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柯姣
【導師】袁文魁
【作品講解】
1、原文:
登金陵鳳凰臺
? ?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2、譯文
古老的鳳凰臺曾有鳳凰翔集遨游;
風去臺空唯有長江流水日日依舊。
東吳時代的宮苑雜草埋沒了幽徑;
晉代的名門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
高聳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
白鷺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
只因為那些浮去遮蔽光輝的白日;
登高不見長安城怎么不使人發愁?
3、繪圖解說
一只鳳凰在一個水臺子上游著,水沿著臺沿流了下來(江自流),水里一只蜈蚣(吳宮)用鉗子夾斷了一株花扔到小徑上(埋幽徑),路的中央有條紅禁帶(晉代),禁止行人過去,因為后面有個上面掛著衣服和帽子的古丘。三座大山穿過了青天,山上的水流中分一碗白粥(二水中分白鷺洲)。一個小人一手端著碗,一只手拿著粽子喂浮云(總為浮云),云朵用一只大手遮擋住了長安(長安不見),長安城上面畫了個哭臉代表愁。
我在參加文魁大腦俱樂部“國學經典記憶武林計劃第一季”,需要完成20首詩詞的繪圖記憶,指導老師為最強大腦金牌教練袁文魁,更多作品請查看專題【文魁大腦俱樂部繪圖記憶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