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只倔鵝
“你以后不要找愛喝酒的男朋友!”
這句話是我的嫂子在大年初一舉國同慶的日子里,哭著對我說出來的。
壹
酒,在中國有很久的淵源了。商紂王曾經親手打造了酒池肉林,用酒裝滿池子,把各種動物的肉割成大塊掛在樹林里,以便一邊游玩,一邊隨意吃喝。
所以好像從一開始,酒這種東西就與享樂分不開。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句流傳百世的名句出自曹操之口,從此可以看出,曹操認為酒是一個可以解除煩惱憂愁的東西。
“酒為歡伯,處憂來樂。”焦延壽說就這東西不僅能除憂,還能給喝酒的人帶來快樂。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陶潛說如果天意真給了他這些不肖子,那也沒有辦法,還是喝酒吧。在這,酒反而成了無奈之后的自我安慰的好東西,貌似喝了酒就可以讓陶先生暫時忘卻眼前這些煩心事。
最喜歡酒的詩人李白更是為了酒特意寫出《月下獨酌四首》,一首不過癮,連寫四首,寫盡了月下無人共飲的孤獨與愁悶。
酒在這些文人的渲染、烘托下,已然變成一個能夠讓人忘卻煩惱、讓人由內而外開心、幸福的好東西。
但是這些文人豪杰沒有告訴我們,在他們酒醒之后,有沒有惆悵和迷茫?是不是還得要面對這個世界?是不是依然有那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
甚至由于飲酒太多,身體越來越不好。
古人本就壽命不長,我覺得,如果沒有這么大量的飲酒,可能活得要比歷史上記錄的久一些吧。
我們只看到了文人們飲酒后留下的千古絕句,卻沒見識過他們酒醒后的落魄的樣子。
我們只看到了詩句中飲酒時的瀟灑與無畏,沒有看到酒醒后的無奈與后悔。
十幾歲的青少年遇到不開心的事去偷偷喝酒,美名其曰“古人遇到煩心事都是去喝酒的”,這叫“借酒消愁”。
他們卻不知道借酒消愁還有下半句。
“愁更愁”。
貳
每年大年初一都是萬家團聚的日子。
是互送煙酒的日子。
也是交杯換盞的日子。
大人們坐在一起,左一杯、右一杯地喝著。
一開始是喝著酒互訴著一年不見的變化和想念,后來喝得越來越多,話都說不利索,開始說些不著譜的話、做些常人無法理解的事。
比如,搖搖晃晃的在大街上走著,比如在某一棵行道樹下解決生理需求,比如在馬桶上吐得不知東南西北。
嘴里還喃喃道:“我還能喝。”
所有開車來赴聚會,還肆無忌憚喝酒的男人的旁邊,一定有個非常包容他們的老婆。
她們扶著他們走、為他們開車、攙扶他們進被窩、再在床邊放一杯熱茶。
但是這種包容不是無限的,它是有忍耐程度的。
若是你一次又一次挑戰它,這根線,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斷的。
叁
《北京愛情故事》中的吳崢就是這樣一個男人。
終日在外買醉,夜夜流連于聲色犬馬,回家后卻總有老婆的貼心照顧。
用他的話來說,這叫“外面彩旗飄飄,家里紅旗不倒”。
這叫做“大隱隱于婚”。
可他不知道的是,家里的紅旗也會有忍不下去的一天。
所有的隱瞞都有露出破綻的一天。
吳崢的妻子在又一次吳崢喝醉后發現了吳崢的出軌視頻和聊天記錄,做了截屏和復印,要和吳崢離婚。
那一晚,吳崢在KTV唱《男人花》唱哭了,陳鋒問他,真的要離婚嗎,吳崢說了一句:
“傻子才想離婚。”
肆
我的嫂子說,當年我哥非要她去學開車,說是現代女性都會開車,而且學會開車后就可以自己想去哪就去哪,很方便。
嫂子動了心,去學了開車。
后來,想去的地方一個都沒去過,載著喝醉的我哥回家的那條路倒是走了無數遍。
今年喝醉了的我哥在車上還對嫂子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嫂子開著車,我從后視鏡中看到她強忍著眼淚。
回到家后,嫂子和往常一樣,為我哥脫衣服、扶他進被窩、給他拿熱毛巾擦臉、然后一個人去浴室待了會。
出來的時候,眼睛是紅的,對我說一句:
以后不要找愛喝酒的男朋友。
伍
我是個滴酒不沾的人,一方面可能是我年齡不夠,剛滿二十,還沒有肆意飲酒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我的生活中的確沒有那么多需要酒來消除的難處。
如果心情不好,我更喜歡去操場上跑上一圈又一圈,當衣服被汗濕透的時候,煩心事也都隨汗蒸發了。
既減了肥、又健了身。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不喜歡酒精混合著煙霧彌漫在空氣中的味道,那種味道令我想到一切罪惡的東西:賭博、金錢、性。
這種味道讓我極度沒有安全感。
我想未來我不會找一個愛喝酒的男朋友吧,不是因為我聽我嫂子的話,而是因為,我不想和她一樣一遍又一遍失望。
陸
如果你要來撩我,
那希望你是個滴酒不沾、不會抽煙的男生。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