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和做人差不多,輕了沒味,重了太咸,火候大了容易老,火候小了半生不熟。
普通的家常菜最見功夫,人人會做就往往更難。這個時代過于浮躁,在忙著吞飯的同時,大部分人都只是在想好吃或者難吃。
一個菜好吃在哪,他們不知道,一個菜失敗在哪,也并不明白。或許有人會說,好吃就是好吃,能有什么理由,不就是師傅手藝好點嗎,有啥好說的?
俗話說,病從口入!但現在的很多人連自己吃了什么都不會分辨,一道好菜,除了刀功的刻畫,師傅的勾勒外,最主要的就是原材料的出產。
我們常用一白遮百丑來形容愛美的女士,但一些不法的商販用了另一個手段,叫做一辣遮百味!
毒辣條,臭豆腐等等,許多的過期或者完全不能食用的東西,經過辣味素的腌制,變得可口!
小食品只是一方面,相信很多人在街邊吃過麻辣燙,小火鍋,煮串串等小吃后,有過拉肚子的經歷。
其實,這還只是輕的,沒有人能夠抵抗美食的誘惑,但在吃的同時,慢慢的學會懂吃才行。
一輩子每天做的三件事,睡覺,吃飯,上廁所。若是吃的不對了,往最小了說,上廁所多了,你覺都睡不好!
辣椒,最讓人下飯的調料之一!一般的辣椒吃到嘴里,會辣的讓人滿頭大汗,這時你喝口牛奶,辣味會很快消散。但加了辣味素的東西,明顯是有一種灼傷的痛感,布滿口腔,這種味道常見于假冒的辣鴨脖,和地攤上的小龍蝦!
好的手藝是玩轉了異變的食材,通俗的來講就是發酵,我們食用的堿面饅頭,黃豆醬油,老陳醋等等好東西就是這樣來的。但是“吃”這個文化,從老祖宗到我們這一直在研究,多少種食材的搭配都已經近乎完美,現在偶爾的改變,都是一種技術上的加工而已,遠遠稱不上創新,就像一塊豬肉你再怎么做都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羊肉。
火鍋的肉片就存在許多問題,現在許多無良的商販,別說豬肉,就是塊爛木頭都有本事變成肉。但天然的肉紋他們做不出來,并不深奧,些許了解就可以少受欺騙。
一碟花生米,半壺二鍋頭的酒桌現在很少能夠見到。
偶然一次,在個小店里,點了盤花生米等朋友,卻讓我驚訝了一回!
作為一個老行人,花生米一入嘴就感覺到了不同。在花生米未炸的時候,廚師就用開水將花生米沖過,完了瀝干水分后進行油炸,炸到八分熟剛剛好。出鍋后,拌了白酒和鹽粒,這樣的花生米非常香,并且放兩個月都是嘎嘣脆的。很多人都知道做法,但是太懶,不愿意下功夫,所以現在的飯店里想點一盤這樣的花生米都很難。
喧囂的夜晚里,夜市上的朋友們吆五喝六,朋友們聚在一起玩的是開心,吃的是快樂。一頓愉悅的聚餐,可以拉近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懂吃會在這個時候顯現出來!
不論是喜悅的歡聚,又或者求人辦事,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里,連自己每天吃什么都搞不明白的話,就是真的過于浮躁了!
再說了,你吃都不會吃,還請什么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