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抽出時間去看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腦中比利·林恩面對國旗行軍禮時帶淚的湛藍而迷惘眼眸久久不能抹去。整部電影的觀影過程我一直在尋找著頭緒,李安傳達給觀眾的信息量永遠那么豐富。走出電影院,看著身邊嬉笑玩鬧的人群,還無法從電影情緒中走出來。拋開4K/120幀/RealD3D那些技術層面的評價,讓我們把故事重新梳理一下。
故事開始于一段偶然拍攝的視頻:在一次規模不大卻關乎生死的遭遇戰中,19歲的技術兵比利·林恩冒著生命危險去營救正在遭到恐怖分子伏擊的B班班長。這段視頻在全美公布使林恩成了授勛英雄,他和B班戰友回國安葬班長,得到短暫的休假,他們也被受邀在一場德州舉行的橄欖球比賽中場和“真名天女”組合一起進行表演。面對球場上如此盛大的慶典,林恩卻一次次閃回他腦中的畫面……
故事要追溯到他入伍之前,姐姐發生車禍重傷,在最脆弱的時候被未婚夫拋棄,林恩為縫了一百多針的姐姐拔刀相助怒砸她前男友的豪車,父親一氣之下讓他穿上軍裝去服兵役。在陌生的國度,到處是硝煙彌漫,一個19歲的男孩要變成一個真正的軍人:他要時刻把槍指向那些陌生的阿拉伯面孔,聽從長官的指令,時刻警惕著任何一個角落是否有敵人出現。當他們持槍闖進伊拉克民居時,大人的憤怒咆哮、女人的驚恐哭喊、孩子的無辜與仇恨,都讓林恩感到那么迷茫與無措。而悲劇的一天終于來臨:那一天林恩為了救隊長與敵人近身肉搏,而敵人最終死在自己手上;然而回頭再看隊長時,早已中槍的隊長也已經咽氣。
回到家中,林恩姐姐帶著對他的歉疚,勸他不要再回到戰場,而家人不允許任何人質疑林恩參軍的意義,母親憤怒地敲著桌子——盡管他們心中也知道這場戰爭是毫無意義的犧牲,何談正義,卻不愿戳破兒子是英雄的華麗夢想。只有姐姐想要保護弟弟——她為林恩找到了治療PTSD的心理醫生,努力讓他留在美國:這一度打動了林恩,也讓林恩的內心始終搖擺不定。
來到達拉斯的體育場,這個林恩就要經歷的中場表演,其實就是一場造夢——是戰士們配合媒體創造的“美國夢”。在接受采訪時,新班長和他的戰士們冠冕堂皇地標榜著他們的“美國夢”,記者們在聽到這些扭曲的真相卻得到了他們預想的答案。而當問到林恩的時候,他說這是“有人來表揚你這輩子最慘的一天”——隊長在自己的懷里死去,自我審視讓他無數次回憶起他屠殺掉的那個生命:這根本沒有什么勝利值得贊揚。
林恩他們和黑人員工聊天,黑人說干這個掙不到錢,當兵才有保險,戰士們則哈哈大笑說有錢這事自己怎么不知道??杉偃鐟馉幷娴慕Y束了,回歸到社會混混的士兵,又如何維持生活?去漢堡王打工?去社區學院讀書?生活恐怕同樣窘迫。這似乎是無論哪個國家的下層人群都有的現狀——無論做什么都不過是生活所迫。這讓林恩面對抉擇更加無奈與蒼白。
再看看賽場里的人們,無論是捧著熱狗漢堡的肥胖男人,還是喜歡挑釁的保安,成為“英雄”并沒有改變人們對戰士們原始身份的認知——人們只關心他們在戰場上是不是搞同性戀。盡管在國歌響起的時候,當林恩的臉出現在大銀幕上,觀眾們都被感動地熱淚盈眶——在國家主義宣傳下這種英雄的榮譽已經充盈進每個人的心里。這就是你的國家,這里充滿了虛假的感動,浮華的煙花猛一下炸裂,那種榮譽感會讓你為它出生入死;這就是你的人民,他們有的可以隨便花幾萬刀就為了搶一場球賽的前排座位,他們為了私欲四處奔忙,而你卻要在戰場上每日為了他們去面對生死、爆炸和鮮血……
而啦啦隊女孩菲珊的出現似乎要挽回林恩留下來的可能。與那青春鮮活的肉體、砰然心動的情感相比,衛國行為顯得那么虛無縹緲而不堪回首,鼓動著他逃離戰爭的恐怖。對這個主動投懷送抱的女孩,林恩是那么地不舍,他深情地對她表白著:“我差點帶著你跑掉!”菲珊的反應是,你怎么可以說不回伊拉克,你可是授勛英雄!這才是姑娘的真實想法,這也成為林恩決絕離開的最后一根稻草——原來姑娘愛的不是他,她愛的只是英雄。(這讓我想到最近出軌的林丹,其實人們仰慕的并不是林丹,只是英雄的形象罷了)
林恩最后心滿意足地離開。他做出了抉擇,選擇了愛他的戰友,選擇了為他人造夢的命運。老班長曾經對他說,他們所為之奉獻的,不一定是國家,不一定是上帝,是任何大于自身的東西。他似乎不再去想這一切付出是為了什么,臨行前他對開車來接他的姐姐說:“我想這就是我的命運”。
與其說林恩選擇了認命,不如說是他開悟:他意識到人在社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位置,并終其一生無法安于這個既定的位置。除了這個戰場,他無路可去;除了這個選擇,他別無選擇——也許這就是人生,要繼續面對的人生。
李安電影的主題就是沖突,刻畫的人物總是經歷著矛盾與糾結——林恩經歷了一個人內心的一場爭斗,而這樣的情緒總會把觀眾深深帶入。我是個北漂,總會想要逃離,但卻發現自己已經被深深地束縛在這里——也許我的生活和林恩無法并論,但從影片中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許你和我一樣,有時也會厭倦這樣的生活——但其實人生別無選擇:就如同人要談戀愛、結婚、帶小孩、繳稅、付醫藥費……沒有人可以逃脫得了這生活,我們就只能回到這生活中去吧。盡管我們都清楚這個千瘡百孔的世界,卻仍舊期盼每天早上睜開雙眼時,這個世界能變得美好一點,美好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