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根據拓思的學習進程安排,我需要教練我們二階段的學習教練。
她在我們小組群里發了兩條信息,定了我們小組成員三人的教練時間。同時她也把她的教練主題以及初期的幾個問題發在了群里。
但是!我只瞄了一眼,就轉身忙去了。假如,我能認真看多一眼她的目標和內容,后面的好多問題,應該不會出現那么多吧?
晚上八點我準時給她微信電話,問及主題,她說已經在群里發過了,哦,是嗎?我趕緊打開又瞄了一眼,確實瞄到了她的主題,于是我就開始了。
開始之前,我信心滿滿的。這段時間參加知行工坊同學組織的提問訓練魔鬼訓練營,感覺自己的提問技能大幅提升,所以,自信滿滿地在還不知道她的主題之前就列了20多個問題出來準備問她。
按照之前的思路開始提問。一開始還是順利的,后來問到她對這個主題的理解,我被她繞進去了,繞得我第一反應是:這是什么怪理,我竟無言以對?事后我反思到這個問題時才慢慢醒悟過來,太急于求成,反而忽略重要細節!
接著,她竟然跟我說她一直以來不懂得怎么做,希望我給她一些方法,我居然還跟她解釋她這個主題的意義和意思以及作用是什么。但她言辭懇切地說她一直不理解,說她遇到這種問題就會不知所措。
我哭笑不得地問:“你今天這個主題是假的吧?”
怎么可能一個資深的人力資源總監來跟我說她完全不懂這個問題?那她怎么可能做到今天的?
她振振有辭地說:“我今天是真心誠意地想來請教這個問題的,其實不管你是教練我也好,還是給建議給方法都可以,我真的是想知道怎么做,我真的是不會。”
我無語了,只好把之前做培訓時與之相關的兩個例子給她簡單講了一下,從我的角度解釋了一下。
她仍然表示不知道,求方法。
現在的我想到當時的自己,好天真好無邪啊,居然真的相信她是來求方法的,竟然忘記了自己的教練本職。
這,大寫的“看人之小”啊!
我一邊糾結著要不要繼續這種“培訓”的時候,她一邊還在不停地問:“還有什么方法呢?”我幾乎是衰嚎了:“我不是在做培訓,我是在做教練啊!”
最后終于狠心不再給方法,反過來問:“你說你不知道怎么做,那以前你都是怎么做的呢?”
她說了一句:“好問題!”
可是這個好問題之后沒多久,又出現新的問題,然后她又來了:”我也不知道這個是怎么做的!“
現在的我回想起來,不得不說我受了之前她的風格以及其他人對她的評論的影響,我當真是認為她在這件事情上是做得不夠好的。所以,我再次扮演”培訓師“的角色......
最后,我比預計的一個小時多花了半個小時,不停地陷入泥沼,然后覺察后又趕緊地爬出來,每次爬出來問出的問題,她都會贊一聲:”好問題!“
是啊,我是個能問出好問題的教練,可是,在看人之大以及保持中立上,我仍然需要走很長的路。
之后回顧評估的時候,她指出我在幾次扮演培訓師時其實可以轉換角色問的問題,我竟然都在我之前列出的問題清單里有發現了同樣性質的問題。
最后,我滿心的自責,化成兩句話。
第一句是:學習教練套路深!
第二句是:姜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