一律,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與我而言,我覺得,人活著不僅要追求一些所愛好的目標,同時要讓你自己覺得這種向上的力量是讓你愉悅的,而不是掙扎的強逼自我去有一番作為。你所做的一切也并不是惹來別人的羨慕。
你應淡定,從容,保持著愉悅,懷揣著心中所想,優雅的行進著。
活在當下,不是抓緊一切時間做很多事情。而是,活好當下,珍惜時間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