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8
在繁忙的快節奏工作和生活中,一次“換個時間再考慮”帶來的往往不是有計劃的推遲,而是多次意外的插入。
很多時候,把事情做掉比做的完美更重要。
就比如這一篇。總想在專門的時間把群里的消息爬完樓后,思考后下筆。不知不覺在多次外部中斷插入后,群消息數量顯示已經“..."了。
更何況大多數事情,不可能一次做完美。
這與多年的學校教育指向,其實是矛盾的。雖然應試技巧里,有時間分布估算的技法。但那是可見的、受限的1-2個小時。在時間充裕時,我們基本還是會追求最好的答案。
《大數據時代》強調大數據思維轉換的一個維度是“接受混亂”,大數據基礎上接受混亂的簡單算法可能比小數據基礎上講究精確的復雜算法更優。
快節奏下的小步快跑,比慢節奏下的大步流星,孰優孰劣?