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5月29號大家的微博、朋友圈都被“我們”刷屏了吧?很多朋友圈的小伙伴因為不玩微博,甚至看半天都不知道梗在哪?截至30號下午16:00,在微博上#我們#這個話題的閱讀量已達5.1億;明星公開戀情天然就是社會熱點,但像范冰冰和李晨這樣一公布不但獲得了指數級的傳播與點贊祝福,而且還引發了一股全民模仿熱潮,后者其實即使是在娛樂圈也是少見的。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這次傳播及全民創造熱潮,下面我簡單分析一下幾個原因:
第一:自然是兩人影響力:兩人微博粉絲加起來就6000萬,武媚娘、跑男也讓兩人一直在娛樂圈的風口浪尖上,影響力我就不羅嗦了;(分析:對于剛起步企業微博,沒有粉絲基數,即使有好的內容也傳播不起來,所以在早期還是要做一些KOL的營銷投入的,別以為好內容就能贏天下)
第二:粉絲們壓抑了半年多的期待得到了釋放:兩人戀情去年9月就開始在網絡流傳,盡管多方確認戀情事實,但兩位當事人卻無一承認;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虛虛實實的狀況給了粉絲們一個期待,這種期待情緒被醞釀了半年多后終于在昨天爆發。粉絲心里的獨白是:“我說嘛!他們在一起是真的?。 ??一旦人們某種情緒被壓抑醞釀了一段時間,爆發就會不可收拾;(分析:李晨一張圖片加一個簡單的#我們#就把粉絲們一直期待想說的話表達出來,企業微博微信運營也是一樣,要找用戶的共鳴點,把用戶想表達的情緒情感表達出來,用戶共鳴就會興奮,興奮就會對你產生認同,從而達到營銷效果)
第三:#我們#二字恰到好處的留白:#我們#二字給了大家一個釋放情感的入口,并很容易激發一個行動:人都是自我的,喜歡并愿意曬與自己有關的東西來獲得滿足感!而且#我們#兩字模仿成本非常低,如果換成一段冗長煽情的話,肯定不會形成模仿熱潮;同時,我們兩字留白,給了很多人創作空間,而且#我們#復制模仿產生行動的成本極低;
1、從情侶的角度分析:本來有很多人就喜歡秀恩愛,還有一些人想秀但一直沒有好機會,這次范李兩人一起自拍,大家發個#我們#配上自己和戀人的自拍照,特別得體,而且順手就把恩愛給秀了;
2、從單身的角度分析:這就有更多的創作空間了,比如可以跟任何一個物品一起自拍發出來,一起湊個熱鬧賣個萌;而且很多單身男屌絲都發了自己右手和自己的自拍進行自我調侃。(好吧!我能說我也這么干了嗎?)
如果把這次事件看作是一次營銷事件,那么這就是一場非常牛逼的參與感營銷,不但獲得了大量級的傳播轉發,還引發了一場全民創作熱潮!(分析:如果傳播是我們的社會化營銷的基本訴求的話,那么在轉發傳播的基礎上讓用戶產生二次創作的欲望那就是另一種更牛逼的境界了!所以,在運營企業社會化媒體的時候,要學會有技巧性地留白,給粉絲創造產生創作欲望的空間;與此同時,要記住一定要降低用戶進行模仿產生行動的成本,看#我們#二字成本多低。像VIVO在人民日報買大版面廣告,就在上面放個小小的二維碼,出其不意地留白,給用戶進行二次創作的機會,帶來的二次傳播效應其實是更大的)
(黃曉明和Angelababy前幾天結婚,注意是結婚哦!看同樣是娛樂事件,由于不具備以上三點中的后面兩點,傳播量低一個量級不說,全民二次創作更是不可能)
下面是我找的幾個借#我們#話題做創意傳播的案例,大家感受一下:
1、杜蕾斯:
2、高潔絲:
3、平安北京:
4、中國維和警察:
借勢營銷有點雷軍風口豬飛論的意思,通過創意將企業產品附著在有巨大傳播力大家眾所周知的熱點事件上,很容易就會獲得大量傳播。當然,也絕不是在風口上豬都能飛,“冰冰有李”、“冰臨晨下”不是豬,是充滿想象力的藝術創作結果,看似簡單,但不是人人都能想到的,you can you up,所以不要低估一個微博賬號背后的力量,很多都是一個團隊、甚至一個公司在運作。(我是一名業余Pre-α版脫口秀演員,深知段子創作的不易)
網絡營銷已經從1.0時代慢慢走向2.0時代,1.0時代企業網絡廣告主要是靠錢堆硬廣:搜索引擎、banner圖、CPS;2.0時代是內容的時代,在移動和社交媒體的時代,社交網絡占住了人們生活的大部分注意力,所以企業也開始需要制作生產有傳播力的社交內容來搶奪注意力,而且是強內容,因為只有強內容才能引發大眾的自驅動力達到傳播。所以以創作傳播內容為主的新媒體公關公司將會越來越多,因為企業對內容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還沉睡在傳統廣告思維里的傳統企業驚醒吧!否則注定會被甩在這個時代的后面!
PS:由于這兩年微信公眾號的野蠻崛起,有人說微博不行了,我一直持反對意見,因為微博在開放性、傳播性以及透明性這三個優勢上,其它平臺都還無法超越。下面這段是清華新聞傳播教授沈陽關于#我們#熱潮的感慨,說得太好,忍不住摘錄過來:
今天是微博的狂歡日,這場狂歡也許是抑郁之后的爆發,微博本來就很好玩,為什么不一起Hi,微博的聯動之美,傳播之暢,感染之速從未改變。當微博從一個肅殺悲憤的輿論場轉變為歡樂大Party,就其傳播機理而言,微博仍然是中國最好的短信息公共傳播平臺。當下還沒有什么能替代其媒體之王的地位。#我們#? ?(摘自微博:@新媒沈陽)
(我在想他們一共6000萬粉,當時如果給他倆用個粉絲頭條,傳播量會不會更爆呢?)
作者:小松鼠(微信號:hutengfeihaoshuai) , 轉載請注明出處
從事互聯網運營,業余是Pre-α版脫口秀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