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不好,回家默默坐了一會兒,想看點娛樂綜藝緩一緩,卻發覺我看不進去。也許是因為好看的節目需要有VIP會員吧。心情又開始低落了,這時候我想起剛到手幾天的
《書法楷書入門與特訓書》,這本書非常好,還附贈有回米格練字本,我已經寫過一回了,于是就找出來,默默地寫一會兒。我也借這里給大家分享一個小密訣哈,當心情有點起伏的時候,放下那些紛紛繞繞的事兒,拿起筆寫寫字,是一劑很好的緩沖良藥。因為《書法楷書入門與特訓書》有神奇的漢字拼寫格,它可以助你把握住寫字的空間位置,把漢字寫到格中,那么直,那么合比例,心情也就跟著歡脫起來。
借字格子內框,規劃文字的筆劃大小和結構落筆,自然就能在固有空間中控制住文字的大小,使所有的字放在一起顯得更加整齊規范,最重要的是寫得越來越美觀。這種獨特的漢字拼寫格,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確定漢字大小、凸顯結構和指引筆畫,經它指引,我很輕松就能把漢字寫得更自如更到位了。
以前我就特別喜歡兩種漢字字體:楷書和隸書。我覺得楷書特別適合鋼筆字,而隸書特別適合毛筆字。以前在一個機械廠結識了一個愛寫毛筆字的新朋友,他就喜歡寫毛字隸書,寫得有一股力量勁兒。這位朋友叫張世三,我對他的名字是過目難忘。我還記得他來自張家界。那時候我們是一群青春無處安放的小年輕,生活不安定,對學校分配的工作不滿意,來到那家偏僻的機械廠后,大家心里都不太敞亮。我記得他那時候一邊上班,還一邊做家教。我們私下里都攢著勁兒,要趕緊離開。我應該比他先一步離開了那家國營長,我請長假,領導也沒批,我自此也就沒有再回去。張世三很快也走了,我們從此就像游回大海的魚,再也聯系不上。我很欣賞張世三,那時候還是很喜歡跟他聊天,去他的單身宿舍里坐會。不知道還能不能遇到他,估計很難。我去過一次張家界,那里真美啊。
以前也練過一種凹槽字貼,沒有什么方法,就是在凹槽里反復練,總有種很被動的感覺。練了一本也沒見什么起色。后來的幾年,忙著生計和創業,中間的歲月長河,算是荒廢了。
重新遇到《書法楷書入門與特訓書》,重拾寫字,有一點淡淡的回憶感。從前的自己像一個孩子,特別孤單特別迷茫。現在人到中間了,仍然被世事羈絆,活得不甚瀟灑。我記得當年的張世三,自帶一股瀟灑勁兒,他寫得一手毛筆字,笑中帶著青草味,特別的青春。今天我寫字的時候,不覺想到他,也想起自己的那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