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門前有兩棵椿樹,樹上時常爬著一種小蟲。我們叫它椿娃娃。
這蟲子不像蒼蠅一樣敏捷地飛來飛去,先揀腐臭之物親近;也不像蚊子一樣繞來繞去,專挑細嫩皮肉下口。它會不會飛,不知道,甚至連它吃什么、靠什么存活,我都不清楚。它遠離人的視線,不招人煩。
它不在其他地方出現(xiàn),只在椿樹上爬來爬去。準確地講,它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趴在樹干上,一動不動,不留心的話你會以為它是樹皮上結(jié)出的小疙瘩。
這種誤會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它的體型。它不像蝴蝶蜜蜂,也不像螞蟻蚯蚓,它禿頭禿腦,體態(tài)不勻稱,身姿不優(yōu)美。
還有它的顏色,黑紅白三種色彩組合而成。但黑不是純黑,白不是潔白,紅不是大紅。三色都像老古董上的顏色。我懷疑它是哪件深埋地下的青銅器或者鐵器重見天日之后缺損的那一角。
我用小棍子輕輕撥動它,它順著樹干爬了一小段。我用手指把它捏下來,放在地上,它將幾條腿蜷到一起,不動了,看不見眨眼,聽不見響動,它死了。
我默默地看著它。一分鐘不到,它的腿開始慢慢舒張開來,試探著打開身體,恢復(fù)原狀。見沒有什么危險,它一翻身,爬起來,匆匆逃走。
我覺得這比百草園里的斑蝥有趣多了。
相貌丑陋,遠離人群,善于裝死,這些都是它常常免于人為迫害的原因。這都是它自我保護的生存技能。
天地之大,每一種生靈都能找到自由生活的權(quán)利和方法。它對人而言是陌生的,如同人在它面前不如一棵椿樹那么親切。
沒有危害,就讓它們好好活著。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